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材料作文审题、2、9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上海高三语文一模材料作文审题、2、9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材料作文审题(一)
——整体把握
审题立意的环节
三问:
1、材料的内容讲了什么?
2、材料中有几种思想倾向?
3、你怎么看? (立意)
(审题)
暑假里,几种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与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
他们中的小赵动了心,在裤兜里摸出10元钱,放在女孩面前。
走过去之后,小钱说:“谁出来旅游还带粉笔?善良落入了不诚信的圈套。”
小孙说:“别因他人行骗,自已放弃行善。”
小李说:“诚信?善良?彭宇救人成了被告,谁还敢善良啊?”
小周说:“矿工聂清文去救人被困死井下,人们在他的遗体旁发现一顶安全帽,上面用白粉笔写着他欠人家多少钱。这是最善良的人留下的最诚信的遗言。”
小吴说:“我提议,咱们训练后再回去看看,不管这个女孩儿说的是真是假,我们都得做些什么。”大家都说好。
规定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环节:
内容:材料围绕对一种乞讨者的见解,几种高中生展开了讨论。
材料中的思想倾向:
1、现代社会诚信缺失,有人在行善时“误入不诚信的圈套”,我们不要协助她;
2、现代社会“善良自在人心”,我们不能由于这社会上有某些欺骗而放弃自已的“善心”;
3、最终大家按成一致认识:“我们都得做些什么。”即为这个社会的诚信和蔼良做出自已自已的行动。
你的观点:(立意)
材料立意角度诸多,可以任选一位同学强调的观点来立意,也可以从两种不一样的见解立意。
诸如“心存善念,多行善举”、“善良的人值得夸奖”、“诚信不可缺位”、“别误入诚信的圈套”等,这些都是本则材料作文的立意角度,应当说都“符合题意”,但不是最佳,不是“切合题意”;
最佳立意角度的出发点应当是最终小吴说的那句大家都认同的那句话,尤其是后半句“我们都得做些什么”,因此这则材料作文的最佳立意应当侧重于对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该饰演什么样的角色的道德考察,例如“善举,从你我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因有人欺骗而不为”等。
27、根据如下材料,选用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当经济被GDP(国内生产总值)框定,节目被收视率绑架,教育被高考指挥,成功被金钱标识,人们不禁要问:“一把尺子可以衡量一切吗?”
27、根据如下材料,选用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当经济被GDP(国内生产总值)框定,节目被收视率绑架,教育被高考指挥,成功被金钱标识,人们不禁要问:“一把尺子可以衡量一切吗?”
内容:统一原则,能不能衡量一切?
材料中的思想倾向:一把尺子可以衡量一切吗?
1、一把尺子可以衡量一切;
2、一把尺子不能衡量一切。
你的观点:(立意)
审题环节:
27、阅读下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水从高原顺流而下,渤海口一条鱼逆流而上。它游技精湛,冲破重重险阻,甚至奇迹般地越过了壶口瀑布,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却冻成了冰。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在唐古拉山的冰块中发现了它,有人认出这是渤海口的鱼。
一人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为了理想游了那么久那么远。
一人说,这是一条可怜的鱼,空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方向,努力的成果是死亡。
规定:(1)不少于800字; (2)不要写成诗歌;
(3)不得透露个人有关信息
27、作文
有这样一首写才女变主妇的小诗:
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
而今般般皆交付,柴米油盐酱醋茶。
对于这一变化,有人非常痛心,认为一位清高优雅的女子,最终一头扎进厨房成为世俗之人,如同白天鹅落地化作家鸭,真是人生的悲剧。
但也有人说,从不食人间烟火的才女变为踏踏实实的主妇,这一变化值得肯定!
你对此有何见解?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规定:(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透露个人信息。
28、根据下面的材料,选用一种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诗歌除外)。
“火灾芥末报警器”、“人类为何会叹气”,这些课题匪夷所思并且看似毫无用处。然而,国际上却为这样的研究设置了一种奖项——“搞笑诺贝尔奖”,颁奖地点为哈佛大学。
该奖项专门奖励那些“乍看令人发笑,细看却发人深省”的研究工作,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就在成为也真正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该奖项的评委中有不少德高望重的学者和货真价实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物理学家罗伊·格劳伯更是负责在典礼结束后打扫会场十余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