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2025年管弦乐队录音现场布局的探讨论文(推荐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70KB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管弦乐队录音现场布局的探讨论文(推荐篇).docx

上传人:平平库 2025/5/13 文件大小:7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管弦乐队录音现场布局的探讨论文(推荐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管弦乐队录音现场布局的探讨论文(推荐篇) 】是由【平平库】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管弦乐队录音现场布局的探讨论文(推荐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管弦乐队录音现场布局的探讨论文(推荐篇)
篇1:管弦乐队录音现场布局的探讨论文
管弦乐队录音现场布局的探讨论文
摘要:管弦乐队的录音时现场合理布置传声器的位置,其目的是在前期录制中抓住重点合理解决临场感和深度感的问题。在后期制作时不遗憾。先期录音与后期制作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不同的步骤。有些问题不是后期制作都能够解决的,而是前期录音时没有处理好的。因此,在前期录制中,应该非常谨慎,尽量处理好问题不留遗憾。后期才能制作出比较满意的作品。










关键词:管弦乐队;录音;布局;探讨
管弦乐队无论大小,原则上都应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声源。管弦乐队由各单个乐器组成,但是录音师必须以它本身作为有辐射特性的大发声体来考虑,它与单个乐器录音情况一样,一个管弦乐队也能用很少几个主传声器录音,同样的也象在单个乐器录音一样,为了能获得正确的音响,可以借助于辅助传声器,在音响良好的大厅里合理安排乐队席位,就有可能用一个立体声传声器进行录音。在实践中,遇到的不是所有乐队都十分均匀,厅堂也会有声学上的缺陷,因此,乐队的席位就必须根据录音场所进行安排。录音师只用一对立体声传声器录音的情形是很罕见的。在实践中管弦乐队录音的最大问题,就是能否获取一定的深度感(在重放时听感乐队应在扬声器后显示出一定的深度感)。另一个大问题是演奏员在录音时通常要坐上三个小时,一遍遍地重复演奏,所以时间的分配,以及考虑每个演员的情况(吹奏者的疲劳等)是很重要的。由于管弦乐队的录音很复杂,要取得良好的录音效果很不容易。最简单的办法是采用音乐会实况剪辑,这样只有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一、室内乐队(弦乐)
室内乐队可以用一对立体声传声器录音。传声器应放在乐队前面中间第一谱台前,离地面的高度2――。为了得到合适的平衡,在某些情况下,各个声部需要有些挪动,经常需要在这些声部或低音提琴处设置辅助传声器。
同样,也可用三个单传声器的AB传声器技术。三个传声器分别放在小提琴、中提琴和大提琴第一谱台前,――2米,。
独奏乐器应放在乐队中间(小提琴和大提琴第一谱台之间),用立体声传声器或用三个单传声器作AB方式的中间传声器直接录音。各声部通过调整独奏者与传声器之间的'位置,可以获得恰当的声音平衡。










让独奏演员站在乐队前,用一个传声器拾音是常用的最简单的录音方法。
作为独奏用的传声器用立体声传声器有很大好处,它可以相当明显地把独奏演员“拉”出来。而不影响乐队的声像,当然,独奏用的传声器所拾取的乐队声像必须正确。合适的传声器要采用大振膜电容传声器,混响用略有延时的立体声电子混响适当处理(延时约20毫秒)。
二、交响乐队
交响乐队应作为整体用主――辅传声器技术录音,声像应占满整个重放宽度,用AB和MS技术组合的录音方法有可能获得比较宽的、中间声像较好的录音效果。把MS传声器放在乐队前面很近的中间位置,在它左右两边至少2米处各放置一个单传声器,这些传声器必须这样设置和调整,才能使弦乐有很好的音响。若吹奏乐器很弱,而且显得很远时,可以利用放在吹奏乐队前面的辅助传声器。重放时声像必须始终在弦乐后面。它同样适用于竖琴、打击乐和定音鼓。
这种录音技术的优点是把室内声学情况包括在内。乐队平衡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乐队中弦乐太少,或者由于房间的原因乐队坐席安排不合适,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变化,所以一切都决定于乐队的合理编制和坐席的安排。
在管弦乐队录音时,各个传声器在声学上没有足够的分离,所以必须检验相位,在所有通道都工作的条件下,若低频没有损失,相位就是正确的。
三、有独奏(唱)者的交响乐队
乐队和独奏者在一起录音时,如果有可能应该先做试录。小提琴或钢琴协奏曲的录音就是一个例子,主传声器放在小提琴和钢琴中间拾音,使其他音响与乐队的比例适当。在设置这个传声器时,录音师自然会考虑要把独奏乐器录的更合适一些,所以这个传声器不能放在象单纯录管弦乐队一样的位置。在有大提琴独奏的情况下,总是需要放置一个离乐器1米左右的辅助传声器,独唱也要用单独的传声器拾音。重要的是必须得保证传声器尽可能不拾取乐队的声音。XY立体声传声器适用于独唱拾音,但要放的尽可能低一些,距独唱演员最远2米,该传声器所拾取的首席小提琴的声像,应与没有这个传声器时主传声器所拾取的一致。重放时。独奏者是否需要与乐队密切组合在一起或突出在乐队前面取决于音乐形式。大多数录音存在这种错误倾向,即独奏者太强地突出在乐队前面。










四、乐队、合唱和独奏
在这样大型的录音中总会存在问题,如由于录音室的关系,不可能进行最好的录音布置,通常的布置(独唱站在指挥旁边,合唱在乐队后面)是首先布置好用于乐队的传声器(犹如管弦乐队的录音),合唱设以辅助传声器,它既要照顾合唱的宽度,也要考虑深度。独唱录音方法如前所述。在一定条件下,四个歌唱演员可共用一个立体声传声器拾音,有时用两个独唱传声器录音,一个为女声,一个为男声,这样更好。
录音时,乐队的声音要与合唱平衡,使合唱的声音听起来不在乐队的前面,好象它是一个单独的声部似的。
五、辅助传声器的设置
辅助传声器的设置要区别对待,一种是拾取大乐器组(如木管组)的声音;另一种是为了拾取单个乐器(如竖琴)而设置的。木管乐器组应出现在乐队宽度的中间。
辅助传声器应放在乐队的中间轴线上,最好用XY立体声传声器,这样木管组可调整到合适的宽度。传声器的距离不应太近,(其高度至少离地2米)。










铜管乐队可以放在小号和长号前面。距离为1――。其高度演奏者以加强拾音效果。拾取圆号的声音时,传声器应放在演奏员后面至少1米的位置。
用于竖琴拾音的传声器,斜放在乐器后面,,传声器应对着乐器向下指向地面。
定音鼓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传声器吊起来拾音()。
所有的打击乐都需要用一个或多个辅助传声器拾音,,以获得现场感。
钢琴几乎都是用辅助传声器加强拾音。录音时,传声器放在击弦槌后面高音弦之上,距离至少20厘米。
作为辅助传声器,在实践中只用心形或超心形指向特性的,传声器试音时,必须注意是否确实只拾取了要加强的乐器和乐器组的声音,或者是否有其他乐器声音的串入。如果混入的其他乐器的声音太大,则辅助传声器必须改变位置,或者将声音太响的乐器重新编排位置。
辅助传声器必须把被加强的乐器以适当的强度和正确的定位建立在整个乐队的声像中,如果显得太近,就需要加一些混响,或使它远一些。
总之,管弦乐队的录音,录音师们总把它当作一项复杂的工程来对待。现场合理布置传声器的位置,录音师们常各持所见,其目的是在前期录制中抓住重点合理解决临场感和深度感的问题。在后期制作时不遗憾。大家知道,先期录音与后期制作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不同的步骤。有些问题不是后期制作都能够解决的,而是前期录音时没有处理好的。设备并不是万能的。因此,在前期录制中,应该非常谨慎,尽量处理好问题不留遗憾。后期才能制作出比较满意的作品。










篇2:用录音指导语文课论文
一、创设情境,激发欲望,突破难点“写一个场面”,首先关键的是如何在“场面“上取得突破,怎样让学生对“场面”有初步的认识呢?不可能用解释概念的抽象方法去给学生谈“场面”,这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软弱无力,这正是教学的难点。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启发学生的写作愿望。
因此,我借用了录音手段和教师有感情朗诵相结合的情景法,创设教学的立体情境,引发学生感性地认识“场面”,突破教学难点。一开课,我播放了歌手董文华演唱的歌曲《长城长》,并配合自己精心设计的、富有感情的朗诵:“大家一定很熟悉这首歌吧!这熟悉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令人难忘的199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那场面是多么令人难忘啊:”那感人肺腑的歌声、美妙的音响、扣人心弦的朗诵,使学生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感受。学生倾听着,回想着:五彩缤纷的舞台,气魄雄伟的长城画面,热泪盈眶的观众,掌声雷动的演播厅……栩栩如生的一个个场面顿时展现在学生眼前。这就是场面。生动、直观,学生马上具体认识了“场面”,同时进入了一个为中华民族骄傲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的意境,创作的源泉挖掘了,写作的愿望激发了。产生了非吐不可”的表达感,达到了教学目的。在这里,录音手段发挥了其它手段难以产生的作用,它的优势显而易见。
二、丰富内容,拓展思路,推动想象通过前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初步认识了场面,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写作共鸣,但兴趣只是写作的入口,要进一步通过唤起回忆,展开思路,指导学生选择材料,丰富作文内容。这时我首先通过一段谈话,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熟悉的场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场面“童年的趣事,野外的'嬉戏,校园的欢乐,家庭的幸福,那一个个场面都多么令人神往啊!同学们,在你们的记忆闸门里一定留下许多精彩的场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吧!”这时,课堂上气氛更加热烈,畅所欲言。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认识过程包含了感知过程、思维过程等。如果学生的认识过程只停留在感知阶段,只认识了“场面”,这只是初步的不完全的。作为参与教学过程一个重要因素的录音手段,如果能激起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开拓思路,自然地进入思维的过程,主动地、兴致勃勃地去思考,去判断,这才能发挥最佳效能。在学生发言谈了部分生活场面的基础上,这时我把握最佳时机按下录音机键钮,录音机中传出了雄壮有力、庄严激奋的国歌乐曲。这乐曲一传出,马上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恰当地刺激了听觉,诱发了学生的思维。这时,我抓紧时机发问:“听到这声音,你们会想起了什么场面?”课堂上又活跃起来了。“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晨会操场上升国旗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取得冠军时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仿佛看到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时那历史一瞬间的场面。”“听到这乐曲,我想起了《开国大典》中那万众欢呼的场面。”……思路开拓了,题材丰富了,这时,我又及时播放了一段鞭炮“劈劈啪啪”的音响录音,进一步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将学生引入特定的立体情境。这一来,课堂上的场面更热闹了,学生几乎都举起了手,情绪高涨,进入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境界:“我想起了除夕那热闹的夜晚。”“我想起了哥哥婚礼喜庆的场面。”“我想起了元霄节舞龙灯的场面。”“我想起了生日夜晚吹蜡烛那快乐的时刻。”……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取得较好效果。
三、积累迁移,恰如其分,提高效益有了许多的材料,如何指导学生组织材料表达出来,写好自己熟悉的一个场面呢?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指导要学生能把阅读训练中所获得的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及其它有关知识技能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去,所以,这时,我又一次按下了录音机的键钮,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中场面描写的典型片断(第一自然段),用声音引导示范,为指导写作提供范例,渲染气氛,利用“有意注意围绕这一段讨论写场面的基本方法: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一般先后述后分述,把主要的人物及其活动写具体。再让学生结合这一段的写法,谈自己将如何写自己熟悉的一个场面,达到教学目的。这样,合理地使用了录音软件,刺激了学生听觉,避免了复习旧知识的枯燥累赘,又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复习了阅读教学中学习的知识技能,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最佳发挥了录音的功能,提高了课堂效益。










通过这一堂课的教学,我对录音手段的合理应用有很深的感受:
(一)要准确、适当地选择制作录音软件,有明确的运用目的,恰如其分,有的放矢。
如这堂课选择《长城长》就因为学生熟悉这首歌,熟悉这春节晚会的场面,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学中运用录音可向学生提供内容丰富、风格各异的习作范文,使课堂信息容量增大。
(二)使用录音手段要和其他手段相结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扬长避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播放《长城长》歌曲时我不是单纯让学生听这首歌,放放录音而已,而是用充满感情的、回味的解说和录音紧密配合,使学生的感知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让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录音优势相辅相成,由此诱发了许多难忘的场面回忆,在课堂上产生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如果单纯、孤立地使用录音,只能给学生无目的的欣赏,模糊教学目的,失去录音在教学领域里的地位和作用。










(三)恰到其时,要把握最佳时机。把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要凭借生动丰富的音响效果发挥录音手段的功能。录音教学的使用十分灵活、方便、可行,可以根据录音的需要反复播放,可长可短,随放随停,步步深入,化繁为简,恰当地刺激知觉,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感知,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的欲望,推动想象力的发展,加速对教材内容的感知和理解,使习作活动处于高效的思维状态,这是其他手段难以达到的。
电教手段的使用给我们的作文指导课创造了崭新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带来了必要的色彩感、动感、神韵感、情感、美感,使我们的作文指导课充满创作活力。
篇3:录音艺术专业论文提纲
摘要:视唱练耳课是灌音艺术专业先生的一门专门练习听觉才能的?课。听觉才能的高下直接影响着本专业先生未来任务程度的高下和作品德量的利害。若何在本课程中完成对先生听觉才能的最年夜化进步是灌音艺术专业视唱练耳教授教养研讨的症结地点。本文从先生、教员和灌音师三个方面临国际部门高校开设的灌音艺术专业的视唱练耳教授教养情形停止了查询拜访,并停止了剖析和总结。联合查询拜访成果,提出了与灌音艺术专业特色慎密联合的视唱练耳课程教授教养计划和分级教授教养的组织形式,包含数字化音乐进修和树立灌音艺术专业的听觉造就系统等,使得灌音艺术专业视唱练耳教授教养的各个教授教养环节可以或许冲破传统形式的限制,更好的为本专业教授教养办事。
摘要 3-4
Abstract 4
绪论 7-9










第一章录音艺术专业中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9-29
9-11
9-11
11
11-26
11-13
、教师、录音师问卷调查的设想和调查报告 13-26
26-29
26-27
27-28
28-29
第二章录音艺术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数字化学习的运用 29-44
29-33
29-31
31-33
33-44
34-38
38-42
42-44
第三章建立录音艺术专业有效的听觉培养体系 44-60
44-56
4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