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一、概述
随着能源供应紧张、价格上涨,在国家环境容量制约和环境标准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将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需要重点考虑全面提升钢铁工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其中,加强节能减排,是转变钢铁工业发展方式、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之一,也是走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高产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1、一期投产工序及主要能源介质需求
序号
主要工序或设施
主要设备及能源介质
备注
1
烧结
1×180m2烧结机,高炉煤气、蒸汽、氮气(按120m2计算)
2
白灰
5×100t/d竖窑,高炉煤气、氮气、蒸汽
3
高炉
1×660m3高炉,高炉煤气、氧气、氮气、蒸汽
4
炼钢
1×65t转炉,氧、氮、氩、蒸汽(含放散);其中,烤包,高炉煤气、氧气、氮气(按75t计算)
5
轧钢
1×120×104t/a棒材生产线,高炉煤气、蒸汽、氮气、氧气
6
制氧
1×12000m3/h制氧机,一路氧、氮、氩供炼钢,另一路氧、氮供其他用户(预留二期接口)
7
22万总降变
,电压等级分10kV及35kV
8
换热站
1座,工生活区及办公区采暖,能源介质为深井水及蒸汽
9
原水站
4×3000m3,供生产用水
10
深井
共9眼:5眼井联网供生产用水,1眼供生活用水,2眼供施工用水,1眼供制氧用水
11
动力外网
煤气、氧氮氩、蒸汽、水管网,基本留有二期预留接口
2、二期建设工序及主要能源介质需求
序号
主要工序或设施
主要设备及能源介质
备注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1
烧结
1×198m2烧结机,高炉煤气、蒸汽、氮气
2
白灰
3×300t/d竖窑,高炉煤气、氮气、蒸汽
3
高炉
1×1080m3高炉,高炉煤气、氧气、氮气、蒸汽
4
炼钢
1×80t转炉,氧、氮、氩、蒸汽(含放散);其中,烤包,高炉煤气、氧气、氮气(按75t计算)
5
轧钢
轧线,高炉煤气、蒸汽、氮气、氧气
6
制氧
1×32000m3/h制氧机,
7
动力外网
二期管网
8
超细粉
二、蒸汽系统
1、一期蒸汽汽源取自炼钢及轧钢,回收的蒸汽除用于生产外,主要用于采暖(生产区用蒸汽采暖,办公及生活区换热采暖),过剩蒸汽全部放散。
2、根据初设资料,二期建设和一期建设没有多大区别,只增加了烧结机余热蒸汽回收,用于烧结主抽风机汽拖驱动汽源,这样投产后将会有大量的蒸汽放散。
3、工作思路
(1)采暖余热化:如一期烧结机的余热回收,白灰窑热导油余热的回收,烟气的回收利用等.
(2)工艺、生活用蒸汽最小化:如生产区域的蒸汽取暖改为换热取暖等。
(3)蒸汽利用高效化:如饱和蒸汽发电项目,蒸汽制冷等。
(4)梯级利用。
即,结合目前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在蒸汽优化措施的选择上,主要采取余热水替代蒸汽的工艺技术,实现生产和生活利用余热水资源替代蒸汽采暖工艺,减少蒸汽用户;通过工艺余热回收和工艺余热高效利用等措施,实现余热资源合理回收利用。(采用EMC模式回收余热蒸汽发电,国内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如杭州西子集团有限公司。不用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公司投资即可进行建设,实现利润由合作双方分成。)
三、水系统
1、公司的生产水主要来自4×3000m3原水泵站的地表水及厂区内的9眼深井水,因地表水的水质很差,除高炉冲渣水补水用地表水外,循环水补水、软化制水用水均采用深井水。
2、生产及生活所产生的污水都没做处理,直接排出.
3、工作思路
(1)深入细致的调研一期生产、生活用水现状,搜集原水及深井水的水质报告单,搜集二期初设用水情况,积极和设计院对接,落实目前水的现状能否保证二期生产、生活、消防用水的需求。
(2)制定管理及考核制度,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吨钢耗新水量,并严格控制水系统项目建设的工程投资。
(3)污水的高效回用:回收污水,作为高炉冲渣水的补水。
(4)了解原水及地下水的价格,为公司决策原水处理及污水处理利用做强有力的支撑.
四、煤气系统
1、现状
全厂煤气平衡
序号
项目
转炉煤气
LDG(Nm3/h)
高炉煤气
BFG(Nm3/h)
热值
(kJ/Nm3)
一
煤气收入
1
1×660m3高炉
182875
3300
2
2×1080m3高炉
513000
3300
3
1×65t转炉
11229
6907
4
2×80t转炉
31500
6907
5
收入合计
42729
695875
二
煤气支出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1
1×120m2烧结机
12727
3300
2
2×198m2烧结机
42000
3300
3
2×10m2竖炉
40000
3300
4
竖炉区2台烘干机
6000
3300
5
一期5×100t/d白灰竖窑
25468
3300
6
二期3×300t/d白灰窑
14000
28000
4605
7
1×660m3高炉热风炉自耗
76808
3300
8
2×1080m3高炉热风炉自耗
215460
3300
9
3座高炉喷煤
9000
3300
10
1×65t转炉自耗
8546
3300
11
2×80t转炉自耗
23975
3300
12
1×120×104t/a棒材生产线
53385
3300
13
180×104t/a热轧生产线
80078
3300
14
损失(按1%计算)
427
6959
15
支出合计
14427
628406
三
平衡剩余量
28302
67469
2、工作思路:按照先进性、系统性、匹配性、高效性的原则,健全专业制度,加强煤气管控,开源节流并重,降低用户单耗,保产保供增效。
3、主要管理与技术对策措施:
(1)强化煤气专业化管控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的潜能,制订科学的煤气专业化管理制度,包括煤气使用管理制度、煤气安全管理制度、煤气设备管理制度等;科学、合理地平衡煤气,包括煤气调度在线的动态调整,完善煤气计量、检测,基本实现煤气“零放散"。
(2)开源管理对策
第一,强化高炉操作管控,提高高炉利用系数,提升高炉煤气发生量,多回收煤气。
第二,实现转炉煤气回收、提高转炉煤气吨钢回收量:回收目标110Nm3/t钢,可增加显著经济效益,并推动炼钢工序负能炼钢以及节能减排的实现.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3)节流管控措施: 优化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混合煤气使用制度,制订严格的煤气单项定额考核指标,日常专业检查结合抽查,督办、检查各区域煤气用户的煤气使用情况,追踪、考核。
(4)完善工艺系统:着眼于公司未来做大做强以及生产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实际需要,考虑建设1座100000m3干式稀油密封型高炉煤气柜、1座100000m3干式橡胶膜密封型转炉煤气柜及其配套储配站等附属设施,发挥煤气柜的调压、调峰、节能作用,充分回收利用高、转炉煤气;同时,转炉煤气回收系统必须建设二次除尘工艺,为未来炼钢烤包等用户直接使用单一转炉煤气,或者为白灰窑等混合煤气用户提供合格的高、,平衡过剩的所有煤气,考虑建设并供应130或150t/h的燃气锅炉,即,满足工艺生产用气后的剩余煤气全部考虑用于锅炉发电,为实现全厂整体效益最大化奠定基础。
其中,转炉煤气回收,需要考虑强化工艺纪律,精心操作,达到转炉煤气吨钢回收量100~110Nm3/t的。(采用EMC模式,实现多回收煤气用于锅炉生产蒸汽、发电或者热电联产,国内有很多这样的公司,如杭州西子集团有限公司。不用老板一分钱建设,利润分成。)
(5)降低煤气单耗,实现系统综合节能:争取尽快实现钢铁行业主要产品(工序)能效标杆指标,即:
全厂高炉煤气放散率:0%;
吨钢转炉煤气回收量:100Nm3/t;
吨烧结矿点火煤气消耗:0。06GJ/t;( Nm3)吨球团矿燃料消耗:;(大约100吨球团矿用高炉煤气14。8 Nm3)
高炉热风炉吨铁燃料消耗:。( Nm3)
(6)二期工程投产后,通过实施以上综合管控对策,多回收利用的作为宝贵的二次能源的煤气资源,即可实现年净效益8000万元以上.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五、电气系统
1、220KV站一座,22KV供电线路一回,目前一期6。3/,电压等级分别为:220/35/10KV,10KV分别供烧结、炼铁、炼钢、制氧各2回单路供电,35KV供轧钢及施工电源,35KV保安电源一回,以及配套的供配电设施。根据初步设计资料,二期建设6。3/。3MVA三线圈变压器一台,电压等级分别为:220/35/10KV,10KV分别供烧结、炼铁、炼钢、制氧。35KV供轧钢,一期未建6。3/6。3MVA双线圈;电压等级220/35KV变压器,供炼钢电炉及冲击负荷。
2、通过核查,基本全可以满足全厂年产铁、钢、材配套生产能力300万吨的总体需求。
3、工作思路
(1)电气系统节能管理
a完善企业节约用电管理办法
在公司内部完善必要的节约用电管理办法,明确主责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强化能源指标考核管理和节能措施的推广应用管理.
b开展电网经济运行调度,加强峰谷平节电管理
电网线损率分级管理、分压分线(区、站)统计分析、理论计算、小指标考核等线损管理制度,加强用电管理和计量管理,提高用户用电功率因数使之达到0。9-0。95;积极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合理调整负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电网运行经济性;对电力负荷较大的分厂,推广负荷控制管理系统,有效削减、转移高峰负荷,提高电网经济运行水平.
c加强工序电耗对标分析工作
推行企业内工序电耗考核工作,整理电耗数据并加以分析、研究,对厂区内电气设备(包括电气室、变压器、继保装置、电机等)进行应用现状调查,收集国内外先进企业工序电耗数据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开展对标分析,积极跟踪行业动态。
六、压缩空气
1、一期未建空压站。根据初步设计,二期建设一座空压站,喷煤3台()二使一备,其他用户一台(22m3/min)以及配套的微热再生吸附式干燥机、储气罐。
2、鉴于全厂一期未建空压站,二期空压站设备能力的限制,二期仍优先考虑部分用户应用氮气,减少压空消耗。
3、加强压空用户的管理,尽量减少压缩空气使用量,利用制氧区一期1×12000m3/h、二期1×32000m3/h的能力,考虑尽可能使用氮气来替代压空,可以减轻压空产能受限的压力.
4、减少压缩空气消耗:主要考虑制订严格的压空单耗指标,通过科学管控,降低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主要用户的压缩空气消耗量。
七、氧氮氩系统
1、一期、二期分别建设1套12000和1套32000Nm3/h制氧机组,基本满足全厂年产铁、钢、材配套生产能力300万吨的总体需求。
2、充分做好氧氮氩的平衡,,减少放散,促进企业节能减排,降低生产成本。
八、工程建设
1、尽快落实能源供辅区所管辖的区域,建立合理健全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到位,制定详细的职责。
2、根据其他工序的工期进度制定详细的、可行的施工网络计划,确保工程项目按节点竣工,保证能源介质的正常供应。
3、根据施工网络计划制定到图计划、设备采购计划。
4、积极主动地和设计院及供货商对接,。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完整word版)钢铁厂能源公辅系统现状及优化思路
5、积极主动地和采购部、土建部及其他部门沟通,确保设备按计划采购,土建基础按计划完成.
6、制定详细、可行的技术协议,为采购部采购到性价比高的设备做好强有力的支撑。
6、施工阶段,配合施工单位完成设备安装工作,确保按时、按质、按节点完成。
7、做好生产前期的准备工作,备品备件的上报、员工队伍的岗前培训工作,为稳产、达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