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 】是由【梅花书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临死前的严监生
教学目的 1.对的、流利地朗诵课文,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措施。 3.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爱好。教学难点
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措施,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写作特点:
1、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善用动作神态描写。
2、故事情节有悬念。
3、语言精炼,文言文与白话文并用。
阅读提醒
严监生是我国古典挖苦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种人物。在这部小说里,作家吴敬梓用挖苦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在小说里,严监生是一种很有钱的人。
吴敬梓
zǐ
(1701~1754 )
吴敬梓 (1701-1754),字敏轩,清 代安徽
全椒人,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
教育。吴敬梓毕生创作了大量的 诗歌、散
文和史学研究著作。
长篇挖苦 小说《儒林外史》确立了他在
中国文学 史上的杰出地位,这部小说大概
用了他近时间,直到49岁时才完毕。
《儒林外史》以写实措施讥讽世态人心,
虽然行文不乏对比、夸张甚至荒诞,但情节的展开冷静、
平实,极具分寸感,不时穿插若干谐趣戏笔,从中引起的
却是酸涩与悲凉。吴敬梓在挖苦艺术上最大的成就,就是
塑造了严监生这个守财奴的经典,这个集中了人类弱点同
时又浸透了民族劣性的中国古典文学的独特经典,完全能
够与莎士比亚的夏洛克、莫里哀的阿巴公、巴尔扎克的葛
朗台等举世闻名的吝啬鬼形象相媲美。
《儒林外史》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发了行将瓦解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波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认了整个封建制度。 《儒林外史》是我国挖苦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用经典情节,深刻地揭发社会矛盾。语言精确、精炼、形象,具有挖苦效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挖苦小说的高峰。
主人公严监生的背景:
《儒林外史》中的一段话:“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僮仆成群,牛马成行。”
他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也就是花钱买来的。
这个片段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停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一段绝妙的描写,严监生临死时,总是断不了气,却一种劲地伸出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是什么意思呢?
你能从文中找出这些精彩的句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