1 / 16
文档名称:

语文:620《秋水》(1)(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271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语文:620《秋水》(1)(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ppt

上传人:梅花书斋 2025/5/12 文件大小:27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语文:620《秋水》(1)(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语文:620《秋水》(1)(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梅花书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语文:620《秋水》(1)(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秋水
课文删节部分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住地)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拘限)于时也。曲士(乡曲之士,指寡闻陋见的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此指浅陋)。尔将可于语大道矣。天下之水,莫不小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传说的海水排放处)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尽)。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水流,不可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正)存(在)乎见小,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蚁穴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秭米之在大仓乎?号(称呼)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通“萃”,汇集)九州,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继承),三王之所争(指争夺天下的战争),仁人之所忧,任士(有职务的人)之所劳,尽此也。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太极图
道家初始人老子
古今异义:
百川灌河
东面而视
始旋其面目
古义,特指黄河。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古义:脸朝东。
今义:方位词,东面。
古义,脸,面部。
今义,脸的形状,相貌。
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
见笑于大方之家
子之难穷也
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达达到某种程度,或表达另提一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义,常指我国一部分海域。
大方:古义深明大义的人,或专通某种学问的人。今义:①不吝啬;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气。
穷:古义,尽;今义,贫穷。
对比
河伯
情 百川灌河
景 两涘崖之间, 不辨牛马
[骄傲自满,认为自己伟大]
北海
难穷
不见水端
[谦虚,不自多,认为自己渺小]
秋水时至
欣然自喜
以为莫己若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骄傲自满,狂妄自大]
顺流而东行
望洋向若而叹
则殆矣
见笑于大方之家
[自叹不如,自我批评]
河伯为何洋洋自得,欣然自喜?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
河伯面对黄河的广阔,觉得天下之美尽在这里,因此欣然自喜
河伯后来为何又望洋而叹呢?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面对波澜壮阔、无边无际的大海,他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已的渺小,因此望洋而叹。
道的理解
道是说不清的
道是世界的本原
道是无限的,无所不在的
万事万物都是等同的
人应当顺乎自然,返朴归真,回到毫无矛盾的天道境界
道的境界
怎样达到最幸福的境界?
怎样达到最聪颖的境界?
怎样达到最太平的境界?
怎样看待生与死的问题?
怎样看待欲望、追求?
怎样看待事业、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