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夏本纪》ppt(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夏本纪》ppt(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夏本纪
夏本是一种古老的部落,相传是由包括夏在内的十多种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与古代其他部落交错分布于中国境内。到唐尧、虞舜时期,夏族的首领禹因治水有功,获得了帝位,并传给其子启,从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种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约存在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十六世纪。 《夏本纪》根据《尚书》及有关历史传说,系统地论述了由夏禹到夏桀约四百年间的历史,向人们展示了由原始部落联盟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人民生活等方面的概貌,尤其突出地描写了夏禹这样一种功绩卓著的远古部落首领和帝王的形象。
?《史记·夏本纪》中,夏朝的奠基者是大禹,而奠定大禹王者地位的则是治水这个事件。这样看来,大禹治水对于夏王朝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夏本纪》是一部夏王朝的兴衰史。夏禹的兴起,是由于他治理洪水拯民于劫难,勤勤恳恳地做人民的公仆,人民拥护他。夏朝的衰亡,则是由于孔甲、夏桀这样的统治者败德,伤民,人民怨恨他们。当然,夏禹还只是一种传说中的人物,这篇本纪的记载也未必完全真实,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学习和效法。
夏禹,名曰文命。禹之父曰鲧,鲧之父曰帝颛顼,颛顼之父曰昌意,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①。禹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②,为人臣。
朗诵课文
补充注释:
①玄孙:孙之孙为玄孙。同姓宗族中,以自已为本位,上有父、祖、曾祖、高祖;下有子、孙、曾孙、玄孙。
②曾大父:即曾祖父。
参照译文
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禹的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没有登临帝位,而是给天子做大臣。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①,浩浩怀山襄陵②,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③,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④,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⑤,摄行天子之政⑥,巡狩⑦。行视鲧之治水无状⑧,乃殛鲧于羽山以死⑨。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⑩。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朗诵课文
①鸿水:即洪水,大水。
②怀:怀抱,这里是包围的意思。襄:上漫,沉没。陵:大土山。
③负命:违反天命。毁族:毁败同族的人。
④等:衡量,这里是比较的意思。贤:好,强。
⑤登:升,提高提高机。
⑥摄行:代理执行。
⑦巡狩:古代帝王巡察诸侯或地方官治理的地方,以考察功绩,叫巡狩。
⑧无状:没有样子,不象样子,即没有获得成绩的意思。
⑨殛:通“极”,流放远方。以:而。
⑩诛:惩罚。是:对,对的。
参照译文
当尧帝在位的时候,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下民都为此非常哀愁。尧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四岳群臣都说鲧可以。尧说:“鲧这个人违反天命,毁败同族,用不得。”四岳群臣都说:“比较起来,众大臣还没有谁比他更强,但愿您让他试试。”于是尧听从了四岳群臣的提议,任用鲧治理洪水。九年时间过去,洪水仍然泛滥不息,治水没有获得成效。这时尧帝寻找继承帝位的人,又得到了舜。舜被举用,代行天子的政务,到四方巡视。舜在巡视途中,看到鲧治理洪水干得不成样子,就把他流放到羽山,成果鲧就死在那里。天下人都认为舜对鲧的惩罚是对的的。舜又举用了鲧的儿子禹,让他来继续他父亲鲧治水的事业。
尧崩①,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②?”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舜曰:“嗟③,然!”命禹:“女平水土④,维是勉之⑤。”禹拜稽首⑥,让于契、后稷、皋陶。舜曰:“女其往视尔事矣⑦。”
①崩:古代帝王或皇后死叫“崩”。
②美:使美,即发扬光大的意思。居官:居于官职,即做官。
③嗟:叹词。
④女(rǔ,汝):你。
⑤维:句首语气词。 是:此,这,指平水土这件事。 勉:勉力,努力。
⑥拜:行敬礼。下跪叩及打恭作揖通称为拜。稽首:一种跪拜礼,叩头到地,是拜礼中最恭敬的。
⑦视尔事:办理你的公事。视,看,照看,这里有办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