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doc

格式:doc   大小:9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doc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5/5/13 文件大小: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课时作业(五)
[基础演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兴(xìnɡ) 凋落(diāo) 阴森(shēn) 玉露(lù)
B.奔赴(bēn fù) 青冢(zhǒnɡ) 渚清(zhǔ) 巫工(wū)
C.萧瑟(xiāo sè) 砧子(zhān) 千载(zài) 环珮(pèi)
D.鬓发(bìn fā) 浊酒(zhuó) 潦倒(liáo) 系舟(jì)
[解析] A.秋兴xīnɡ,阴森sēn;C。砧子zhēn,千载zǎi;ìn fà,系舟xì.
[答案] B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暮砧 沟壑 枫树林 荆门
B.凋伤 霜鬓 气潇森 作客
C.故圆 丛菊 兼天涌 琵琶
D.溯漠 树阴 崔刀尺 省识
[解析] B项“潇森”应为“萧森”;C项“故圆”应为“故园”;D项“溯漠”应为“朔漠”,“崔刀尺”应为“催刀尺"。
[答案] A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两开:第二次开放,这里指第二次看到。他日:往日。故园:故乡。
B.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寒衣::裁剪衣服时使用的工具。砧:捣衣石.
C.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紫台:紫宫,宫廷。朔漠:北方的沙漠。独:只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指离家万里。百年:数量词,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
[解析]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指远离故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答案] D
4.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C.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D.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对偶是名词,指的是修辞方式,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对仗是动词,指的是律诗、骈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诗词中的对偶,就叫做“对仗”。古代的对仗是两两相对的,这便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由。一般讲的对偶,指的是上下两句的相对。而上句又叫“出句”,下句又叫“对句”。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登高》全诗四联都对仗.
[答案] A
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巫山巫峡气萧森 萧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兼天:连天
B.一去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
画图省识春风面 省:节省
C.寒衣处处催刀尺 催刀尺:赶裁新衣
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秋天飘落的树叶
D.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恨:极其遗憾
潦倒新停浊酒杯 潦倒:衰颓,失意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解析] “省"为“曾经"之意.
[答案] B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A.向使六国各爱其民
B.独留青冢向黄昏
C.进不知向,退不知守
D.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
[解析] B项和例句中的“向”都有“对”的意思。A项意为“假设”,C项意为“方向”,D项意为“拥护”。
[答案] B
7.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玉露凋伤枫树林
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C.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D.艰难苦恨繁霜鬓
[解析] A、B、D三项均为使动,C项为意动用法.
[答案] C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多病独登台 B.万里悲秋常作客
C.一去紫台连朔漠 D.分明怨恨曲中论
[解析] A.百年:诗句中指晚年;今义,指很多年或很长时期,。万里:诗句中指远离故乡;今义::诗句中指离开;今义,到、往。
[答案] D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百年多病独登台 独留青冢向黄昏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B.孤舟一系故园心 一去紫台连朔漠
C.无边落木萧萧下 巫山巫峡气萧森
D.塞上风云接地阴 接天莲叶无穷碧
[解析] A项,“百年多病独登台”的“独",独自;“独留青冢向黄昏”的“独”是副词,只,仅仅。B项,“孤舟一系故园心”的“一",数词;“一去紫台连朔漠"的“一”,副词,一旦。C项“萧萧”为落叶声,“萧森”中的“萧”有萧条之意。
[答案] D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所选三首诗都写于杜甫在夔州居住的两年中,都是律诗,显示出诗人非凡的艺术功力,表现出沉郁顿挫的特点。
B.《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这组诗共八首,是在安史之乱结束,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C.《咏怀古迹》是组诗,共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三首,作者借王昭君的事迹,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
D.《登高》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抒发自己年迈多病、感时伤世和寄寓异乡的悲苦之情。
[解析] 诗人借写昭君的怨恨暗寓了自己才能受屈,流落飘零之愤.
[答案] C
(一)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11~14题。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1.南宋词人姜夔的咏梅名作《疏影》中这样写道:“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珮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它是对《咏怀古迹》(其三)中哪几句从形象上的丰富提高?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去紫台连朔漠,,环珮空归夜月魂。
12.颔联对仗很工整,怎样对仗的?有何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去”与“独留”,“一”与“独”同义互文,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昭君是多么孤独!“紫台”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朔漠”对“黄昏”,“朔漠”即北方的大漠,“黄昏”一般指时间,而在这里似乎更主要指空间,即和无边的大漠连在一起的,笼罩四野的黄昏的天幕,何等的空旷凄清!它是那样的大,仿佛能够吞食一切、消化一切,但是独有一个墓草长青的青冢,它吞食不下,消化不了,为什么?青冢有恨啊!一年年、一天天,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就这么两句工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一句话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对比反衬: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13.“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的“空”字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是多么强烈啊!像这样一位美女,竟然沦落到如此下场,怎不感动?怎不伤心?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14.《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王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是。王昭君有倾城倾国之貌却无人省识,汉元帝不辨美丑,竟要靠“画图省识”;自己一片赤诚,尽忠进谏,皇帝却不分忠佞,无辜贬斥自己。而这些都不能明说,所以只能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来暗寓自己的不幸,故诗文与诗题是非常相配的。
(二)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15~18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本诗首联写登高的所见所闻,一连出现了六个特写镜头,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
16.颔联的景物描写虽然境界阔大,但也隐含着诗人的悲慨,请说出这一联的景中之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颔联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17.围绕诗题“登高”,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与后两联之间的内在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前两联写景,是诗人“登高"所见;后两联抒情,是诗人“登高”.
18.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悲”情,请分析概括诗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诗人之“悲"。(至少写出5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猿声哀婉,飞鸟徘徊;落叶飘零,万木萧疏;江水滚滚,韶华易逝;常年作客他乡;一生多灾多病;独自一人登高;时局艰难;两鬓如霜;因病戒酒。
19.填写空缺处的名句。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_______。
(3)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风云接地阴。
(4)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注意:回、萧、作客等词语的写法.(2)句中注意“夜月”“珮”等词语。(3)句中注意“萧森”“涌"等。
[答案] (1)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2)环珮空归夜月魂 分明怨恨曲中论
(3)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
(4)白帝城高急暮砧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②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与颔联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则使人从寂静而冷清的村落想象到户内人们享受天伦之乐的景况。这就隐隐透出一种思乡恋亲的情绪,为颔联发出“江山非故园"做铺垫。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3~4题.
岁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3.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4.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答反问、夸张也可。)
5.将下列语句排列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①杜甫的“自谓颇挺出",是一句充满自信心的自我评价,它有着历史和现实的依据。
②杜甫对自己的政治器识和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③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秉赋。
④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应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完整word版)必修三课时作业(杜甫诗三首)5
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③②④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我走了,你照顾好咱爸妈,我没能力。”,____①,贴着高学历的标签却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会让当事人感到有些沮丧和挫败。但是,____②____。相反,应该勇于面对一时的困难,用自己的拼博去赢得未来。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这些高才生,往往从小就接受书面知识的灌输,____③____,那就是生命教育。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学生们对于生命缺乏应有的认知和了解。一旦稍有不顺,就可能想到采取极端方式来释放压力。
答:①15字
②15字
③15字
[答案] ①每个人都为研究生的自杀而惋惜 ②这种压力并不是选择不归路的理由 ③而往往缺少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意思对即可)
[写作借鉴]
角度1:人物
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杜甫:1200多年前,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杜甫远离家乡,,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诗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万里悲秋常作客,,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是如此遥远又是如此逼近,是如此神秘又是如此平凡,他用悲苦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却在用诗章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在杜甫的人生之路上,忧愁、痛苦把他的人生道路弄得坎坷荆棘,但他眷念故园、、愤恨磨灭了杜甫生活的信念,但杜甫不朽的灵魂因诗而永葆青春活力。

最近更新

二零二四年度柴油供应商与分销商合作协议范本.. 16页

二零二四年度汽车4S店店面租赁与汽车美容服务.. 15页

二零二四年度环保技术引进合同 17页

二零二四年度远程测试技术服务合作协议 14页

二零二四年度物流运输采购合同主要条款与时效.. 15页

二零二四年度环保设施安装工程施工服务协议 16页

二零二四年度电力设备安装与调试合同 1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检测及答案 7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加答案) 7页

有机化学化学实验汇总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 25页

食堂承包经营合同书3篇 43页

顶管施工合同的违约责任分析3篇 47页

防水上施工合作协议范本3篇 48页

钢材购买委托单格式3篇 44页

酒店管理与运营管理合同3篇 45页

进口商品销售3篇 47页

幼儿园小班新生入园准备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 22页

小学课堂管理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9页

2025年度工伤事故赔偿协商调解及执行协议 19页

1.3《探究摆钟的物理原理》 4页

导游实务-第一章-导游服务与导游员-练习题 6页

谈谈对因材施教的理解 7页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 6页

2022年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汇.. 7页

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 6页

2022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 5页

2022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 5页

2022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 5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及.. 5页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