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古诗科学哲理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非学无以广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古诗科学哲理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科学哲理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当作岭侧成峰,
远近高下各不一样。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
人们观测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一样,就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人们只有挣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测,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 缘: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各不一样:不相似。 题:书写;题写。
登:攀登。 侧:从侧面看。
识:看清晰。 面目:指庐山的景色。
直译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矗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展现多种不一样的样子。认不清晰庐山本来的面目,只由于自已在庐山中。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通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测问题应客观全面,假如主观片面,就得不出对的的结论。
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篙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哲理】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体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体现出来。离开了这一种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天迎来,寒冰消融,水温一升高,群鸭仿佛就最早感觉到了春天的信息,急不及待地到江水中嬉戏玩耍了。
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数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生时柔嫩香脆,可以吃。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不过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某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了,而这恰是河豚从大海回归,将要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
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怎样也禁闭不住的。
注释
: 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古时游园,是游私园,。
:也许,大概,或许。
:爱惜,怜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 怜悯,是爱的意思。
:青苔。
: 轻轻地敲门。
: 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今译
园主人也许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因此客人轻敲柴门才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漂亮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