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萤石矿勘查规范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萤石矿勘查规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211—2002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
地质勘查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barite,witherite,fluorite and
boron mineral exploration
2002—12-17发布 200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发 布
DZ/T 0211—200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勘查的目的任务
预查
普查
详查
勘探
4 勘查研究程度
4。1 预查阶段
普查阶段
4。3 详查阶段
4。4 勘探阶段
5 勘查控制程度
勘查类型
勘查工程间距
勘查控制程度要求
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
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
6。2 地质填图
物探、化探工作
6。4 探矿工程
6。5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化学样品的采集、加工及化验分析
矿石选矿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
6。8 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
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
计算机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
7 可行性评价
概略研究
7。2 预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
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
8。2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8。3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见附录A)
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9。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
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般原则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附录 B(规范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镁石矿石质量标准
B。1 重晶石矿石质量标准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化工用毒重石质量标准
萤石矿质量标准
硼镁石矿石质量标准
附录C(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勘查类型划分依据
C。1 矿体的延展规模
C。2 矿体形态复杂程度
构造、岩脉发育程度
有用组分的均匀程度
附录D(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勘查类型基本控制工程间距参考
附录E(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矿床规模划分
附录F(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矿床一般工业指标
F。1 重晶石、毒重石矿床一般工业指标
萤石矿床——般工业指标
硼矿床一般工业指标
附录G(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矿石类型
G。1 重晶石、毒重石矿石类型
萤石矿石类型
硼矿矿石类型
附录H(资料性附录)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矿床类型
H。1 重晶石、毒重石矿床类型
萤石矿床类型
H。3 硼矿床类型
附录I(资料性附录)萤石块矿手选试验要求
样品采集
加工分选
试验成果
附录J(资料性附录)中子活化测井原位测定氟化钙含量方法简介
基本原理
J。2 技术指标
J。3 特点及效果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DZ/T 0211—2002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的规定,对原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发布的GB/T 13692—92《重晶石、毒重石矿地质勘探规范》和原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1986年、1987年制定的《萤石矿地质勘探规范》、《硼矿地质勘探规范》进行修订、编制而成,并合并为《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萤石矿地质勘探规范》、《硼矿地质勘探规范》(不含盐湖硼矿,下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I、附录J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质矿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明达化工地质有限责任公司、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炳铨、杨清堂、王文武、周建民、王吉平。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DZ/T 0211—2002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目的任务;勘查工作研究程度;勘查工作控制程度;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和类型条件及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的地质勘查、资源/储量估算,也适用于验收、评审认定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设计、报告和矿业权转让、矿产勘查开发筹资、融资、股票上市等活动中评价矿产资源/储量的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3 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预查
在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或区域矿产成矿预测的基础上,对预查区及已发现的矿点、矿化点及物探、化探异常区进行综合地质研究、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并和已知相同地质背景的同类矿床类比,大致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点或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为普查工作提供依据。
普查
对预查区已发现的矿点和矿化潜力较大地区,采用地质填图、露头检查、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等有效技术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区的地质特征,对已知矿点、矿化区的含矿性做出初步评价并进行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提出是否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或圈定出详查工作区范围,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3。3 详查
对经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各种勘查方法和综合地质研究,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并进行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或圈出勘探区范围,为进行勘探工作和小型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为矿山开发的总体规划和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
3。4 勘探
对经详查圈定的勘探区,通过多种地质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加密各种采样工程,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并进行可行性研究,为矿山设计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山选矿加工工艺、矿山总体布置提供依据。
4 勘查研究程度
4。1 预查阶段
4。 全面搜集预查区的区域地质、物探、化探、矿化点、矿点及采矿资料,研究预查区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及与成矿有关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大致了解预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变质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4。1。3 大致了解已发现矿体(层,下同)、矿点,矿化点的产出特征和分布范围。有足够依据时估算预测的资源量。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4。1。4 大致了解矿石品位、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和自然类型.
4。 对矿石选冶加工性能进行类比研究,大致做出是否可选的预测。
4。1。6 对经预查证实有希望的矿产地,应搜集了解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
。7 对共生、伴生矿产进行类比研究,为进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4。2 普查阶段
4。 在预查的基础上,大致查明区域地质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成矿远景和其他矿产的分布情况。
4。 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层、主要构造、岩浆岩的产出和分布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大致查明并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对矿床形成与改造的影响。
。4 大致查明矿体的数量、形态、规模、产状及分布规律.
。5 大致查明矿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有用组分及主要有害组分的含量。
4。2。6 对易选、可选矿石进行类比研究评价,难选矿石和新的矿石类型应作可选性试验。
4。2。7 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和地下水较丰富的矿区应大致了解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大致评价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4。 利用勘查主要矿产的工程,大致了解共生、伴生矿产的种类、含量及其综合利用的可能性。
详查阶段
4。3。1 地质研究程度
。 区域地质研究
进一步研究区域地质成矿条件和其他矿产的分布情况,初步评价区域成矿远景和其他矿产的工业意义。
。2 矿区地质研究
4。3。1。2。1 基本查明矿区地层层序,含矿层位、时代。对沉积和层控矿床要研究含矿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岩相、沉积环境与成矿的关系。
4。3。。2 基本查明和控制矿区主要褶皱与断裂构造的数量、性质、规模、产状、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研究其对矿体的控制和破坏作用。对萤石、重晶石脉状矿床要着重研究断层、节理、破碎带控矿、控岩的规律性,研究矿脉富集与贫化,膨大或收缩的构造及围岩条件.
。2。3 基本查明变质岩类型、岩性、相带。研究变质作用,棍合岩化作用对矿体形成的控制和影响.
。4 基本查明岩浆岩类型、岩性,火山机构,岩体的形态、产状、规模、时代,研究它们对矿体的控制和影响。
。 基本查明围岩蚀变的种类、规模、强度、分带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研究蚀变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4。3。 对残坡积矿床要基本查明第四纪残坡积层的分布、厚度及物质组成,研究原生矿、地貌与残坡积矿体的关系。
。1。2。7 对与铁、钨、锡、铍等多金属和铅、锌等硫化物矿床中有工业意义的共、伴生萤石矿,应研究矿物组合特征、萤石的粒度、含量、分布、富集规律和控矿因素。
4。3。 矿体地质研究
。。1 基本查明和控制矿体的数量、形态、产状、厚度、规模、连接对比条件、分布范围和赋存规律。
4。3。 对主要矿体要初步研究并大致圈定主要夹石和破坏矿体的较大岩脉的厚度及分布范围。
。 基本查明风化带的特征及分布范围。
。2 矿石质量研究
4。 基本查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的种类、含量、结构、构造、粒度,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和品级,研究其分布规律。
。2。2 按矿石的工业用途,基本查明矿石的物理性质、主要有用组分、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并研究其赋存状态、分布及变化规律。
。 研究矿体(层)中夹石、岩脉和近矿围岩及顶底板的矿物成分、主要有用组分及其含量和变化规律。
4。 矿石选矿加工性能研究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 一般进行可选性试验。易选矿石可与附近同类矿石进行类比评价,对难选矿石和新的矿石类型,应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对组分特别复杂的新类型矿石应进行实验室扩大试验。对萤石块矿可进行手选试验。
。 对可直接开发利用的矿石,其选矿加工试验应达到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的程度。
4。3。4 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4。。1 水文地质:在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基本查明矿区含(隔)水层、构造破碎带及岩溶带的水文地质特征、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地表水体分布范围及其主要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初步预测矿坑涌水量,评价其对矿床开发的影响程度。调查研究可供利用水源的水量、水质和利用条件,提出供水方向。
。4。2 工程地质:初步划分矿区工程地质岩组,测定主要岩石、矿石力学性质。基本查明构造破碎带和岩溶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和岩体风化、、矿体的稳定性和露天开采时边坡的稳定性。
4。。3 环境地质:基本查明岩石、矿石和地下水中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有害气体、、泥石流、滑坡等自然地质灾害分布情况,指出矿山生产时可能发生的环境地质问题。
初步确定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类型。
4。 综合评价
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共、伴生矿产,利用主要矿产的勘查工程,基本查明其种类、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研究其选矿加工性能,对其综合利用的前景做出评价。
4。4 勘探阶段
4。4。1 地质研究程度
。1 矿区地质研究
。1。1 详细查明地层层序、含矿层位、时代、含矿层特征、标志层。对沉积和层控矿床要详细研究含矿层的岩性组合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性质、岩相、沉积环境与成矿的关系。
。1。 详细查明主要褶皱与断裂构造的数量,性质、规模、产状、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重晶石脉状矿床要详细研究断层、节理、破碎带控矿、控岩的规律性,详细研究它们的形态、产状变化特点、力学性质、发育序次,复合关系、分布范围及其对矿脉的控制和破坏影响程度。详细研究矿脉富集与贫化、膨大或收缩的构造及围岩条件。
。。3 详细研究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岩浆岩的类型、岩性、岩相、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火山机构,岩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分布、侵入时代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1。 详细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性质和强度,,磁铁矿的变化及程度。
。5 详细研究近矿围岩蚀变种类、特征、分布范围、变化规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1。6 对残坡积矿床应查明第四纪残坡积层的分布、厚度及物质组成,研究其与原生矿的关系。
。1。7 对与铁、钨、锡、铍等多金属和铅、锌等硫化物矿床中有工业意义的共、伴生萤石,应详细研究矿物组合特征、萤石的粒度、含量、分布、富集规律和控矿因素。
4。4。1。2 矿体地质研究
4。 详细查明和控制矿体的数量、形态、产状、厚度、规模、、岩脉、无矿带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4。4。。2 详细研究并圈定主矿体中主要夹石和较大岩脉的厚度及分布范围,矿体内无矿地段和不可采地段的范围,构造或岩浆岩对矿体的破坏程度。
4。4。1。2。3 详细研究矿体连接对比标志,总结矿体尖灭再现、平行侧现、分枝复合、侧伏等规律,正确地连接矿体,研究矿体的连续性。
4。 研究风化带特征及分布范围,阐明风化带内主要矿体的矿石特征、分带标志、变化规律及风化对矿石质量、矿床开采的影响。
4。 矿石质量研究
。1 详细查明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种类、组分、含量、结构、构造、粒度。研究其生成顺序、嵌布形式、共生关系、次生变化和分布规律。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4。 按矿石的工业用途,研究矿石的物理、化学性质,详细查明主要有用组分、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
4。。3 详细研究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参见附录G)、工业类型、品级,.
4。4。 详细研究夹石(层)、近矿围岩的矿物组分,化学成分、有益有害组分的含量及其分布规律。
4。 矿石选矿加工性能研究
。 一般矿石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易选矿石和已有生产实践经验可供类比的矿石,可进行类比或只进行可选性试验。难选矿石和新类型矿石应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可进行半工业试验。对萤石块矿可进行手选试验.
4。4。3。2 对与铁、钨、锡、铍等多金属及铅、锌等硫化物矿床中共、伴生的萤石矿床要进行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4。 水文地质:研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圈定汇水区域边界,详细查明矿区地表水、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详细查明矿区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与分布,含水层的富水性、矿床顶底板隔水层的稳定性、、水位、水质、水温等动态变化,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及其与矿层的关系。详细查明主要构造带、风化破碎带、岩溶发育带的分布和富水性,及与其他含水层、地表水的关系。调查老窿的分布范围、充填情况、积水情况及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确定矿床主要充水因素、充水方式和途径,计算矿床一期开拓水平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必要时估算最低开拓水平的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指出矿山的供、、地表水的水质、水量进行评价,指出供水水源方向。
工程地质:详细研究矿体和围岩工程地质条件,测定矿石、圈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详细查明对矿床开采不利的工程地质岩组的性质,产状与分布,各种结构面(构造结构面、软弱层等),预测可能发生的工程地质问题,研究和提出防治措施。
4。4。4。3 环境地质:调查测定矿体、岩体中对人体有害元素、有害气体,如铀、硫化氢等的含量,调查测定地表、地下水中放射性及有毒、有害组分的含量,对影响人民健康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搜集和研究地震活动及新构造活动的资料,对区域和矿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调查评价矿区崩坍、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情况及对矿床开采的影响,预测因开采和疏干地下水及其他因素可能引起的地面塌陷、地裂、滑坡和山崩等,,恢复自然景观及复耕还田的可能性及防止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提出建议。
确定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类型,对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的复杂性做出评价。
4。 综合评价
。 对勘探区范围内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伴生矿产,应在勘探主要矿产的同时进行综合勘查和综合评价.
。2 对伴生有用组分在勘探主要矿产的同时,应研究其赋存状态、含量、分布规律,并根据其地质条件、需求程度、价值大小、选矿加工性能分析其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3 对具有综合开采价值的共生矿产,尤其是位于首采地段和露采境界内的国家急需矿种,应根据该矿种(类)地质勘查规范要求进行勘探.
5 勘查控制程度
5。1 勘查类型
勘查类型划分原则
。 勘查类型主要根据主要矿体的延展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构造、岩脉的发育程度和有用组分的均匀程度划分,也可与相邻地区的同类矿床进行类比初步确定,随研究程度的提高作适当调整。勘查类型划分依据参见附录C.
。2 当矿体不同地段的主要特征差异显著时,可分段确定勘查类型。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勘查类型的划分
第Ⅰ类型(简单型):矿体延展规模为大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简单,构造岩脉发育程度简单,有用组分均匀或较均匀.
第Ⅱ类型(中等型):矿体延展规模为中到大型,矿体形态复杂程度中等,构造、岩脉发育程度简单或中等,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
第Ⅲ类型(复杂型):矿体延展规模为小到中型,形态复杂程度中等到复杂,构造、岩脉发育程度复杂或中等,有用组分分布较均匀或不均匀.
5。2 勘查工程间距
根据我国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和矿山生产的实践经验,提出各勘查类型基本控制工程间距,供类比使用参考(参见附录D)。勘查工程网度应尽可能为后续勘查工作衔接利用。
5。3 勘查控制程度要求
5。 预查阶段
对发现的矿体或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通过地表地质工作和极少量工程验证,估算预测的资源量(334)?。
5。3。2 普查阶段
对预查发现的矿体应在地表一定间距控制的基础上,选择成矿条件较好地段进行深部稀疏控制,工程间距不限,大致了解矿体的分布范围。矿体的连续性是推断的.
。3 详查阶段
5。3。 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可参考基本控制工程间距系统控制。
5。 基本控制矿体总的分布范围,矿体出露地表的边界应有工程控制,矿体延深要有系统工程控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
5。 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可根据投资者要求确定.
。4 勘探阶段
5。3。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在详查控制的基础上加密控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
5。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一般分布在矿床浅部的首采区,其底边界应控制在大致相同的标高上。
5。。3 对适于地下开采的矿床,应控制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边界;对适用于露天开采的矿床,要控制矿体四周边界和露天采场的矿体底部边界。
5。3。4。4 隐伏矿体,应注意控制顶部边界,对首采地段的顶部边界和主矿体上盘具有开采价值的小矿体可适当增加工程控制。
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应保证矿山首期建设设计返本付息的要求。亦可结合投资者的要求确定。
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
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
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对于边远地区和周围没有可供联测的全国坐标系统基准点时,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但必须详细说明所用定位仪器的型号、定位时间、程序、/T 0091《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测绘成果应经业务部门验收。
6。2 地质填图
。1 预查阶段对发现有矿体和有找矿潜力的远景区,可进行(1∶10 000)~(1∶50 000)的路线地质踏勘。
。2 普查阶段对控制矿体的地段编制(1∶2 000)~(1∶10 000)矿区地形地质图或简图。
。3 详查、勘探阶段,一般应测制1:2 000矿床地形地质图;矿床规模小、形态复杂的(第Ⅲ勘查类型)应测制1∶1 000地形地质图;若矿体分散或矿床分布范围较大的矿区,可增测(1∶5 000)~(1∶10 000)地形地质图.
。4 普查、详查、勘探阶段勘探线剖面图应实测,比例尺一般(1∶500)~(1∶2 000)。
物探、化探工作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6。 根据勘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自然地理条件和地质工作要求,开展方法实验,测定有关参数,选择经济有效的物探、化探、重砂测量等方法。
6。3。2 有条件时,对萤石、硼矿利用钻探工程进行中子活化(参见附录J)、核物理测井,以便于寻找盲矿体和进行矿体形态、产状和矿体连接关系的研究。
。3 详查、勘探阶段应选择代表性含矿地层剖面进行放射性检查.
6。 物探、化探工作质量精度应符合现行规范和规定的要求。
探矿工程
。1 槽探、井探工程
槽探、井探工程用于揭露浅部矿体、矿化带、构造、重要的地质界线和各类异常,探槽和浅井应掘至基岩。
6。4。2 坑探工程
当地形条件有利或矿体形态复杂,钻探工程难以控制,采集选矿大样时,应选用坑探工程,要充分利用老窿、采坑进行采样编录.
。3 钻探工程
钻探工程应注意提高岩(矿)心采取率,要求岩心采取率不低于65%,矿心和矿体顶、底板(3 m~5 m范围内)采取率应大于75%。萤石矿穿矿孔径不得小于56 mm.
6。4。3。2 在钻探施工中要认真测定钻孔天顶角、方位角,做好孔深校正、原始记录、简易水文观测、封孔和岩心保管工作。钻孔偏斜超差和封孔质量不符合规程和设计要求的,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3。3 钻探工程应按《岩心钻探规程》执行。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有关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应按GB l2719《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执行。
6。6 化学样品的采集,加工及化验分析
6。6。1 化学样品的采集
。1。1 凡揭露矿体的探矿工程均应对矿体分段连续取样。采样和加工质量要求按原国家地质总局《金属非金属矿产地质普查勘探采样规定及方法》执行。
。 槽探、井探、坑探工程中,采用刻槽法取样。样槽断面规格为5 cm×3 cm~10 cm×5 cm;钻孔矿心一般清洗后沿长轴尽可能采用金刚石刀具锯取一半作为分析样品。对光学萤石采样应以不损坏晶体为原则。对重晶石残坡积矿床应采用大规格刻槽法或剥层法取样.
样品长度视矿石类型、品级和结构构造等具体情况合理确定,一般长1 m~2 m。 m。钻孔不同回次岩心直径有差异时应分别采取。
化学样的加工
6。6。 样品加工按照碾碎、过筛、拌匀和缩分四个工序。样品的加工缩分按Q=Kd2公式进行,K值一般萤石采用0。1,重晶石、毒重石、硼矿采用0。1~。分析样品的粒径一般-160目~-200目。
。 如果加工机械化程度高,可将样品一次破碎至1 mm,再行缩分细碎。
6。。3 碎样全过程中样品累计损失率不得大于5%,缩分误差不得大于3%。
6。 样品的化验分析
基本分析是为了查明矿石中主要有用有害组分的含量,分析项目重晶石为BaSO4,毒重石为BaCO3·BaSO4·CaCO3,萤石为CaF2,硼矿为B2O3。重晶石根据工业用途不同还需增加其他测试项目,如用于钻井液需增测密度、可溶性碱土金属;用于橡胶造纸填料增测CaO、Mn、Cu、Pb、R2O3。当矿石中其他有用组分达到工业要求时,也应列入基本分析项目。
组合分析是为了系统了解矿石中可综合回收利用伴生有用或有害组分的含量。一般按同一矿体、块段、工程、矿石类型、品级由相邻的基本分析样的副样组合而成,分析项目可根据光谱全分析、化学全分析结果确定.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
(完整word版)萤石矿勘查规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