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9
文档名称:

点检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975KB   页数:9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点检标准.doc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5/5/13 文件大小:97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点检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点检标准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点检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山西潞安中节能电力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机务设备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I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山西潞安中节能电力节能服务有限公司
设备点检标准
为了规范山西潞安中节能电力节能服务有限公司设备点检管理,明确设备日常点检的项目、标准、周期、方法以及特殊点检的相关要求,依据《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运行期间日常点检的项目、标准、周期、方法和要求,以及特殊点检的相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西潞安中节能电力节能服务有限公司所属设备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DL/Z 870 火力发电企业设备点检定修管理导则
3 设备运行日常点检管理
3。1 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是指设备或系统运行期间,运行人员、检修人员按照不同分工,用感官(视、听、触、味、嗅)或仪器、工具在生产现场,针对设备具体部位,按照预先制定的标准和要求,定期实施的点检工作,是设备全方位点检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应按照标准分别进行设备运行日常点检,不能互相替代,在时间上应相互协调,不能集中在某一共同时间。
3。3 设备运行日常点检应坚持定点、定标准、 定人、定周期、定方法、定量、定业务流程、定点检要求等“八定”原则.
本标准附件中点检频次栏的第一位字母表示周期,第二位数字代表该周期内的点检次数,如D1指每天1次(检修人员,指每个工作日1次)。
4 设备运行特殊点检管理
4。1 设备运行特殊点检是在日常点检的基础上,针对以下特殊情况,为提高对设备状态的掌控水平,制定特殊的点检标准,增加点检部位、频次等项目,由检修人员、运行人员或检修人员实施的点检。
4。1。1 重大活动、重要节日等特殊保电时期。
4。 高温、寒冷、雨雪、大风、大雾等恶劣气候,或其它季节、环境的影响。
4。 设备出现异常或较严重缺陷,不能停运处理期间。
并列运行的设备,一台退出运行时。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II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5 有备用的设备因故不能备用时.
4。 其它特殊运行方式。
4。2 特殊点检标准与日常点检标准分别制定,互相结合,特殊点检不能替代或影响日常点检的执行。
5 点检路线
点检路线是依据点检标准,根据人员分工情况,以每个岗位(或运行、检修班组)为单位,按照最优路径,针对该岗位所负责点检的每台设备制定的具体点检实施流程,包括岗位名称、设备名称、部位、周期、标准等.
5。2 点检路线由执行人员制定(检修人员的点检路线由班长制定).
5。3 点检路线应实现动态管理,在人员或分工变动时,应及时修订点检路线,不得因人员或分工变动导致点检不到位。
6 其它
本标准仅对主要专业典型设备和系统提出了点检要求,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基本要求,各专业要依据本标准针对具体设备制定详细的点检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每个设备专责的点检路线。
附件1:汽机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标准
附件2:锅炉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标准
附件4:脱硫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标准
附件5:除灰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标准
附件6:化学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标准
附件7:输煤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标准
附件1:
汽机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标准
设备(装置)名称
汽轮机本体
周期标记
S–班 D–天 W–周 M–月 Q—季 Y–年
序号
点检部位、项目
点检内容
标 准
点检频次
点检方法
备 注
点检
运行
检修
1.
保温层:高、中压缸前后轴封,汽缸上下、左右各设两个测温点,进汽、排汽、抽汽管与汽缸结合根部,主汽门、调门阀壳,高中低压导管原则上每2米设置一个测温点
温 度
外观
1。环境温度小于25℃,表面温度不大于50℃.
℃,表面温度不大于25+环境温度。
保温层完整无脱落
M1
W1
红外测温仪测量
观察
测温时对有保温铁皮(铝皮)的部位设测温孔或在测温点涂黑漆,避免反光造成测量误差
2
通道、台板、汽轮发电机组本体外观、汽封洼窝
泄漏声音
标识整洁
化妆板外观
无滴水、漏气、渗油、漏汽、积水现象
无异音
标识完整无缺失
整洁无积灰
无变形、螺栓松动、装饰条脱落
测量元件无松脱、仪表管无变形等异常现象,通道、台板无错位、翘起、杂物等
D1
D1
M1
W1
W2
W2
目视/听音
听音
观察
观察
观察
观察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3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设备(装置)名称
汽轮机本体
周期标记
S–班 D–天 W–周 M–月 Q—季 Y–年
序号
点检部位、项目
点检内容
标 准
点检频次
点检方法
备 注
点检
运行
检修
2。
缸体及转子
各瓦垂直方向(⊥)上瓦振
各瓦水平方向( - )上瓦振
各瓦轴向方向(⊙)上瓦振
汽缸膨胀
真 空
正常≤25μm
正常。≤25μm
正常≤25μm
膨胀无卡塞、膨胀无偏斜
不漏真空(重点检查低缸防爆门,轴封等)
D1
手持测振仪定点测量
手持测振仪定点测量
手持测振仪定点测量
现场查看,并记录
用肥皂泡或塑料薄膜等
比较表计读数和DCS显示数值
3.
台板基座
集油槽无积油
外 观
无积油
台板周围干净无杂物
D1
W2
观察
目视
4.
盘车装置
外 观
声 音
盘车手轮
盘车投退手柄限位装置
无渗漏,周围无杂物
无异音
盘车手轮完好、并正确安装
限位装置完好,并按要求投入使用
D1
D1
W2
W2
目视
听音
观察
观察
盘车期间
5。
轴承
轴承供油母管油压
轴承负压
回油窗
轴承箱油挡
设计值
依据设计标准,同时满足油系统正常工作负压要求,油窗无水汽
油窗玻璃完整、透明无污渍
无渗漏
D1
D1
D1
观察
观察
观察
观察
比较表计读数和DCS显示数值
6。
阀门:
高压主汽阀
主汽调节阀
中压主汽阀
中压主汽调节阀
声音
泄漏
松动
调节阀开度
无异音
无漏汽、无滴水
螺栓、锁紧螺母、柱销、开口销无明显松动
CRT开度与现场指示相符,锁紧螺母无明显松动
D1
D1
W2
听音
观察
观察
观察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4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设备(装置)名称
汽轮机本体
周期标记
S–班 D–天 W–周 M–月 Q—季 Y–年
序号
点检部位、项目
点检内容
标 准
点检频次
点检方法
备 注
点检
运行
检修
7.
汽机本体疏水系统
电动主汽门后疏水
高压主汽阀壳疏水
高压导管疏水
高压内缸疏水
汽缸夹层疏水
一抽逆止门前疏水
二抽逆止门前疏水
阀门内漏
保温
保温表面测温
泄漏
支吊架
介质流向、阀门标识
不内漏,
(1)主蒸汽疏水阀、高压主汽阀壳疏水阀、高压导管疏水阀、高压内缸疏水阀,在疏水门关闭状态下,阀后管壁温度小于100℃;
(2)其它疏水阀,在阀门关闭情况下,阀后温度小于80℃。
保温完善、无脱落,管道无裸露
保温表面温度不高于环境温度25℃
无外漏:不飘汽、不滴水、无漏汽声
支吊架(管卡)完好,无松脱
清晰、完整、正确
M1
M1
M1
D1
M1
M1
红外线测温仪测温,并与DCS画面显示数值比较
目视
红外线测温仪测温
目视/听音
目视
目视
汽机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5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设备(装置)名称
主、再热蒸汽系统
周期标记
S–班 D–天 W–周 M–月 Q—季 Y–年
序号
点检部位、项目
点检内容
标 准
点检频次
点检方法
备 注
点检
运行
检修
1。
检查主蒸汽管道
保温外观
保温表面温度
振动
泄漏
管道保温完好
保温表面温度不大于50℃。
无明显振动
管道不飘汽、不滴水
D1
D1
D1
D1
目视
红外测温仪测温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2。
膨胀指示器?
外观
膨胀指示器指示
指示器完整
指示正确
W1
目视
记录膨胀指示数值
不符合我厂情况
3。
支吊架
水平位移
限位装置状态
固定支吊架连接情况
减振器及阻尼器位移
弹簧支吊架
恒力弹簧支吊架转体位移指示是否越限
水平位移正常
限位装置状态正常
连接牢固
位移正常
无过度压缩、偏斜或失载
转体位移指示正常
W1
W1
W1
W1
W1
W1
观察
目视
目视
观察
目视
观察
机组启停时增加点检频次
4.
电动主汽阀
泄漏
无泄漏(盘根不飘汽,电动头不渗油)
D1
目视
5。
自动主汽阀
泄漏
无泄漏(盘根不飘汽,电动头不渗油)
D1
目视
汽机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6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设备(装置)名称
主机油系统
周期标记
S–班 D–天 W–周 M–月 Q-季 Y–年
序号
点检部位、项目
点检内容
标 准
点检频次
点检方法
备 注
点检
运行
检修
1。
主油箱
滤网前后油位差
油位
检修孔
外观
#1射油器入口油压
#1射油器出口油压
#2射油器入口油压
#2射油器出口油压
主油箱负压
主油箱箱壁温度
滤网前后油位差大于150mm
正常油位为–250mm~+250mm
封堵完好
干净无油渍,仪表管无变形,关卡完整
(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
196~245Pa
经验数据
W2
W2
W1
D1
D1
滤网前后油位差大于150mm时及时安排清理滤网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使用测温仪测温
注意比较表计读数和DCS显示数值
2.
冷油器
进油管道表面温度
出油管道表面温度
泄漏
〈65℃
35~45℃
无渗漏
D1
使用测温仪测温
使用测温仪测温
目视
3.
主油泵
出口油压
入口油压
排汽孔排气
~
0。980±
排气畅通
目视目视
目视
DCS上有油压值时检修人员和运行人员的现场抄表频次为M2和W1
盘车期间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7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设备(装置)名称
主机油系统
周期标记
S–班 D–天 W–周 M–月 Q-季 Y–年
序号
点检部位、项目
点检内容
标 准
点检频次
点检方法
备 注
点检
运行
检修
4。
交流油泵
出口压力
轴封
振动
声音
设计标准
无渗漏
轴承振动幅值应达到制造厂或《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中规定的优良值
无异音
D1
W2
D1
目视目视
手持测振仪测振
听音
机组盘车期间
5
顶轴油泵
振动
声音
渗漏
轴承振动幅值应达到制造厂或《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中规定的优良值
无异音
无渗漏
W2
D1
D1
手持测振仪测振
听音
目视
测振和听音是指油泵试转和机组盘车期间
6。
润滑油(顶轴油)系统
渗漏
碰磨
局部过热
支吊架(管卡)
膨胀节
振动
设备标识
润滑油系统回油窗
外观
无渗漏(主要通过统计法兰、接头、焊口数量,明确位置,对法兰、接头和焊口重点查看渗漏情况,法兰螺栓无松动)
无碰磨(主要通过检查油管穿墙、穿格栅部位是否有防护层,防护层是否完好)
无局部过热(检查油管是否包在保温层内,油管附近是否有裸露的热体管道等)
支吊架(管卡)完好,无松脱
不变形、不泄露,拉杆螺栓固定正确
无明显振动
设备标识清晰、完整、正确
透明、无污渍
无异常
D1
M1
M1
M2
W2
W3
M1
W1
D1
目视
目视
目视、使用测温仪测温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汽机专业设备运行日常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9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设备(装置)名称
主机EH油系统
周期标记
S–班 D–天 W–周 M–月 Q—季 Y–年
序号
点检部位、项目
点检内容
标 准
点检频次
点检方法
备 注
点检
运行
检修
1。
EH油箱
油箱油位
油箱壁温
渗漏
正常油位为430~560 mm
经验数据(参照正常运行油温38~55℃)
无渗漏
W2
D1
目视,运行人员注意与DCS数值比较
红外测温仪测温
目视
2。
EH油泵
出口母管油压
振动
声音
±0。5 MPa,油压高报警16。2±
油压低报警11。2±0。2MPa
轴承振动幅值应达到制造厂或《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中规定的优良值
无异音
W2
D1
现场查看表计,与DCS显示数值比较
使用手持测振仪测振
听音
3.
高压蓄能器
外观
无渗漏
D1
目视
4。
低压蓄能器
外观
无渗漏
D1
目视
5。
阀门油动机
外观
无渗漏、标识齐全,紧固、连接件无松动
D1
目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
9
(完整word版)点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