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田月娥
写在课前的话
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猝然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的眼病。有许多眼底病可以引起暴盲的症状。最常见的例如视网膜中央血管的阻塞,以及急性视神经炎等等。本节通过讲解暴盲的基本概念、临床特点、检查方法、辨证论治等内容,旨在使大家全面了解此病,指导临床做出正确的治疗.
 
 
 
 
什么是暴盲?它有哪些临床表现?如何进行检查?如何进行辨证论治?
 
一、概念
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猝然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最常见的例如视网膜中央血管的阻塞,以及急性视神经炎等等。
二、临床特点
发病前眼部无明显不适。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或视力下降时伴有前额隐痛,眼球压痛和转动时牵引样痛。
三、检查
1、外眼检查
外眼检查时一般没有异常。对于完全失明的病人,可以见到瞳孔散大。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2、眼底检查
正常的眼底,中间颜色浅,椭圆形的部位,称为视神经。视神经一部分在脑内,一部分在球内。眼球内这一部分叫做视神经乳头,从视神经乳头穿过,在眼球眼底可看到血管。血管分为四支,即鼻上支、鼻下支、逆上支、,可见一区域,暗红色,中间有一小点状的反光点,这个部位称为黄斑区,在视神经乳头和黄斑区之间叫后极部。
暴盲的眼底检查分为四个部分:
(1)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边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或颜色苍白.
(2)视网膜血管:或见中央静脉高度扩张呈暗红色,或见动脉显著变细甚至呈白线状变化。
(3)视网膜:出血—-于视神经周围或静脉旁有放射状、火焰状出血.
水肿——视网膜后极部水肿混浊呈乳白色、时有渗出。
(4)黄斑区:出现樱桃红斑。
四、具体病症
(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多发于中年以后有动脉硬化的病人。
1、病因
第一方面是血液滞留。血液滞留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的扩张力减退,动脉硬化,静脉血流变慢,血小板以及纤维蛋白等黏着,,主要是血管硬化和静脉管壁的各种变形或者是炎症,都可以造成血管壁的粗糙,形成血栓。
2、临床表现
视力减退;眼底特征为视乳头周围及静脉旁火焰状出血、静脉瘀滞、扩张;视网膜见水肿渗出。
3、分类
视网膜中央颈脉阻塞可以分为完全阻塞和不完全阻塞。视网膜中央静脉完全阻塞,整个眼底都可以看到出血,这种出血在视神经周围呈放射状,大片出血。视网膜中央不全阻塞的表现是,视神经乳头水肿、静脉极度扩张,而且伴有出血和渗出。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4、治疗
早期可用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治疗,视力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增进。晚期治疗效果不好。
因为是眼底出血,有时可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应该注意无患眼有没有眼胀、眼痛及眼压升高等。
5、鉴别诊断
 
发病年龄
病因
眼底出血
静脉扩张
静脉周白鞘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中年以后
动静脉硬化
大片火焰状
有
无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30岁以下
结核
大片量多
有
有
 
(二)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此病系视网膜中央动脉的主干或者它的分支阻塞。使它所供应的区域发生急性缺血,导致营养切断而引起极度机能障碍。此病发病急,多见于单眼,也可以见于双眼,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病。
1、病因
(1)血管痉挛或血管壁疾病:导致管腔变窄出现血栓,导致阻塞.
(2)全身性的疾病:如血管硬化、梅毒、肾炎等,阻塞性动脉内膜炎,均可以导致血管的阻塞.
2、临床表现
(1)视神经乳头变白,边缘模糊。
因为缺血水肿。缺血则视神经乳头变白,水肿则视神经乳头红肿。
(2)动脉变细,呈线状,或者白线状。
动脉极度变细,时间稍长因为缺血,动脉变成白线状。
(3)视网膜后极部呈乳白色水肿区。
在视网膜后极部即视神经乳头后侧到黄斑区之间,会出现水肿。
(4)黄斑区呈鲜红色。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只有黄斑区有很少量的血液供应才显示红色。
3、治疗
视网膜动脉阻塞是眼科的急症重症,发病后应当立即进行抢救,这样使患者在视网膜坏死之前恢复血液循环,以挽救视力。否则收效不大。
具体治法
(1)~0。6毫克.
(2)球后注射阿托品每次1毫克。
(3)可按摩眼球或行前房穿刺术,以使血管扩张。皮下或静脉注射扩张血管药物。
4、预后
视网膜动脉阻塞一般愈后不好,如果早期治疗可以保留一部分视力,也就是说,如果动脉部分阻塞,或者动脉的分支阻塞,在局部会出现视力模糊,或者视野有一定改变。如果完全阻塞,常常会造成永久性的视力丧失。
5、中医病因
(1)情志因素
、惊恐,抑郁等,可以导致气机逆乱,肝失条达,气滞血瘀,最终使脉络阻塞。
(2)肝肾亏虚
肝风内动,气血逆乱,上扰清窍,也会导致脉络闭阻。主要见于久病患者。
(3)饮食不节
嗜好烟酒,或过食肥甘,会导致痰热内生,上壅目窍,最后导致经络阻塞。
6、辨证论治
(1)气血瘀阻证
①症状
情志不舒,暴怒之后突然发病,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则视力急降或丧失。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则视力迅速下降,视神经乳头充血水肿,全身症见头晕头痛、胸胁胀痛、脉弦或涩。
证候分析:情志不舒,肝郁气滞,造成血瘀;暴怒伤肝,气血逆乱,上壅窍道,导致目中脉络阻塞.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是视网膜缺血,造成暴盲。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时,气血瘀滞,视网膜会出血,造成暴盲.
两者是不一样的,因为是气血瘀滞,头部的血流常不通畅,从而出现头晕头痛。另外脉弦或涩,都是肝郁气滞,血瘀不畅的表现.
②治法:活血通窍
③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通窍活血汤的原方中有赤芍、桃仁、红花、川芎、老葱、生姜、红枣、、赤芍、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麝香活血通络开窍。生姜、大枣调和营卫。黄酒、老葱散达升腾,通利血脉。
④加减
肝郁气滞甚者加郁金、青皮;视网膜水肿甚者加琥珀、泽兰、益母草;眼底出血甚者加蒲黄、茜草、三七。
(2)痰热上壅证
①症状
眼部症状同前(气血瘀阻型),全身症有头眩而重,胸闷烦躁,食少恶心,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因嗜好烟酒,过食肥甘,造成脾失健运,聚湿生痰而导致痰郁生热,上壅清窍,痰热上壅清窍最终导致脉络阻塞,,所以会出现头重而眩的症状.
痰热阻滞中焦,会出现胸闷烦燥,食少恶心的症状.
痰稠口苦,舌苔黄腻,脉弦滑,这都是痰热之象。
②治法:涤痰开窍
③方药:涤痰汤加减
方子中半夏、枳实、茯苓、橘红清热化痰,理气降逆;胆星、竹茹清热化痰;人参、甘草、甘草、生姜、大枣益气健脾;菖蒲化湿开窍。上药合用有涤痰开窍的作用。
(3)肝风内动证
①症状
眼症同前 (气血瘀阻型),全身症见头晕耳鸣,面时潮红,烦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有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绛脉细。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证候分析:因阴虚阳亢,会出现肝风内动,气血逆乱,逆乱的气血,并走于上,使脉道闭阻,出现视力急降或是失明。风阳上扰,清窍不利,则会出现头晕耳鸣,面部时时潮红。
风阳扰动心神,则会出现少寐多梦,烦燥不宁。口苦舌红,苔黄脉弦,,脑髓骨骼失养,虚火扰动精室,则会出现头晕耳鸣较重。而且会出现腰膝酸软,遗精神疲,舌强脉细。
②治法
平肝潜阳,滋阴熄风.
③方药
天麻钩藤饮或者大定风珠加减。
天麻钩藤饮重在平肝潜阳熄风,大定风珠加减重在滋阴潜阳熄风。
天麻钩藤饮主要是重在平肝潜阳息风。方中的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平肝潜阳。黄芩、、益母草活血通络,、桑寄生补肝肾。夜交藤、。方子用阿胶、鸡子黄滋阴息风。芍药、五味子、甘草酸甘化阴、滋阴柔肝。地黄、麦冬、麻仁滋阴养血润燥。另外龟板、鳖甲、牡蛎育阴潜阳。应该注意的是,天麻、钩藤的作用有所不同,应用的时候应该辨证使用。
 
 
 
1、掌握暴盲的概念、临床特点、眼底检查的方法.
2、掌握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鉴别诊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与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3、掌握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中医辨证治疗(气血瘀阻、痰热上壅、肝风内动)。
 
 
 
 
 
暴盲是指眼外观端好,猝然一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的眼病。,、临床特点、检查方法、辨证论治等内容,并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做了全面的讲解。大家应掌握此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以便在临床中快速做出判断,不致贻误病情。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
(完整word版)暴盲的中医诊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