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与苏轼对话作文(通用20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与苏轼对话作文(通用20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与苏轼对话作文(通用20篇)
与苏轼对话作文 篇1
你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列为唐宋八大家;你与欧阳修合称为“欧苏”;你又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你有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等人并称“宋四家”。我真的很崇拜你的。你既是伟大的诗人又是才华横溢的书法家,文学家等。你在我的心中地位如此的高。
我读过你的诗,也欣赏过你的书画。每一首诗都让我慢慢读懂你的人生。我在想:西湖旁应该回荡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庐山上还刻录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江南的春天应该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吧!汹涌的江水也应该拍打着赤壁,击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在诗,词,文,书都成就了一个独特的你,却……
我真的觉得你好傻,你可以过上低调的生活,完全不受官场的污气。如果你不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不与他针锋相对,反对推行新法,如果你自私一点,你就能换取一生的快乐与安定,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你是一个爱国之人。我不知道,我该跟你说什么。我想正因为你有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正因为是这种气节,这种正直不阿的气节支撑着你吧!我懂了。
对了,那“乌台诗案”这件事情,我知道你被人陷害,以“文字狱”被坐牢,有杀头的危险,最后你还是一贬再贬。我想,你一定很伤心难过吧!
但我错了,你依然是你,一个始终关心国家命运的你,一个乐观向上的你,一个有气节的你。从《浣溪沙》中“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我读出来你的积极乐观的情绪。从《江城子 密州出猎》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我独处你人老心不老的豪情。
苏轼爷爷,你真的是一位满腹经纶,热情 高涨的爱国之人。
苏轼爷爷,我真的很尊敬你,佩服你。你的诗教会了我许多许多。谢谢你!我会向你学习,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挫折都要乐观面对,以坚强的毅力去战胜一切。
与苏轼对话作文 篇2
一片宽广的河岸。
那夜,我漫无目的地在河岸上走着。微微湿润的晚风摇动着岸边的芦苇。空气中飘散着一股青草的香气。
就在我伸手拨开眼前这片芦苇的瞬间,我发现了他。
他在河岸上慢慢地走着。他的脸庞已有些苍老,灰白杂乱的头发使他看起来有些颓唐。他的眼神中藏着一股难言的沧桑,却又有着一种年轻人所特有的朝气。他的样子令我感到有些熟悉,但我却想不起他的名字。
就在我观察他的时候,他也注意到了我。他移开了正注视着河面的视线,转身向我走来。
我终于能够近距离的看着他。待到我终于看清他的脸时,我几乎惊呼出声:苏轼!我的心不住的颤抖起来。
他有些疑惑的打量着我。“这里向来罕有人迹,你来这里做什么。”他开口问道。
“我只是附近村庄一个樵夫,外出打柴时迷了方向,方才走到此处。”我答道。
他点了点头。“也好,我来此散步,正愁无人同游,你就陪我聊聊吧。”我点头应允。
“我本为朝中重臣,因与新党意见不合,被流放黄州。不久之后,变法失败,新党倒台,我又回到朝中,却又因赞同新法中的某些观点被流放惠州。后又因诗文之故被流放此地。尽管有着琼州别驾这一官职,却不过是一虚职罢了。不得食官粮,不得签公文,不得居官宅。”说到这里,他大笑起来。
“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拿我怎样?不过是无米可炊,无屋可住,无权可握罢了。恐怕那些处心积虑置我于死地的人要失望了,我还活得好好的。百姓与我亲如兄弟,好友与我情同手足。只要他们还在一天,我苏东坡,就绝不会倒下。”他的眼中,自豪里夹着一丝温柔。
“我此生最大的功绩,都在黄州、惠州、儋州三州。而这三州,又恰恰都是我的流放之地,这还真是讽刺。或许只有远离了官场,我才能真正的一心为民。被流放的这几年,也是我人生中最高兴的几年。”话罢,他笑着看着我。
我开口问道:“您这一生难道就没有让您悲哀的事吗?”话一出口,我立即噤了声,可是说出去的话已经无法收回。
他的脸色变了,他的眼中透出一股难以言语的悲伤与凄凉。“哲宗昏庸无能,听信谗言。几个奸臣权倾朝野,整个朝廷几乎已是他们的天下。恩师欧阳修和我的几名好友都因我而遭受迫害,而我却无能为力。如果当初我能懂得忍让,他们也不至于家破人亡。”他的声音悲怆。此刻的他,早已泣不成声。
“爱妻王弗早年因病不治身亡,年仅二十七岁。临终之前,怕我后半生无所依靠,将其妹王闰之托付给我。后又得一妾王朝云。可怜了她们,这些年随我四处奔波,处处照料我的生活。我此生有此三女,再别无所求。然如今,她们皆离我而去,独留我一人在这世间。”他抬头,泪水早已湿透衣襟。此刻的他,已不再是那个绝世天才苏轼,而仅仅是一个历经三次丧妻之痛的普通的六旬老人。
他开口,用略带沙哑的声音吟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那声音,凄柔哀婉,宛若一只受伤的蝴蝶。
良久,他站起身,泪水早已流干。“我该走了,很久没有和人说过这么多了,感觉一下子放开了许多东西。你也回家去吧。今天,谢谢了。”
我们互相告别。他那天弱不禁风却又挺拔伟岸的身影逐渐消隐于茫茫夜色之中。晚风依旧吹动着岸边的芦苇,青草的香气沁人心脾。唯有我的心,证明着他曾经来过。
这个夏夜,我在这里,遇见了苏轼。
与苏轼对话作文 篇3
我漫步在超然台上,听着你那豪放的声音凡物皆有可观蓦然回首,只见你身着长袍,襟带飞飘,时而摸摸胡子,仰天长笑,是那么地大气。
我心中立刻对你充满敬佩,蓦地想起你的光辉,是那一蓑烟雨任平生面对挫折时的潇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你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字里行间散发出的爱国情怀你是乐观的,意志坚定的,也是随遇而安的,望着你虚幻,充满活力的眉眼,刹那间天青色等烟雨,而东坡在等光明的联想浮现于脑海之中。
头戴蓑笠,隐居深山,你默默无闻,辛苦劳作,我甚为不解:你为何如此乐观?仿佛世间万物灵气集中在了你的身上,使你如此发光。
我问你:你为何如此博大胸怀?你面带坚定微笑着说:人生没有困难,遇到困难时要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生活总是很好的,记得微笑。
一瞬间,被你的一番话打动,自乌台诗案后,你是以不畏惧,坚定的生活态度面对如此多的困难。你又娓娓道来:愿今年所有的遗憾都成为明年惊喜的铺垫。你穿越到现代与我对话,隔百万时空,跨世纪大门,面对你却如此亲切,也许你是诗人中最璀璨的那颗星吧,散发光亮。
苏东坡站在江边仰天长啸道: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他说:这是我对世俗的不满。其实,回首东坡之路,比任何人都跌宕起伏。
乱世俗尘,东坡笑着应对。
东坡,我与你对话,受益匪浅。晃过神来,依旧在超然台上,东坡已经消失,在我的人生中一闪而过,但教给我许多人生哲理。
啊,东坡!既然不能再相见,今日就以诵读的方式表达对你的思念吧。张口便吟《水调歌头》只记得那尊明月和一壶浊酒,伴在人们的心头。
与苏轼对话作文 篇4
一盏清茶,一室月光,一卷诗。案前寂寞的我,诗中寂寞的苏轼。
还记得余秋雨先生说过:“寂寞让苏轼如此辉煌,寂寞让苏轼如此成熟。”可是透过诗文,看着他寂寞的眼睛,我的心,为什么会痛呢?
淡淡油墨香气氤氲,一个个方块字变幻着拼凑出最神奇的咒语,身边景物变幻,刹那间,已越千年。
耳畔滑过流水的轻吟,清风微凉,犹带着美酒与月色的气息。睁开眼,猝不及防的撞进了苏轼的微笑里,我俩坐在舟中,小舟顺着清风缓缓飘荡,月色和江面的水汽缠绕,连同两岸隐隐的青山一齐湮没在苍茫的夜色里。
他替我把酒杯斟满:“在想什么?”美酒与瓷杯相撞,流水抚过船舷,他的声音如同飞鸟的翅膀,掠过我心湖的水面。
我把眼睛从他的指尖上移开去:“我在想,举杯邀明月,在想露从今夜白,还有——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怎样?”他举杯,酒杯里闪着月亮清冽的光。
“李白使我洒脱,杜甫使我沉郁。”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呢?”他注视着我的眼睛。
“你么?”我避开他的注视:“你让我心疼。”他斟酒的动作一滞,随即笑起来,不小心把酒倾在了桌上。
“李白有不羁的豪情,杜甫有心系天下的胸襟。而你,你的字和句,是用了风雨和苦难发酵,里面加了寂寞做引子。”
他似乎在听,又似乎没有。他的眼神越过我,投向远处的江面。
“你可曾怨恨过历史的选择么?或者说,你所遭受的苦痛和坎坷,你,恨过吗?”
他轻笑了一声,啜了一口酒:“历史选择了什么吗?它没有做出任何决定,做出选择的人是我。”
他抬起头,看着月亮:“从古至今,月亮照着每一个人,可是写下‘举杯邀明月’的,只有一个。当然,写下‘千里共婵娟’的,也只有一个。”他带着些小小的得意的神色。
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月光很亮,耀得我的眼底有些酸涩:“我情愿你做个普通人。”
他示意我饮尽杯中酒:“无数个日子里,无数个普通人和你擦肩而过,他们都不是苏轼。你,不曾记住过他们。”
我轻晃着酒杯,瞧里头迷离的月影:“后人说得不错,是寂寞成就了你。”
“错了!你也寂寞,他也寂寞,有谁知道?人先记住了我苏东坡,才看得见我的寂寞。原是我成就了寂寞呀!”
他的笑声惊动了栖在小洲上的白鹭,擦着船舷飞去了,洁白的翅羽闪着温柔的光泽。我不由看得痴了。
“又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浪淘尽风流人物,在想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他带了三分醉意朗声大笑,眼神却似澄江月明。
我们又说了许多话,喝干了坛中的酒,长啸放歌,直至醉倒在舟中。
再睁开眼,已回到了案前。香茶已凉,我轻轻合上《东坡乐府集》。
窗外,月已行至中天,望着稀疏的星,心中多了份旷达,少了些寂寥。我会永远记得苏轼的话,哪怕对着寂寞,也要展开一个恬然自若的微笑。
与苏轼对话作文 篇5
风萧萧,水潺潺,沧海如幕,残阳似血。可否听见大浪淘沙的怒吼,鼓瑟雷动的铿锵?浩浩荡荡东流而去的江水拍打着陡峭的石壁,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波浪滚滚,气势恢宏。
你斟一杯清酒,饮尽赤壁惊涛,祭奠无为的过往;我拘一泓月光,照亮历史的海岸,歌咏东坡的豪情。
在月光洒满的赤壁之山,我独自漫步,望着头顶的一轮明月,脑中竟呈现出嫦娥在月宫中独自起舞的景象。忽然,远处响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迈而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凉。走近,看到江边,一个人面对着江水,那饱经沧桑的身影,难道不是我脑中的那位大文豪“苏东坡”吗?他对我微微一笑。
我问他:“你愁吗?”苏轼说:“我愁过,更多的是快乐,沉溺于文学创作、书法绘画的创作!”是愁过。满腹经纶,满腔的爱国热情被无知小人践踏得面目全非,那些治国于天下的笔墨也终变成两行热泪流进江水。
此时的你异乎平常,在寂寞中反省过去。少年得志,意气风发,才子美名传遍神州,家喻户晓,只不过似乎太过炫耀,缺少自知之明。才导致后来的“乌台诗案”。经过鬼门关的苏轼,已不是那个傲气冲天的弱书生了,是赤壁的惊涛唤醒了你,是黄州的东坡沉淀了你,于是褪去“锦帽貂裘”换上了“竹杖芒鞋”在贫瘠的东坡上,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你从赤壁走过留下的是蜕掉的稚气,带走的是天地间的万丈豪情。
他看着我说:“我留下不少诗赋,甚至有的被传为千古佳句,流传千古。”他更是在文学创作上与欧阳修并称,合称“苏欧”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方面与辛弃疾齐名,称之为“苏辛”。书法上也颇有建树是“宋四家”之一。在绘画上也崭露头角。“对呀,您留下了这么多珍贵的东西,还有什么不快乐的吗?”我看着他说。忽然一阵清风袭来,一切烟消云散,原来一却都是幻觉罢了。
好一个才气冲天的苏东坡,夕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一蓑烟雨任平生,踏雪飞鸿。
于是苏轼变成了苏东坡,东坡的诗采不再有苏轼的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有的只是乐观,不屈。
清秋的黄昏有了东坡的潇洒变得不再孤寂;如画的赤壁有了东坡的诗词变得更加壮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泪……轰的一个巨浪拍向江岸,留下的尽是潇洒。
与苏轼对话作文 篇6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余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余有疑,遂问之。苏子不以余愚而拒余,一一告知。
余问苏公:人生数十载,碌碌无为者,何其多也!此何为?
苏公曰“皆因其未寻路而行之无道矣。”
余疑未减,何为路,路何方也?寻何路?
曰:路,物也,引人成功,去未来之物也,路乃方向,而汝路,自在汝心。至于汝问寻何路……
苏子顿而未言,而后乃一手指左,一手右。吾视之,左为一林荫小道,众人行之,故而草稀,雨落则泥泞满身;右为一草绿之地,无人踏之,因而花繁,雨润则草色青青,风过而舞。
见余有所思,苏公继而语余,汝寻路,须乃汝之路也,而非随他者行之,如流水逐之。汝左道,宽也,然泥泞也;汝右径,虽小寂而胜景也。
余望苏公,其颜悦然,其色怡然,虽老矣,而无颓态,思及苏公之坎坷,余喟然而叹曰:公曰须行吾路,然何为吾正路耶?小生斗胆,还望公莫责之,公一生守志,终莫能识之,且得罪之人不知其数也,安乃公之路乎?
苏子闻言,叹之,未语,而后乃曰:余亦如小子今日这般问余,余亦尝彷徨惆怅终日,亦尝怒余而愿世事不公。今乃知。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此一因;然余少时恃才而不知敛,刚甚而不知屈,此二因,是故罪人也。汝等后生谨记之,人贵在自知,自知者明,傲物者多为人所嫉。毋论聪慧与否,为人须谦且韧,此为善道。由吾之际遇,可以知之也。
余有感,公所言甚是,然何为行路之道也?余学于师,师甚善,凡有惑,必细教之,导之,然余愚笨,学业不成,师之期,家人之望,余有愧。
苏公宽慰余曰:汝尚年幼,须知已往虽不谏,而来者可追,勿丧也。师长之望,非负也,乃汝前行之力也,汝若为草木,其望必为壤也。余欲以五言而告汝,少时须立志,老时乃有成,志存高远,此一言也;少壮不努力,老来伤悲晚矣,春耕秋实,业精于勤,此二言也;为人处世,切不可凭己意而行,戒骄戒躁,此三言也;路曼曼兮,非坚忍者不可至,此四言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此五言也。如此五言,乃吾忠告,个中理趣,唯君图之。语毕,苏公遂就舟而去矣。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余伫立良久,思苏公箴言,似有所悟,立吾志,行吾路,勤谦韧,有自知,携此数言而行,料成功之日必不久远矣。
与苏轼对话作文 篇7
星期二那天,老师把语文考卷发了下来,还布置了抄写考卷的作业。我看着自己的卷子,虽然只错了3小题,可这3小题都分布在不同的大题里,这就意味着我要把3个大题抄写2遍。我心中很不服气。
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看着考卷,我心里越发生气,要抄这么多,今天晚上怎么完得成?我跑去找妈妈,对她说了我的烦恼。妈妈听了,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着你像什么吗?像一堆牛粪。”苏轼自觉占了佛印便宜,回家后像苏小妹炫耀。苏小妹却笑他输了都不知道。苏轼不解,苏小妹说:“参禅讲究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你像尊佛,说明他心中有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中有什么吧!”
这则故事讲述了一个道理:我们看别人、看事物是什么,我们心里就有什么。如果我们的内心充满阳光,看到的世界就充满阳光;如果我们的内心世界充满黑暗,那看到的世界也会是黑暗的。
讲完故事,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心情不好,做什么事都会觉得不顺心,看见什么都会觉得不顺眼。如果心情好,即使遇上什么麻烦事或什么困难也会觉得没什么,你会笑着去面对。”我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再回去抄考卷时也不觉得多了,心情也好了起来。
做完作业后,我又认真思索起妈妈的话,再联系生活实际,觉得确实是这样的。有些人整天说这个人不好那个人很坏,这个事有阴谋那个事有陷阱。其实,说这些话的人心里才是最阴暗的。反过来说,我们称赞别人鼓励别人,不仅能让自己交到朋友,也让别人心里充满自信,两全其美。所以,我们要让自己做佛印这样心中有佛的人。
与苏轼对话作文 篇8
茶香缭绕在鼻尖,梦回千古,我好像看到了那消瘦但坚毅的身躯,我知道,他是苏轼。
二十一岁的他进京应试即中榜眼,名震京师,眼前的平和世界让他心头大喜。但苏母的逝世却让他倍受打击,祸不单行,朝野旧雨凋零,苏轼只好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