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简洁名人名言(整理篇) 】是由【zongz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简洁名人名言(整理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简洁名人名言(整理篇)
篇1:简洁名人名言
1)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2)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4) 兼听则明,倔信则暗。(《汉·王符》)
5)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6)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8)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
9)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1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1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2)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1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4)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6)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1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18)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19)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20)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篇2:简洁名人名言
1)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2)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3)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赋》)
4)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5)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6)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7) 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诗经》)
8)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9)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10)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刘禹锡)
1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画旨》)
12)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
13)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
14)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古语)
1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6)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语)
17)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
18)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19)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20) —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南阳萧绎》)
篇3:简洁名人名言
1)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路史)
2)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旧唐书)
3)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4)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5)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6)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三国志)
7) 迅雷不及掩耳。(晋书)
8) 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魏书)
9) 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
10)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刘濞)
1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12)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1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
14)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后汉书)
15)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
16) 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17)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
18)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9)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
2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篇4:简洁的名人名言
1)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4)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5)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6)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
7)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8)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9)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10)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1)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曹操)
12)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13) 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文赋》)
14)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诗经》)
15)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程端礼)
16)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7) 不愧于天,不畏于人。(《诗经》)
18)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诚子书》)
19)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0)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刘禹锡)
篇5:简洁的名人名言
1)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3)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6)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7)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论诗》)
8)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9)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0)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原道》)
11)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
12)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13)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4)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5)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16)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17)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无名氏《争报恩》)
18) 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9)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毛泽东《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20)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篇6:简洁的名人名言
1) 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4)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5)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汤赋》)
6)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询》)
7)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
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
9)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曷冠子·天则》)
10)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11)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孔子)
12) 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
1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4) 兼听则明,倔信则暗。(《汉·王符》)
15)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6)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孙子》)
1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8)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宋·朱熹》)
19)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2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篇7:简洁的名人名言
1)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2)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3)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遇
4)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5)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6)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7)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8) 生活就是战斗。——柯罗连科
9)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10)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林逋
11)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12)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柏拉图
13)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14)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15) 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16) 只有人的劳动才是神圣的。——高尔基
17) 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列宁
18) 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雨果
19)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达·芬奇
20)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林宽
篇8:简洁的名人名言
1)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2) 知耻近乎勇。——孔丘
3) 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4)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5)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
6)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7)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
8) 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
9)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薜渲
10)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斯宾诺
11)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纪伯伦
12)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也可以远害。——洪应明
13) 深以刻薄为戒,每事当从忠厚。——薜渲
14) 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15) 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1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7)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18) 金钱宝贵,生命更宝贵,时间最宝贵。——苏活诺夫
19)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鲁迅
20)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篇9:简洁的读书名人名言
简洁的读书名人名言84句
1、知识是智慧之本,智慧是谋事之本。
2、读书贵精熟。——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3、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观书》
4、有知识走遍天涯,无学问寸步难行。
5、读书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虽然现在出版的书已浩如瀚海,“于书无所不读”已不可能了。但是,读书还应该注意面广一些。——姚大均
6、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并不是为了读几本书,使自己的谈吐增加名词、字汇和时髦的术语。——陈毅
7、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只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需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读时不可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应具体思考推敲才行。——培根
8、心头书要多,案头书要少“。我们以为案头只能摆两本书,一本是精读的;另一本是泛读的,作为调剂。读书不能见异思迁。今天看看这本好,明天又觉得那本好,这一本未读完,又转过来读另一本,这样只有浪费时间。——夏承焘
9、读书赐予我们财富,哪怕是拿印度的全部宝藏来换,他也不会答应。对麦考莱也是一样,读书是幸福的重要条件。——爱德华·吉鹏
10、所谓攻读,就是读书要用心,把不懂的弄懂,不清楚的搞清楚,而且要把书中不对的地方识别出来,明白它为什么不对。——谢觉哉
11、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思想,是防止死背硬记的(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霍姆林斯基
12、我们不需要呆读死记,但是我们一定使每个学习者用基本事实的知识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考力。——列宁
13、寂寂寥寥扬子居,岁岁年年一床书。——卢照邻
14、古今政治家,推诸葛武侯为第一,他读书也是只观大略;陶渊明在诗界中,可算第一流。他乃是一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反之,熟读兵法者为赵括,长平之役,天下闹得天怒人怨。注《昭明文选》的李善号称书簏,而做出的文章就不通。——李宗吾
15、要使书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经验,自必从记忆入手;记忆的对象若是阅读之后看出来的要点,因它条理清楚,印入自己较容易。若不管重要与否,而把全部平均记忆,甚至以全部文句为记忆的对象,那就没有纲领可凭,徒增了不少的负担,结果或且全部都不记忆。所以死用记忆绝不是办法,漫不经心地读着读着,即使读到烂熟,也很难有心得,必须随时运用思考与判断,接着择要记忆,才合于阅读这一类书籍的方法。——叶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