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七年级地理地球的经度和纬度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七年级地理地球的经度和纬度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地球
地球:
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且南北半球不对称,
不规则的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40000km。
问:为何地球的形状是不规则的椭球体?
惯性离心力
地球仪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A
0
1、 纬度是线面角
2、经度是二面角
R
S
R1
S1
S1/S=R1/R=COS@
S1=SCOS @
R1=RCOS @
纬 度 和 经 度
0
30N
60N
西
东
23026‘N
66034‘N
90N
温带与热带的界线,即太阳直射点的范围
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即极昼极夜的范围
1、除极点外,每条纬线都自成圆
2、各纬线不等长,赤道最长,向两极递减,两极为点。
3、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
赤道为40000km,因此每个经度在赤道上应当是
111km
问:每两个纬度之间的距离应当是多少?
110km
北
南
0o
180o
1、每条经线自成半圆,正对的两条经线构成经线圈,且平分地球
0o
180o
20oW
160oE
西半球
东半球
2、所有经线都等长,交于南北极点
3、任意两条经线间的距离,在赤道上最大,向两极递减
?
甲
乙
丙
丁
10O
10O
10O
10O
1、下列论述对的的是:
A、甲地位于西半球,同步又位于
北半球
B、甲乙之间的距离等于甲丙之间
的距离
C、甲丙两地方时相似
D、乙丁两地曰出时刻相似
2、某人从丁出发向北、再向西、转向南,又转向东
各走了1100km,最终
A、回到原地 B、抵达原地的西面
C、抵达原地的东面 D、抵达原地的东南面
C
C
1、A点以东是西半球,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求该点坐标?
2、与A点在地球上正对的点的坐标是多少?
N
0O
180O
160OE
20OW
错
1、 160OE 、66O34’N
2、20OW、66O34’S
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了5千米,正东都了35千米,正南走了5千米,恰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也许:
A、逆时针走了<180O的圆弧
B、顺时针走了<180O的圆弧
C、顺时针走了<360O的圆弧
D、顺时针走了 >360O的圆弧
5km
5km
顺时针走360O的圆弧长约为
2 5=
D
时区、曰界线
1、概念:
时区的划分;区时;地方时;北京时间
2、计算:
某地时区=已知经度/15 (四舍五入)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 1小时 两地相隔的区时数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 + 4 两地经度差
(东加西减)
3、国际曰期变更线( 180O)
东
九
区
东
十
区
东
十
一
区
西
十
一
区
西
十
区
西
九
区
十
二
区
180
东
十
二
区
西
十
二
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