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 】是由【书犹药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形象
【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讲解】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经典意义。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发明出来的生动详细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因此,形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因此要把握诗歌的主旨,形象是必须要把握的。一般说来,它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如山川草木等)两个方面。
考点阐释
一、人物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体现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种“代言人”,并借此来体现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已,是“诗化了的作者”。
(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体现自已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见解、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已的理想。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体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种眼神、一种笑容、一种动作、一种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种经典的细节。
二、景物形象(意象)
景物形象,广义而言,可以理解为自然景物形象和咏物诗中被人格化了的客观物象。习惯上又笼统地称之为意象。
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详细可感的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见解。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丘山”“羁鸟”“旧林”“池鱼”“故渊”,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梧桐”“细雨”“傍晚”等。诗中的景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已)感情的外在体现。
物象,诗人借之来表明自已的心迹或某种情感的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详细描写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体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多用借物喻人、象征手法。最经典的当是咏物抒情诗,此类诗歌中物象往往较为单一,诗人大多赋予这个物象以特定的内涵,或这个物象具有一定的比方意义或象征意义。有的是托物言志:表面上看仿佛写的都是详细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诗人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详细的“物”,来体现自已内心的志向与理想,如于谦的《石灰吟》。有的借物喻人: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诗人自已。如曾巩的《咏柳》。有的托物言理:通过详细的物象来阐明某些“事理”,即通过某个详细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如苏轼《琴诗》。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已,“诗化的作者”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
事物形象
事物形象
(重要是咏物诗)
诗歌形象
(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⑴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2分)
答案:怀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⑵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单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⑶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4分)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体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体现心情的低沉。
【赏析】此词属于小令,短小精悍。
几种意象几乎都在中学书本里遇见过:如“天涯”
(“天涯共此时”)、“山月”(“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碧云”(“碧云天,黄叶地”)等等。理解此词并不难。
首句直出“恨”字,是为词眼。“千万”直贯下句“极”字,并点出原因在于行入远“在天涯”,满腔怨恨喷薄而出。“山月”三句写景,意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心里事”的有情相形,以物之“无情”写人之“有情”,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在这首词中,作者将离愁别恨摆到了“恨极”的位置上。这让我想到了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面对同一种感情纠结,却是两种截然的态度。一郁结,一自慰。但两者都是人间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