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附答案(a卷) 】是由【学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附答案(a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超星尔雅学习通《劳动通论》章节测试
第一部分 单选题(80题)
1、( )的根本法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修身
B、齐家
C、治天下
【答案】:D
2、国家(也通过国有企业)利用自己的财政资金发放退休金,劳动者个人只需交纳很少的退休保障费,甚至不交。这一退休保障制度是( )。
A、统筹型退休保障制度
B、强制储蓄型退休保障制度
C、投保资助型退休保障制度
D、商业保险退休保障制度
【答案】:A
3、“劳动创造世界”是( )的观点。
A、黑格尔
B、马克思
C、列宁
D、恩格斯
【答案】:B
4、《大学》诚意意味着高度的自觉,是一种( )的状态。
A、分散
B、聚敛
C、专注
D、游离
【答案】:BC
5、《大学》明德的建立明德和人性的关系被明确提出是在( )。
A、《论语》
B、《大学》
C、《礼记》
D、《中庸》
【答案】:D
6、下列释义中,可以解释“本”的是( )。
A、事物的根源
B、草木的根
C、树干
D、树顶
【答案】:ABC
7、“格物”的四项思想进程中,从个体名的角度进行思考的是( )。
A、明理
B、知类
C、取象
D、正名
【答案】:CD
8、《大学》论述明德的普遍性不在于( )。
A、认可明德的普遍性
B、强调实践的次第
C、汇归到儒家的伦理体系
D、以治国得以实现作为根本出发点
【答案】:D
9、朱熹认为对待“格物”应抱有什么心态( )。
A、怀有敬意
B、内心的高度专注
C、整个是理性的凝聚状态
D、以上都不是
【答案】:ABC
10、传统政治中天命的来源以德感天是《大学》对于传统的( )的延续和继承。
A、为民之道
B、先王之道
C、处世之道
D、以上都是
【答案】:B
11、《国语》中出现的对“昏德”的描述包括( )。
A、贪冒
B、辟邪
C、粗佚
D、以上都是
【答案】:D
12、以下哪些是“礼乐”作为先秦君子的情境?( )
A、举手投足
B、行动坐卧
C、眼之所视
D、以上都是
【答案】:D
13、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之一是( )。
A、铁器
B、畜牧业
C、铜器
D、纺织
【答案】:A
14、郑玄对“一人贪戾”的“戾”的解释为( ),形容在欲望的追寻中出现的人与人的矛盾状态。
A、戾气
B、乖戾
C、利益
D、锋利
【答案】:C
15、体面劳动是国际劳动组织国际劳工局局长索马维亚在1999年6月举办的第( )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
A、86
B、87
C、88
D、89
【答案】:B
16、诚意思想的内在结构:至诚感通对“忘”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从心
B、从亡
C、即“不识也”
D、“不忘”就是单纯指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答案】:D
17、古今本《大学》区别解析《大学》的内在结构有“三纲八目”,其中八目不包括( )。
A、亲民
B、诚意
C、正心
D、格物
【答案】:A
18、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法定制度,根据责任人员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不同,分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和( )。
A、间接责任者
B、领导责任者
C、次要责任者
D、重要责任者
【答案】:B
1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绅
【答案】:D
20、《大学》的诚意说包括( )。
A、至诚可贵
B、至诚无伪
C、至诚感通
D、至诚不息
【答案】:BCD
21、先秦时期节制的方式包括( )。
A、以乐节制
B、以法节制
C、以礼节制
D、以心节制
【答案】:CD
22、以下学者中,谁偏向从“学”的角度阐发“知”,把“知”和“学”紧密联系起来?( )
A、郑玄
B、朱熹
C、程颢
D、孔颖达
【答案】:D
23、我们对二程的“格物穷理”的理解不包括( )。
A、格物能提升到穷理的境界
B、理是万事万物在本体上的映射
C、包括了事物之理
D、也包括了生命根本性的道德实践
【答案】:B
24、工会的( )职能是指工会帮助职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提高科学文化技术素质。
A、维护职能
B、建设职能
C、参与职能
D、教育职能
【答案】:D
25、以下哪些大家曾表达过知识的来源是与万物相接( )。
A、庄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子
【答案】:AB
26、未来劳动者的通用技术一般不包括( )。
A、英文写作技术
B、数据处理技术
C、互联网沟通技术
D、计算机应用技术
【答案】:A
27、未来劳动环境中,( )技术将解决互联网信任与价值的可靠传递难题。
A、大数据
B、云计算
C、区块链
D、5G
【答案】:C
28、对“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从“青”
B、从“争”
C、古同“净”
D、只有无声的意思
【答案】:D
29、对“明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先秦古人讲明德着眼于君道
B、先秦的明德就是明德之政或明德之治
C、明德的反义是昏德
D、“德”一直是褒义词
【答案】:ABC
30、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 )的观念。
A、劳动最光荣
B、劳动最崇高
C、劳动最伟大
D、劳动最美丽
【答案】:ABCD
31、最早期古人认为“定”的动力和源泉是来自于( )。
A、统治者
B、贤者
C、天
D、地
【答案】:C
32、从语言哲学的视角来看,从老子开始,物是通过( )和( )展现出来的。
A、名
B、实
C、情
D、礼
【答案】:AB
33、先秦时期,理指的是( )。
A、平常道理
B、常见事理
C、自然理由
D、自然规律
【答案】:D
34、古人所说的“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涵泳”的解释不包括( )。
A、涵是包涵之义
B、泳是游于水中
C、涵泳是古代文论术语
D、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味推敲
【答案】:A
35、“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这句名言作者是( )。
A、毛泽东
B、马克思
C、黑格尔
D、列宁
【答案】:B
36、郑玄认为《大学》的旨趣在于( )。
A、修身立德
B、为政之德
C、礼
D、法
【答案】:B
37、“天命之谓性”在“人天”的框架中,去解决伦理依据和伦理主体的( )
A、特殊性
B、普遍性
C、决定性
D、永恒性
【答案】:B
38、朱熹讲“格物”的特点包括( )。
A、对于一个物要穷尽它的理
B、强调认识的彻底性
C、穷理在彻底的基础上还要融会贯通
D、穷理的过程要注重积累
【答案】:ABCD
39、《大学》的聚讼是由谁开始的?( )
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程颐
【答案】:B
40、我们该怎么认识取象的思维( )?
A、语言文字得以创造的根本思维
B、认知物的一个基础的行为
C、从具体到概括的过程
D、从殊象到共象的过程
【答案】:ABCD
41、《大学》中政治的三个层面分别是( )。
A、得天命
B、尊贤
C、义利
D、生财有道
【答案】:ABD
42、从道德论的层面理解“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是( )。
A、张载
B、郑玄
C、司马光
D、王阳明
【答案】:D
43、工会最初的职能是( )。
A、政治职能
B、文化职能
C、社会职能
D、经济职能
【答案】:D
44、对经今古文之争描述正确的不包括( )。
A、经今古文之争是汉代儒学经学两大派在学术和争立学官问题上的争论
B、经今文学所依经籍为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
C、经古文学所依经籍据称为发掘出的先秦古文字本
D、两派所依经籍虽年代不同,但是在治经观点上是相同的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