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2018年河南省许昌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请在答题卷或答题卡上作答.
1.(2分)美丽许昌,宜居城市,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清晨,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喜鹊、画眉、雄鸡……的声音,这是根据它们声音的 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传的较远,这是由于它的声音的 比较大。
2.(3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浪具有巨大的 能,致使褔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 大,利用 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
3.(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灯泡L1和L2均标有“6V 6W”字样,开关原来都是断开的,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如果同时闭合开关S1、S3,电流表的读数是 A;如果只闭合开关S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 W.
4.(2分)今年3月20日,许昌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这是因为3月20日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物体温度 ,在3月20日,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发生了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使地面、墙壁等处的物体冒“冷汗”。
5.(3分)小鑫在超市看到:电梯上有人时运动得快,没人时运动得慢。如图是小鑫上网搜索到的这种电梯的部分控制电路(R是一个压敏电阻),并进行了如下分析:通电后电磁铁的上端是 极,当有人走上电梯后,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变 (选填“强”或“弱"),使衔铁与触点接触,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选填“变大”或“变小"),电动机转速变快,使电梯运动变快.
6.(2分)小丽站在游泳池外,用已经调好的照相机将无水游泳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游泳池里装满水后,她仍想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在保持照相机镜头不动的情况下,她应该使照相机的位置 (选填“远离”或“靠近")游泳池,你的理由是 。
二、选择题:
7.(2分)舰载机“歼15"飞机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起降训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变小 B.飞机水平飞行时,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飞机在起飞过程中,飞机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D.飞机的飞行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8.(2分)泉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运动的是( )
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 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
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 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
9.(2分)一根树枝下吊着一只猴子,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树枝对猴的拉力和猴对树枝的拉力 B.猴受的重力和猴对树枝的拉力
C.树枝对猴的拉力和猴受的重力 D.树枝对猴的拉力和猴对地球的吸引力
10.(2分)POS刷卡机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POS机的刷卡位置有一个绕有线圈的小铁环制成的检测头(如图所示)。在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图中能反映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 )
A. B. C. D.
11.(2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电灯开关已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A.灯泡和两孔插座是串联的 B.开关和三孔插座的连接都是错误的
C.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不发光
D.试电笔插入两孔插座的左孔,氖管发光
12.(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当滑片P置于中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当滑片P由中点向b端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
A.电流表示数变小,小灯泡变亮
B.电压表示数变大,小灯泡变暗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不变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13.(2分)如图所示,是李刚和班上另一位同学一起在单杠上练习引体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刚上升到最高点时,他的动能最大
B.李刚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他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C.李刚在做“引体向上"的过程中,他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
D.选向上运动的李刚为参照物,杆是静止的
14.(2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物体A、B先后放到两种液体中,静止后两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甲、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物体A、B的密度分别为ρA、ρB,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A>ρB C.ρ乙>ρB D.ρ甲>ρA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请在答题卷或答题卡上作答.
15.(2分)“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6.(2分)如图所示,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粗糙斜面。当该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请作出该物体的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第17小题4分,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8分,共18分)、
17.(4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小羽为了研究凸透镜对不同颜色光的会聚作用.
(1)小羽第一次用红色平行光来研究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实验如图甲所示,则他利用红色平行光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羽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在图甲的实验装置中改用紫色平行光来进行实验,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紫色平行光也会聚在光屏上,则光屏沿光具座应该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18.(6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同一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动滑轮重G动/N
物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绳端受到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滑轮组机械效率η/%
1
1
0。1
0。6
0。3
2
0。5
2
0。1
1。0
0。3
66。7
3
4
0。1
1。8
74。1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向上 拉动绳子上端。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
①随着物重的增大,额外功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②要提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以采取 的措施。
19.(8分)张强在进行“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实验时,实验台上给他提供的器材有:6V蓄电池、电流表(0~、0~3A)、电压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50Ω、1。5A)、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电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约为7Ω)、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张强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调到 (选填“左”或“右”)端
(2)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如右表所示的三组数据。则小电灯的额定功率为 W。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0
2。5
电流I/A
0。30
(3)张强发现,由表中数据计算可知:小电灯亮度不同时灯丝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
(4)完成上述实验后,张强认为把小电灯L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于是继续进行下面的实验,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始终不变,张强先用1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动到变阻器上某一标记A处;定值电阻更换为20Ω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滑动到A处的 (填“右”或“左")方某一合适的位置。
五、综合应用题:(第20小题8分,第21小题10分,共18分)
20.(8分)如图所示为某型号收割机,它以柴油机做为动力装置。收割机收割麦子时匀速行驶3。6×103m,=×107J/kg,收割机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4。9×104N,收割机收割麦子时柴油机工作的效率为40%.求:
(1)收割机将一粮箱装满所做的功;
(2)收割机将一粮箱装满的工作过程中需要消耗的柴油质量.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21.(10分),取一小块玻璃样品(质量可不计),平放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压力传感器上,闭合开关S,释放重物,经撞击后玻璃仍完好无损,电流表的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不考虑t0时刻之后的情况)。已知压力传感器的阻值RN随压力F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U=48V,定值电阻R0=20Ω.则:(1)从重物开始下落到撞击玻璃样品前这段时间玻璃样品内电阻R0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2)玻璃样品受到的最大撞击力多大?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2018年河南省许昌市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请在答题卷或答题卡上作答.
1.(2分)美丽许昌,宜居城市,,听到窗外各种鸟儿欢快的鸣叫,有经验的人能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喜鹊、画眉、雄鸡……的声音,这是根据它们声音的 音色 进行辨别的;雄鸡的叫声传的较远,这是由于它的声音的 响度 比较大。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解:不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能够从这些声音中分辨出雄鸡、喜鹊、画眉…的叫声,这是因为这些鸟发声时的音色不同;
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雄鸡的叫声能够传得比较远,这是它声音的响度比较大的缘故。
故答案为:音色;响度。
【点评】此题要结合声音的特征响度定义以及声音中概念的全面掌握情况,包括音色的定义要熟练掌握。属于基础性题目。
2.(3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以东海域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浪具有巨大的 机械 能,致使褔岛核电站冷却系统受损,反应堆温度升高。用海水冷却反应堆是因为水的 比热容 大,利用 热传递 方式来改变反应堆的内能.
【分析】(1)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和高度有关;
(2)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情况下,吸收热量其温度变化较小.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发生热传递时,低温物体从高温物体吸热。
【解答】解:(1)引发海啸时海浪非常的汹涌,具有动能;且能掀起巨浪,具有重力势能;故海浪具有巨大机械能;
(2)水的比热容大,在相同情况下,温度变化相同时,吸收的热量较多,故用海水冷却反应堆;
(3)用海水改变物体内能冷却反应堆是让温度低的海水向温度高的反应堆吸热;即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反应堆的内能;
故答案为:(1)机械;(2)比热容;(3)热传递。
【点评】理解机械能的概念、水的比热容的特点以及改变内能的方法,并联系实际现象,可做出解答。
3.(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灯泡L1和L2均标有“6V 6W"字样,开关原来都是断开的,灯泡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如果同时闭合开关S1、S3,电流表的读数是 2 A;如果只闭合开关S2,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 3 W。
【分析】(1)同时闭合开关S1、S3时,两灯并联,由并联电路特点和P=UI计算电流表示数;
(2)只闭合开关S2时,两灯串联,先计算灯泡电阻,再由P=计算电路的总功率。
【解答】解:
(1)由电路图知,同时闭合开关S1、S3时,两灯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U1=U2=U=6V,所以两灯都正常发光,
两灯的规格相同,则通过两灯的电流相等,即I1=I2,
则电流表示数:
I=I1+I2=2I1=2×=2×=2A;
(2)由P=可得,每个灯泡的电阻:
R2=R1===6Ω,
由电路图知,只闭合开关S2时两灯串联,则电路的总电阻:
R=R1+R2=6Ω+6Ω=12Ω,
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
P===3W。
故答案为:2;3。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并联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正常分析开关在不同状态下电路的连接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4.(2分)今年3月20日,许昌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物体温度 较低 ,在3月20日,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发生了 液化 (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使地面、墙壁等处的物体冒“冷汗”。
【分析】根据我们对“倒春寒”天气和暖湿气流的了解做出解答;
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
【解答】解:“倒春寒”天气空气的温度比较低,会使地面、墙壁受冷温度降低;
暖湿气流会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增大,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地面、墙壁就会液化成小水珠.
故答案为:较低;液化。
【点评】此题给出了一个生活场景,考查我们的分析能力,是一道好题。
5.(3分)小鑫在超市看到:电梯上有人时运动得快,没人时运动得慢。如图是小鑫上网搜索到的这种电梯的部分控制电路(R是一个压敏电阻),并进行了如下分析:通电后电磁铁的上端是 S 极,当有人走上电梯后,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变 强 (选填“强"或“弱"),使衔铁与触点接触,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变大 (选填“变大"或“变小”),电动机转速变快,使电梯运动变快。
【分析】(1)利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极性。安培定则为: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螺线管的N极;
(2)左侧为压敏电阻与电磁铁串联的控制电路,右侧为带动电梯运动的电动机工作电路,当衔铁与触点1接触时,R1与电机串联,当衔铁与触点2接触时,电阻R1被短路,电动机两端电压增大。
【解答】解:(1)读图可知,电流从电磁铁的上端流入,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下方为螺线管的N极,则上端为S极;
(2)当有人走上电梯后,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控制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变强,则衔铁被吸下,与触点2接触,则电阻R1被短路,电动机两端电压增大为电源电压,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大,电动机转速变快,使电梯运动变快。
故答案为:S;强;变大。
【点评】本题考查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认清电路的构造,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6.(2分)小丽站在游泳池外,用已经调好的照相机将无水游泳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游泳池里装满水后,她仍想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在保持照相机镜头不动的情况下,她应该使照相机的位置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游泳池,你的理由是 装满水后看起来变浅相当于物体变近了 。
【分析】由于光的折射,充满水和水池底部的这个美丽的图案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偏高,因此当游泳池里装满水后,此图案相对人来说变近了,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可解答此题。
【解答】解:当游泳池里装满水后,水池底部的图案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偏高,此图案相对人来说变近了,如果小丽仍然想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要想像变小,她应该调整照相机,使照相机远离水池底部的图案。
故答案为:远离;装满水后看起来变浅相当于物体变近了。
【点评】要熟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这个美丽的图案比实际位置偏高,当游泳池里装满水后。此图案相对人来说变近了,因此此题有一定难度,属于难题。
二、选择题:(本题8小题,共16分.第7—12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3~14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卷中的答题栏内,或用2B铅笔把所选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7.(2分)舰载机“歼15"飞机在“辽宁号”航母上进行起降训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的浮力变小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B.飞机水平飞行时,飞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飞机在起飞过程中,飞机的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D.飞机的飞行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分析】(1)漂浮物体所受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相同,重力改为,浮力改变;物体受非平衡力时,其运动状态将会改变;
(2)飞机机翼上下不对称的设计,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和液体称为流体,常见的流体是空气和水,流体流速大,压强小。
(3)运动状态改变是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或者二者同时改变;
(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解答】解:A、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其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所以浮力也变小,故A正确;
B、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使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故B正确;
C、飞机起飞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块,飞机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故C正确;
D、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现象、浮沉条件的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平衡状态的判断,有一定综合性,难度不大。
8.(2分)泉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运动的是( )
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 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
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 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
【分析】(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扩散现象证明分子作无规则的运动.
(2)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解答】解:
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运动,机械运动是物体的运动,是宏观上的运动,是看得见的运动;
B、C、D选项中的现象都是肉眼看得见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而香气扑鼻是微观上的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扩散现象的认识,以及对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区别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9.(2分)一根树枝下吊着一只猴子,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树枝对猴的拉力和猴对树枝的拉力
B.猴受的重力和猴对树枝的拉力
C.树枝对猴的拉力和猴受的重力
D.树枝对猴的拉力和猴对地球的吸引力
【分析】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要看它们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解答】解:
A.树枝对猴的拉力和猴对树枝的拉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
B.猴受的重力和猴对树枝的拉力,二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且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树枝对猴的拉力和猴受的重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树枝对猴的拉力和猴对地球的吸引力,树枝对猴的拉力作用在猴子上,猴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二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衡力的判断,要抓住四个条件缺一不可,同时注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0.(2分)(如图所示)。在使用时,将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POS机指定位置刷一下,检测头的线圈中就会产生变化的电流,POS机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图中能反映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的是( )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A. B. C. D.
【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进行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现象是电磁感应现象,POS刷卡机读出信息原理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在选项中找出探究电磁感应的对应图即可。
【解答】解:POS刷卡机读出信息的原理就是电磁感应现象;
A、如图电路中有电源,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故A错误。
B、如图电路中没有电源,当闭合开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正确。
C、如图是奥斯特实验,反映了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故C错误。
D、如图是一个电磁铁,说明电能产生磁,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图非常相似,主要区别是电路中是否有电源,电路中有电源的是电动机,电路中没有电源的是发电机.
11.(2分)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家庭电路,电灯开关已断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和两孔插座是串联的
B.开关和三孔插座的连接都是错误的
C.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不发光
D.试电笔插入两孔插座的左孔,氖管发光
【分析】(1)家庭电路中,各插座和各家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的。
(2)开关控制灯泡时,开关要接在灯泡和火线之间。且三孔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3)试电笔接触火线时,氖管会发光;
(4)对于两孔插座是:左零右火。
【解答】解:A、灯泡和两孔插座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的,所以它们是并联的,故A错误;
B、据图可知,开关接到了零线和灯泡之间;三孔插座的左孔接的是地线,上孔接的是零线,它们的连接都有错误,故B正确。
C、电灯开关已断开,图中M点通过灯泡与火线连接,所以试电笔接触M点,氖管发光,故C错误;
D、两孔插座的左孔是零线,所以试电笔插入两孔插座的左孔,氖管不发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家庭电路中三孔插座、两孔插座、开关、灯泡的接法,并理解各种接法的原因是正确判断的关键。
12.(2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闭合后,当滑片P置于中点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当滑片P由中点向b端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灯泡的电阻随温度变化)( )
A.电流表示数变小,小灯泡变亮
B.电压表示数变大,小灯泡变暗
C.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不变
D.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分析】从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当滑片P由中点向a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的变化,进一步求出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完整word版)2018年河南中考物理许昌一模
【解答】解:A、当滑片P由中点向a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公式I=可知,电路电流变大,也就是电流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故A错误;
B、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根据串联分压,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小灯泡变亮,故B错误;
C、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公式P=UI可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故C错误;
D、小灯泡变亮,说明温度升高,此时小灯泡的电阻变大,由公式R=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关键明白滑片移动时电路的变化情况,以及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量电路哪一部分的电流和电压,知道判断灯泡亮度的依据是灯泡的实际功率。
13.(2分)如图所示,是李刚和班上另一位同学一起在单杠上练习引体向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刚上升到最高点时,他的动能最大
B.李刚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他的机械能逐渐增大
C.李刚在做“引体向上”的过程中,他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
D.选向上运动的李刚为参照物,杆是静止的
【分析】(1)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和质量与高度有关,据此判断;
(2)引体向上时,人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3)判断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
【解答】解:
A、李刚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0,所以他的动能最小为0,故A错误;
B、李刚在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他的机械能增加,故B正确;
C、在做“引体向上"的过程中,人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做功,故C正确;
D、选向上运动的李刚为参照物,杆与人的相对位置在变化,所以杆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动能势能因素的运用、做功的判断、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有一定综合性,值得关注。
14.(2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体积相等的物体A、B先后放到两种液体中,静止后两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甲、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物体A、B的密度分别为ρA、ρB,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A>ρB C.ρ乙>ρB D.ρ甲>ρA
【分析】(1)根据物体A在甲乙液体中的浮沉情况及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判断出两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2)根据物体AB在甲液体中的情况,利用浮沉条件(物体漂浮,则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下沉,则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分析判断物体A、B的密度与液体的大小关系,然后即可判断物体AB的密度大小关系。
【解答】解:
(1)物体A在甲乙两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相等,都与物体A的重力相等;
由图可知:V排甲>V排乙,由F浮=ρgV排可得ρ甲<ρ乙,故A正确;
(2)物体A在甲乙两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则A物体的密度均小于甲乙两液体的密度,即:ρA<ρ甲,ρA<ρ乙,故D正确;
物体B在甲乙两液体中均下沉,则B物体的密度均大于甲乙两液体的密度,即:ρB>ρ甲,ρB>ρ乙,故C错误;
由于ρA<ρ甲,ρB>ρ甲,所以ρA<ρB,故B错误。
故选:AD.
【点评】此题通过分析小球在液体中的浮沉情况,考查了对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条件的应用,同时考查了密度知识的应用,难度较大.
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4分)请在答题卷或答题卡上作答.
15.(2分)“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