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2,228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pptx

上传人:业精于勤 2025/5/13 文件大小:2.1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业精于勤】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 ——以福州三坊七巷保护规划为例
经管院旅游管理专业
蔡小飞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
第1页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
第2页
三坊七巷概况
三坊七巷是福建省福州市历史名城重要标志之一,基本保留了唐宋坊巷格局,保留很好明清古建筑计159座,其中包含全国重点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被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坊建筑活化石” 。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
位于福州市市中心南后街两旁,,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称“巷”,自北而南依次为:“三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
第3页
三坊七巷文化资源
三坊七巷历史悠久
来源:据史料记载,三坊七巷最早源于西晋,当时闽江沙洲沉积,形成了一片陆路与河道并存“开发区”;
形成:福州唐末闽王王审知嫌城子小,在子城外更筑罗城,并用钱纹砖砌成城墙,三坊七巷也就在当时形成;
发展:“安史之乱”中原混战,南迁避难而来各界人士在这里重建家园,成为当时福州城内士大夫、富绅之家聚居地,到宋朝时三坊七巷雏形已基本形成
鼎盛:明清两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
第4页
三坊七巷文化资源
中国城坊建筑活化石
目前三坊七巷仍基本保留了较为完整街区 “街—坊—巷—弄”格局及为数众多明清古建筑,这在中国大都市中是绝无仅有,因而被誉为中国城坊建筑活化石。
平面布局:鱼骨状街巷,街巷空间尺度小而丰富。
建筑细部:坊口有高大券门,坊门立有石碑,上刻有坊规;在巷头、巷尾立有土地菩萨壁龛;保持着完整历史风貌古树、古井。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
第5页
三坊七巷文化资源
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坊巷纵横,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荟萃之所。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小黄楼、宫巷林氏民居等 9处经典建筑为代表,被誉为一座庞大“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建筑布局:
基本上以“前堂后寝”多进院落格局沿纵深 (南北或 北南) 轴线布置,侧厢为灵活变化园林式花厅建筑。
内部空间构造:
建筑多以穿斗式木构梁架为重要承重构件;
土筑 “马鞍形”山墙;
条石铺成环廊、天井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
第6页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
第7页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
第8页
三坊七巷文化资源
历史名人
历代众多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化巨人聚居于此,形成历史文化名人层出不穷、共存共荣文化生态。
晚清著名禁烟大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
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现代思想与学术开山之祖——严复;
“五四”作家謝冰心、庐隐、郁达夫等;
福州船政和船政学堂开办者——沈葆桢;
硕学大儒、末代皇帝溥仪老师——陈宝琛
……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
第9页
三坊七巷文化资源
近代福州文化发源地
灯市——南后街曾经是繁华灯市,每到元宵,总有大量花灯发售,晚上人们提着花灯上街,热闹不凡;
书市——南后街众多书屋,文人雅士争相淘书;
闽剧——衣锦坊水榭戏台可以上演福州特有地方剧种闽剧;
塔市、花市……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旅游发展课件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