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咏物诗高考题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读书百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咏物诗高考题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07重庆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
(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两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一样? (2分)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
(2)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謝。
2、(10全国)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曰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
芳华幸勿謝,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体现手法?(5分
(1)追伴随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规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下不一样的绿叶翱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下不一样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曰、风、花、叶作烘托。 
(2)托物言志,写自已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3、(07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 ③轩举:意气飞扬。
(1)这首词的上片重要是用什么体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答案:重要运用了烘托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来烘托鹰的形象。(把“烘托”答成“烘托”也算对)(2)答案:“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体现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体现了期待施展理想、建功立业的志向。
4、(08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孤山①   [宋]謝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尔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曰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 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謝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1)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孤”字的妙处。
(1)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体现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已可以力挽狂澜、获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2)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对应,联想自然。
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对应,托物而言志
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对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方贴切。
5、(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规定作答。(6分)
严郑公①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①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②箨(tuò),笋壳。③帙,包书的布套。
(1)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
 
(2)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
 
 (3)请你谈谈对最终一联寓意的理解。
(1)形象: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净,风送竹香。
(2)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侵”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晚”字则写出了竹影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3)答案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要尊重天性,顺应自然。示例二:要呵护人才,不要摧残人才。
 示例三:期待得到提携,使自已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