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是由【送你一朵小红花】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生活中的语文(26分)
小语想要开一家书店,于是对街上的店名和广告进行了调查,有许多发现。
1.请改正以下招牌中的汉字或拼音存在的错误。
2.小语将收集到的店铺名进行整理,发现了一些规律。
店铺命名方法
店铺名称
(1)
桃源宾馆 不过岗酒楼 爱莲说花店
(2)
衣见钟情(服装店) 有口皆杯(零食店) 颈上添花(饰品店)
正话反说
(3) (包子) 猫不闻(饺子) 最糟糕(餐馆)
美好祝愿
天下第一鲜饭店 久久小吃 别再来药店
3.请运用以上总结的店铺命名方法帮小语的书店起一个名字,并在括号内标注命名方法。
小语的书店内部装饰风格古色古香,想以“琴棋书画”“雪月风花”为主题张贴古诗文名句在墙上,请帮小语补充资料。
4.请你填写下面的表格
琴棋书画
雪月风花
(1) , 。(王维《竹里馆》)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 , 。(赵师秀《约客》)
(3)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云寿处士老儒林,书法精明古学深。(王冕《挽吴孟思》)
谁家玉笛暗飞声,(4)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题画竹》)
(5) , 。(龚自珍《己亥杂诗》)
5.小文认为表格中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放在“雪”的部分并不合适,你是否同意小文的意见?请说明理由。
6.小语请设计师帮忙设计了三个书店的图标,请帮他选择一个,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7.书店每周都会有一个“经典推荐”活动,请你从下列名著中选取一本,为书店补写推荐海报上的空白(可从作品主题、情节、人物、影响力、语言风格、教育意义等角度撰写)。
A.《骆驼祥子》 B.《海底两万里》 C.《红岩》
本周推荐经典: 推荐语:
二、非文学文本阅读(11 分)
每年5月1日到9月30日,学校都专门安排午睡时间,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材料一:“午睡”的特点】
①“午睡”就是中午的小睡。在生理层面,它与晚上的睡眠有两个显著不同。
②首先,午睡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有些人午睡,有些人不午睡。而晚间休息,与生物钟高度相关,可以算作一种本能。
③其次,午睡的时间普遍比较短。正常来说,一个睡眠周期大概为90分钟。晚上睡觉时,我们会经历多个睡眠周期。从浅睡开始,逐渐进入梦境,随后,开始另一个睡眠周期,直至早上醒来。而午睡,通常不会出现清晰的梦境。
【材料二:哪些人需要午睡?】
①第一,睡眠严重不足者。一夜不眠的危害,往往被人们忽视。研究显示,一夜不眠对人体的影响相当于喝酒,会干扰反应速度、影响判断能力。2015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午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睡眠不足的影响。
②第二,脑力工作者。脑力工作离不开阅读、分析、记忆,又往往要处理人际关系。午睡对这两种活动都有好处:一方面,午睡可以增加长期记忆,让我们记得更清楚、准确;另一方面,午睡相当于对心理活动按下了“重启键”。小睡之后,人们的情绪会更加积极,处理人际关系时更有耐心。
③第三,慢性疾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对生活质量乃至寿命长短的影响极大。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适度午睡对预防三高、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都有很大的好处。
④也有些人不需要午睡,一是不能适应午睡者,二是失眠患者。
【材料三:怎么才能睡好?】
①时间方面,下午2点到4点之间最好,长度尽量控制在15——30分钟。前者,正是人类在白天最为疲惫的时候;至于后者,午睡时间太短效果不明显,时间太长又可能产生副作用。
②姿势方面,能平躺是最好的。有些人习惯趴着午睡,其实,这种姿势对大脑、眼睛、颈椎、胳膊等部位都不友好。
③有些学者建议,在午睡前喝一杯咖啡。咖啡发挥作用大概需要25分钟,正好可以当作闹钟使用。不过,对咖啡的接受度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材料四:躺睡的幸福】
开展儿童青少年正脊行动 昆明这所学校学生实现“躺平式”午休
上课更精神
蔡依卢、徐燕军
2023年11月09日11:26 |来源: 钱塘新区报 2022年10月11日15:36 | 来源: 昆明日报
(以上材料均来自人民网,有删改)
8.下面是同学们在讨论时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请选出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 )
A.正常来说,一个睡眠周期大概为90分钟,所以学校设置午睡时间一般为90分分钟左右。
B.失眠的危害往往被人们忽视,其实一夜不眠对人体的影响相当于喝酒,午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失眠的影响。
C.近年的许多研究发现,适度午睡对预防三高、减少心血管疾病发作,都很有好处。
D.有些学者建议,在午睡前喝一杯咖啡,这样对午睡是有利的。
9.本学期,学校创造条件让学生能躺着午睡,这一事件成为校园热点。小语认为他趴着午睡六七年,已经习惯了,躺睡没有必要,而且他精力比较充沛,根本不需要午睡。你认同他的观点吗?结合以上材料,对小语阐述你的观点。
10.根据学校的安排,从5月1日起,每天 12:00-13:10为午睡时间,小文觉得学校的安排还可以改进,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和小文一起向校长提出合理的建议吧。
三、文学文本阅读(14分)
三棵树
苏童
①树令我怅惘。我一生都在重复这种令人怅惘的生活方式:与树擦肩而过。我没有树。我从小到大在一条狭窄局促的街道上走来走去,从来没有爬树掏鸟蛋的经历。
②我种过树。我曾经移栽了一棵苦楝的树苗,是从附近的工厂里挖来的,我把它种在一只花盆里——不是我的错误,我知道树与花草不同,花入土,树入地,可我无法把树苗栽到地上——是我家地面的错误。天井、居室、后门石埠,不是水溪就是石板,它们欢迎我的鞋子、我的箱子、我的椅子,却拒绝接受一棵如此幼小的苦楝树苗。我只能把小树种在花盆里。我把它安置在临河的石埠上。从春天到夏天,它没有动窝,但却长出了一片片新的叶子。我知道它有多少叶子。后来冬天来了,河边风大,它在风中颤动,就像一个哭泣的孩子,我以为它在向我请求着阳光和温暖,我把花盆移到了窗台上,那是我家在冬天惟一的阳光灿烂的地方。就像一次误杀亲子的戏剧性安排,紧接着我和我的树苗遭遇了一夜狂风。狂风大作的时候我在温暖的室内,却不会想到风是如何污辱我和我的树苗的——它把我的树从窗台上抱起来,砸在河边石埠上,然后又把树苗从花盆里拖出来,推向河水里,将一只破碎的花盆和一抔泥土留在岸上,留给我。
③这是我对树的记忆之一。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站在河边向河水深处张望,依稀看见我的树在水中挣扎,挣扎了一会儿,我的树开始下沉,我依稀看见它在河底寻找泥土,摇曳着,颤动着,最后它安静了。我悲伤地意识到我的树到家了,我的树没有了。我的树一直找不到土地,风就冷酷地把我的树带到了水中,或许是我的树与众不同,它只能在河中生长。
④我没有树。没有树是我的隐痛和缺憾。我的树在哪里树不肯告诉我,我只能等待岁月来告诉我。
⑤一九八八年对于我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那年秋天我得到了自己的居所,是一栋年久失修的楼房的阁楼部分,我拿着钥匙去看房子的时候一眼就看见了楼前的两棵树,你猜是什么树?两棵果树,一棵是石榴,一棵是枇杷!秋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两棵树,照耀着我一生得到的最重要的礼物,伴随我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这个秋天的午后,一切都有了答案,我也有了树,我一下子有了两棵树,奇妙的是,那是两棵果树!
⑥我是个幸运的人。两棵树弥合了我的整个世界的裂痕。尤其是那棵石榴,春夏之季的早晨,我打开窗子,石榴的树叶和火红的花朵扑面而来。树把鸟也带来了,鸟在我的窗台上留下了灰白色的粪便。树上的果子把过路的孩子引来了,孩子们爬到树上摘果子,树叶便沙沙地响起来。
⑦整整七年,我在一座旧楼的阁楼上与树同眠,我与两棵树的相互注视渐渐变成单方面的凝视,是两棵树对我凝视。我有了树,便悄悄地忽略了树。
⑧树的胸怀永远是宽容和悲悯的。树不做任何背叛的决定,在长达七年的凝视下两棵树摸清了我的所有底细,包括我的隐私,但树不说,别人便不知道。树只是凝视着我。七年的时光做一次补偿是足够的了。窗外的两棵树后来有点疲惫了,我没有看出来,一场春雨轻易地把满树石榴花打落在地,我出门回家踩在石榴的花瓣上,对石榴的离情别意毫无察觉。我不知道,我的两棵树将结束它们的这次使命,七年过后,两棵树仍将离我而去。
⑨城市建设的蓝图埋葬了许多人过去的居所,也埋葬了许多人的树。
⑩一九九五年的夏天,推土机将一个名叫上乘阁的地方夷为平地,我的阁楼,我的石榴树和我的枇杷树消失在残垣瓦砾之中,七年一梦,那棵石榴,那棵枇杷,它们原来并不是我的树。
⑪现在我的窗前没有树。我仍然没有树:树让我迷惑,我的树到底在哪里?我有过一棵石榴,一棵枇杷,我一直觉得我应该有三棵树,就像多年以前我心目中最遥远的火车站的名字,是三棵树,那还有一棵在哪里呢?我问我自己,然后我听见了回应,回应来自童年旧居旁的河水,我听见多年以前被狂风带走的苦楝树苗向我挥手示意说,我在这里,我在水里!
11.梳理文章内容,走进“我与树”的故事。
① ② ③ ④
12.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我对树”的情感。
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站在河边向河水深处张望,依稀看见我的树在水中挣扎,挣扎了一会儿,我的树开始下沉,我依稀看见它在河底寻找泥土,摇曳着,颤动着,最后它安静了。(抓住加点字词体味品析)
13.老师想把这篇文章整合到单元教学中,老师征求你的意见,请你结合单元导读的内容给老师提出建议,你认为整合到哪个单元比较适合?请你提出建议并陈述理由。
第四单元:本单元所选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美德以及时代对这些美德的呼唤。阅读这些课文,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第五单元: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 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诗文中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 所以我们能够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 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影子。
14.大单元教学意在打破“单篇教学”的束缚,将碎片化的学科知识与思想方法进行整合,使学生获取的知识结构化,从而实现深度学习。以下是课本第四、五两个单元的部分篇目:
第四单元
14 叶圣陶二三事
15 驿路梨花
第五单元
18 紫藤萝瀑布
19 一棵小桃树
请你根据第13题的整合建议,选择相应单元中的篇目,确定大单元教学的整合点并进行解说。
(提示:可以从文章主题、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等角度确定教学整合点)
整合点:
解说:
15.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①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②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乙】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①飕飗(sōu liú):形容风声。②眄(miǎn):盼望。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秋天的景物,但是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列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如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释】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6.根据表格提示方法,解释加点字。
文言字词
方 法
解 释
(1)但当涉猎
据课文注释
(1)
(2)及鲁肃过寻阳
(2)
(3)力改故习
结合已学辨析: 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3)
(4)则徒劳费
成语推测: 老大徒伤悲
(4)
17.给画线处内容用“|”断句(限断三处)。
在 家 足 可 读 书 作 文 讲 明 义 理 不 待 远 离膝 下 千 里 从师
18.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请依据下表按要求进行整理。
例 句
称谓语类型
探索
尊君在不
对对方父亲的敬称
从古人的称谓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社会非常重视礼仪文化和人际关系, 我们可以小结出古人称谓的一般性规则是:(3)
。
君与家君期日中
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待君久不至
对对方的敬称
(1)
君主自称
卿今当涂掌事 君
对臣的爱称
(2)
朋友间的爱称
要求:从以上选文中摘抄适合的例句填写到(1)(2)两处,并把自己探索的古人称谓的一般性规则填写到(3)处。
19.读了以上两文后,你认为哪篇文章更有说服力?请说明理由。
四、写作(50分)
20.按要求作文
在我国传统的家庭模式中,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慈子(女)孝”,但是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中,却有许多非典型的亲子关系。比如刘四爷和虎妞、二强子和小福子,他们的亲子关系是畸形的。新时代家庭生活中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呢?
为了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度,学校以“家庭”为话题,组织“亲情故事”征文活动,请你和大家分享发生在你家中的故事。
要求: (1)文题自拟;
(2)不少于500字(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答案
【答案】1.“俱”改为“具”(2)“bing”改为“bin” (3)“冲”改为“充” (4)“详”改为“祥”
2.运用典故或引用名作;化用成语(采用谐音的方式);狗不理
3.示例:小状元书店(美好祝愿)。
【答案】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烟笼寒水月笼沙;散入春风满洛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同意小文的意见。因为“漫天作雪飞”是指“杨花榆荚”,而不是真正的雪。
6.【答案】示例1:我选择图一。图一是“书”字的繁体,符合书店的特色,把繁体字“书”的下半部分变形成“山”,是在告诉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至于上半部分,可以理解成灯塔也可以理解成大海,寓意虽然“学海无涯”,但是有书籍可以指引方向。
示例2:我选图二。图二是阅读的阅字呈现打开的样子,也像愉悦的悦字,告诉我们“开卷有益”或应该读书,悦也是指阅读能带来愉悦的心情。
示例3:我选图三。图三的主体是“书”字的繁体,黑底白字大方典雅。
7.【答案】示例一:《骆驼祥子》;以其朴实无华的文字,勾勒出了旧社会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奋斗与挣扎。通过祥子的形象,我们看到了坚韧与不屈,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这部作品不仅是对一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值得每一个读者细细品读。示例二:《海底两万里》 这是一部科幻巨著,带你探索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惊心动魄的冒险旅程、绚丽多姿的海底奇观,以及科学与幻想的完美结合,让人叹为观止。这部作品不仅能拓宽你视野,更激发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示例三:《红岩》 这是一部展现共产党员坚定信仰与不屈精神的红色经典。在艰苦的狱中环境中,他们团结一致,用智慧和勇气与敌人斗智斗勇。这部作品充满了感人的英雄事迹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值得一读再读。
【答案】8.C
9.小语同学,午睡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有些人午睡,有些人不午睡。你说自己不需要午睡,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午睡好处还是很多的,可以增加长期记忆,让我们记得更清楚、准确。总体来说,躺睡比趴着睡好,因为趴睡对大脑、眼睛、颈椎、胳膊等部位都不友好,躺睡有利于青少年正脊,而且还会让上课更精神。让我们一起享受舒心躺睡吧。
10.校长,您好!感谢您为我们创造了躺着午睡的条件,如果对于午睡的安排改进一下,会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和学习。因为下午2点到4点,是人类白天最疲惫的时候,若把午睡推迟到2点,午睡的效果会更好。另外,午睡的长度最好控制在15-30分钟,时间太长会产生副作用。建议学校适当缩短午睡时间,或是允许部分学生睡醒了可以安静学习。
【答案】11.被种在花盆里(或“被从附近的工厂里挖来”);被狂风吹到河里;两棵树弥合了我的世界(或“我与两棵树互相注视”);两棵树结束使命,离我而去(或“城市建设埋葬了两棵树”)
12.反复出现的“挣扎”写出了树在水中努力保持平衡,不想被水流冲走的场景,表现了树对生存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抗争。“寻找、摇曳、颤动”一连串的动词,描写了树在沉入河底后,努力寻找生机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树的同情与悲悯,更是作者对自我命运的关照与思考。
13.我建议放到第五单元中,单元导读中说“诗文描写的景物往往浸透着作者的情感”,本文作者在文中记录了自己从幼年到成年过程中思树、种树、丧树、得树、失树的种种经历,展现了内心因树而产生的喜悦、悲伤、失落与忧郁的真实情感体验。树让伴随作者多年的不安和惆怅烟消云散,树促使我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树让我听见了童年的回音。所以整合到这个单元中,切合这个单元的主题。
14.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解说:三篇文章都运用了象征(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本文幼小无依的苦楝树象征作者孩童时期的梦,两棵树的出现,弥补了我内心的伤感,是作者长期以来梦想载体。 “三棵树”隐喻着作者生命与情感体悟。 《一棵小桃树》中作者由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关联自己命运的坎坷,为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斗争的精神折服,赞叹不已。所以小桃树隐喻着作者的人生经历,对幸福和希望的追求。 《紫藤萝瀑布》中紫藤萝的生长和繁盛,象征着生命个体的旺盛生命力,更象征人类生命长河的永无止境。
15.【答案】甲诗颈联借骏马思念边塞秋草、大雕盼顾万里青云,展现了自己振奋昂扬的精神面貌。尾联又描绘了自己登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直接抒发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精神。而乙诗借秋风萧萧、孤客闻风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愁苦和思乡之情。
【答案】16.只, 只是;到, 等到;旧, 原来;白白地
17.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
18.孤常读书、孰若孤、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称谓对方用敬称,称谓自己这一方用谦称
19.示例一:我觉得甲文更有说服力。乙文主要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语重心长的劝说,态度比较严肃。而甲文的劝说者虽是君王,但他劝说的态度很亲切,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劝说下属多读书,让人更容易接受。再者,除了正面写劝学,甲文还进行了侧面描写,写了吕蒙学习后的惊人进步,让我也不禁心向往之。
示例二:我觉得乙文更有说服力。甲文是君王对下属进行的劝说,虽然态度亲切,但还是给人一种君王的命令不得不听从的感觉。而乙文是父亲对儿子的劝说,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温暖的亲情。全文运用了正反对比的方式进行说理,让人既看到不努力学习的不良后果,也让人看到努力学习的美好前景,让人不禁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