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doc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5/5/13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
重点总结
A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 正常者如 “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4. 凡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阴消阳长)的虚热证,,称之为“阳病治阴";又称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15. 凡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盛(阳消阴长)的虚寒证,宜用补阳治之。这种治疗原则,称之为“阴病治阳";又称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16。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B
,主要是以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从而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是五行特性的经典性概括.
3. 事物属性五行系统归类表(那个表的内容必须全部牢记!)
4。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5.《难经》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以火行为例,生我者为木,我生者为土,这样就称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
6.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7.《内经》称作“所不胜"和“所胜”的关系,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如以火行为例,克我者为水,我克者为金,这样就称水为火之所不胜,金为火之所胜.
8. 五行制化,是一种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故说:“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无制则亢而为害"。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9.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的一行对其所胜之行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即相克太过。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
10。 五行相侮,“反克"。
11. 从本脏所主的色、味、脉来诊断本脏病。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现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色赤,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12。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有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常用的有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和泻南补北等法。
13. 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因而称为“五神脏”.故其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4. 主血脉指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其营养和滋润作用。
15。 心脏的搏动,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
16。 心有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作用.
17。 脉为血之府,营气与血液并行于脉中,故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
18.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故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所以任物者为之心”。
 19. 心为阳脏、,指心脉以通畅为主,心神以清明为要。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C
1。 肺主气、司呼吸: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方面。
2。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周身之气都与肺密切相关。即关系着宗气的生成、气机的调节、辅心行血等三方面。
3。 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肺为水之上源”。
4. 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都要通过经脉而聚会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气的宣降作用,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而输布于全身。
5. 肺为华盖,位于胸腔,位置最高,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又能宣发卫气于体表,具有保护诸脏免受外邪侵袭的作用。肺为娇脏,是指肺为清虚之脏,轻清肃静,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故为娇嫩之脏。
6。 脾主运化的功能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运化精微,一为运化水液。
7。 脾统血的机理,主要是脾气的固摄作用。
8。 宗气是人体气的一部分,它是依靠脾运化的水谷之精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生成,通过心脉而布散到全身。
9. 肝的疏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调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10. 肝藏血的生理意义,有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及防止出血等五方面。
11。 肝为刚脏:指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12. 肝主升发:指肝具有升腾一身阳气,,故其病机以升泄太过为多见,多表现为肝阳上亢或肝气上逆等病理变化。故又有“肝气肝阳常有余”之说。
13.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肾阴为一身阴气之源,故说“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阳充盛,肾阴充足,脏腑形体官窍生理功能正常,脏腑气化才能得以正常发挥.
14。 肾主水,:①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的促进作用;②肾气的生尿和排尿作用。
15. 肾主纳气,是指肾气有摄纳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的说法。
16。 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同。
17。 肺与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18。 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节方面。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19。 脾与肾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以及水液代谢的互用方面。
20。 五体,指脉、筋、肌肉、皮肤、骨五种组织器官,也称为“形体”。具体联系是: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21. 心“其华在面",肝“其华在爪”,脾“其华在唇四白",肺“其华在毛”,肾“其华在发”。
22.“五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为肺志,恐为肾志。五志虽分属于五脏,而统领五志者为心.
23. 五脏化五液。具体联系是:心在液为汗,肺在液为涕,肝在液为泪,脾在液为涎,肾在液为唾。
D
1.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传化水谷,其气具有通降下行特性,故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2.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具有判断事物、作出决定的作用。胆的决断作用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等不良影响,维持精气血津液的正常运行和代谢,确保脏腑间的协调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完整word版)《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3. ,是指胃中应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于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中津液充足,方能维持其受纳腐熟的功能和通降下行的特性。
4. 小肠的生理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受盛和化物,二是分别清浊。
5。 “小肠主液"、 “大肠主津"。
6. 有的医家称三焦为分布于胸腹腔、包容五脏六腑之“大府”,并因其大而称为“孤府”。
7。 三焦生理特点概括为“上焦如雾”、 “中焦如沤"、 “下焦如渎”。
8.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
9。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宰生命活动,,因而就将脑的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其中尤其与心、肝、肾三脏的关系密切。这是由于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而调畅情志、肾藏精而生髓充脑的缘故。
10。 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称“脑为元神之府"。
11. 冲脉能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有“冲为血海”,故称“任主胞胎”.
12. 在五脏中,女子胞与肝、心、脾、肾的关系尤为密切。

最近更新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 166页

2025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风险管理题库50.. 156页

2025年咨询工程师之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题库(.. 165页

语文ⅰ苏版第一专项版块二(十八岁和其他)资料.. 30页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500道及答案1套 129页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一题库70.. 247页

2025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题库.. 180页

2025年注册消防工程师之消防技术综合能力考试.. 174页

2.体育锻炼与健康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 46页

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方法题库.. 169页

海洋资源利用与保护(冀教六年级科学上册)公开.. 34页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库及完整答案【易错.. 124页

2025年计算机知识题库含大题带答案(培优a卷).. 73页

2025年试验检测师之交通工程题库(全国通用).. 162页

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库300道【研优卷】 94页

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 16页

2025年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500道及参考答案(最.. 128页

小学六年级家长会PPT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 20页

公开课:新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实际问题与.. 13页

跨境电商水果配送合同模板 7页

足疗馆装修业务合同 7页

二年级上册认识方向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 20页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整理和复.. 8页

二零二四版中英文版文化艺术机构员工聘用协议.. 15页

高支模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3页

保安员考试题库500道含完整答案(有一套) 121页

芜湖市无为县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考试试卷 8页

2024年2024年全国新高考1卷数学真题及答案详解.. 4页

精选公司租个人汽车租赁合同 5页

海南省县志.pdf电子版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