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第3课:数字编码(三)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精选13篇) 】是由【杏杏铺】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第3课:数字编码(三)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精选1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第3课:数字编码(三)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精选13篇)
篇1:第3课:数字编码(三)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P116~P119以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学生体会用字母也可以进行编码,进一步探索编码的方法,经历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过程。
知识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单击此处输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课前到图书馆去调查了吗?图书馆那么多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用字母和数字给图书编码),对了!图书编号、车子牌号都是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
二、 新知学习:
1、 生交流课前各自调查的收获。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对图书的检索号进行简单的介绍:
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内号和书次号,分内号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种类,中文图书共分为22大类,分别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进一步细分。一般来说,数的位数标志类名的级别,多一位数码表示细分一层。书次号则表示同一类图书的序号,这里也可以考虑作者、出版日期等。
3、 提出问题:我们教室图书角里也有很多书,为了方便我们查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给图书编号,整理出图书角的图书目录)
4、分组为图书角的图书编排号码,并整理出目录。
①、讨论并确定好图书的书号要包含的信息:图书的类别、作者、捐书人等。
②、讨论每个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数字进行编排。比如用字母表示类别,用A表示童话故事书,还可以用序号代表捐书人的信息。
③、设计好方案后,全班同学对每个小组汇报的方案进行评价。
④、挑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再分工完成图书角的目录登记表。
课堂练习1、书P118第2题是让学生体会汽车车牌号中的编码,除了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的应用,用各省的简称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书P118第3题向学生介绍图书的“身份证”--国际标准书号。
3、独立完成书P119第4题。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在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到过编码?举例说一说。
课后追记
开始正式编写编码,我认为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写(1)编码什么地方要突出不同(唯一性),什么地方要相同(同一批编码里面有共同的地方)比如五年三班的学号可以是53××,××是每个人的班级学号(从00~99,一般一个班级50人左右),53是这个班相同但又区别于其它班级的地方(2)有序性,一般人的认识是从大类到小类认识的(3)简洁好记也是很重要,第一好记,第二不容易记错。
篇2:第3课:三角形的面积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P84~85例子1~2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知识重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生准备的学具 每个学生准备三种类型三角形(每种类型准备2个完全一样的)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1.出示平行四边形
提问:
(1)这是什么图形?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底是2厘米,,求它的面积。
(3)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3.既然平行四边形都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
教学过程 开始探索
(一)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拿出手里的平行四边形,想办法剪成两个三角形,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3.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
(1)教师参与学生拼摆,个别加以指导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3)讨论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能帮助我们推导出三角形面积公式吗?为什么?
②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4.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
(1)组织学生利用手里的学具试拼.(指名演示)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突出旋转、平移)
教师提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5.用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来拼.
(1)由学生独立完成.
(2)演示课件:拼摆图形
6.讨论:
(1)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7、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同时板书)
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同时板书)
④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同时板书)
(3)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4)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什么?
―――――――――――――――――――――――
教学例1
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33cm,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由学生独立解答.
2.订正答案(教师板书)
课堂练习P85 做一做
P86~87 练习16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输入课堂小结]
课后追记
本课用了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化未知为已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来拼摆,把可以目前可以计算和暂时无法计算的摆放方法都摆出来,再进行区分,选择可以计算的方法,虽然会占用一点课堂时间,但是学生记忆深刻,对公式的理解也比较深刻。动手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加强
这个方法在以后的求面积上仍然会应用到,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多动脑筋想想如果割补,化未知为已知。
第4课: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教学内容 三角形面积计算的练习(P86练习十八5~10题)
教学目标 。
知识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答有关三角形面积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基本练习
。
(1)三角形的面积=             ,用字母表示是        。
为什么公式中有一个“÷2”?
(2)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等底等高,,。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2、练习十六2题
二、指导练习
: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两条虚线互相平行。)你还能画出和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
⑴生用尺量一量这两条虚线间的距离,搞清这两条虚线是什么关系?
⑵看看图中哪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⑶分组讨论如何在图中画出一个与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并试着画出来
(1) 让学生尝试分。
(2) 展示学生的作业
可能有 : a、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这一结论,只要把原三角形分成4个等底等高的小三角形,它们的面积就必然相等。而要找这4个等底等高的小三角形,只需把原三角形的某一边4等份,再将各分点与这边相对的顶点连接起来即可。
b、也可把原三角形先二等分,再把每一份分别二等分。
3、练习十六9*
让学生抓住涂色的三角形的底只有平行四边形底的一半,它的高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2)×高÷2,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48÷4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让学生列方程解和算术方法解,算术方法176×2÷22,要让学生明确176×2是把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1)三角形面积(底和高一定要对应)
(2)也可以通过和同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来求解
课后追记
在上面的小结中,我提到了有多组底和高的情况下计算三角形面积,一定要选择互相垂直的底和高来计算才可以。
第二,考题经常会选择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的关系来计算同面积同底、但是高有什么关系,或者是同底等高,面积又有什么关系?这类题目。
篇3:第一课时:数字编码(一)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1~P113以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知识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单击此处输入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50人)你自己的学号是多少?(28号、17号``````)老师点名时,如果不叫姓名,怎样来区分班上的同学呢?从而揭示课题: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二、 新课学习
1、 同学们邮寄过信或收到过信吗?课件出示已写好封面的信封,仔细观察,你发现什么?同桌互相说说。信封左上角那排数是什么?(邮政编码)
2、指名介绍邮政编码的作用是什么?(邮政编码是我国的邮政代码。机器能根据邮政编码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
3、你想知道这些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吗?
①、师生共同学习书P113的邮编448268是怎样编排的?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前三位数字表示邮区;
前四位数字表示县(市);
最后两位数字表示投递局(所)。
②、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本地邮政编码是怎样编排的?我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组成的?
课堂练习1、 你还知道哪些邮政编码?它们是怎样组成的?和同学交流一下。
我们收集了这么多邮政编码,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机器怎么能根据邮政编码的数字进行分拣呢?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同一个省、市的邮政编码前面有几位是相同的。
2、生活中的编码很多,你还知道哪些?(电话号码、车子牌号``````)
3、谁来介绍一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它们是怎样编排的?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收获有哪些?
课后追记
我觉得本课有一下几个要达到的:(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编码的例子(2)能够说出编码特点,比如18位身份证倒数第2位表示什么?(3)能够自己来编写一些编码,比如门牌号、学号。
而对于第3点,学生往往编写的编码过于冗长,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编码的有序性和唯一性要注重之外,编码是否简单好记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2课时:数字编码(二)
教学内容 P114~P115以及相应的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