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 邝云梅
语言和语言学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口语、书面语。
: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产生的。口语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并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经常随着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尚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只记录词语,没有记录这些成分。书面语有也许比口语积累的语汇丰富,语法结构也更精密,表达方式也更多样化。
: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两者不存在一一相应的关系。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世界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即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民族却又使用不同的语言。
语言的性质
。
。
,可以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
,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
:语言是使一个人可以理解和被别人理解的所有语言习惯,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由于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具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涉及写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任意性、强制性与可变性。 人们最初创制单个的语言符号时,用什么样的形式——语音与什么样的内容——语义相结合,并没有什么必然性,而带有很大的偶尔性或随意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 同一社会在不同时代,其语言符号的声音、意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语言学
。
,它重要研究语言系统自身的内在规律。
“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是因素呢学脱离了初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进一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也许逐步想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20世纪语言学在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重要精力研究系统自身的内在规律,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语音
语音的性质
。
。
,重要与音强有关。
,音质的不同重要取决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
,它重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
,它重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音素
。
,可把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
: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根音。
音位
。
,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素,就构成了互补关系。
,通过音质的差别起区别意义作用的音位。
,音位存在于音位变体之中,离开了音位变体,音位也就不复存在,我们平时发出或听到的都只是音位变体。属于同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平等关系。
。 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而音位则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即辨义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假如两个音音质不同,但彼此间不起辨义作用,仍然只能归为一个音位。 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所有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言系统中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位的组合
,也是听觉上可以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
。
,一个音也许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
,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
,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
,弱化的音往往会进一步消失,或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
韵律特性
“超音质特性”或“超音段特性”,指的是语音中除音质特性之外的音高、音长和音强方面的变化。
语汇
语汇的性质
,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
,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一种语言可以包含成千上万个词或几百个固定词组,如汉语中有许多具体的词和固定词组,像“天”、“地”、“水”等和“胸有成竹”、“开后门”等,但这些不叫语汇,只能叫词或语。
语汇的类聚系统
,它具有产生的历史长、使用的范围广和构词的能力强三大特点。
,它涉及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等。
。合成词就是有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新造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发明出来的词。
,可分为几种:纯粹音译词,半音译半意译,一半音译一半注释,音译兼意译。
,它们的划分角度不同,单纯词是从语素角度划分出来的,是指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音节词是从音节角度划分出来收尾,是指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能独立使用的、音义结合的单位,具故意义凝固、不可分割、形式固定、能自由运用的特点。
,所谓“独立运用 ”是指词在造句中可以到处作为一个单位出现,强调这一点 ,是为了把词同语素区别开来。由于语素也是一种最小的语音单位,但是它在造句中不能独立运用。也就是说,可以独立运用的是词,不能独立运用的是语素。
.
第三节 词汇的构造形式
。即某些成词语素在语法功能上本来只是动词性的,或名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同时形成了两种词性的词。
,涉及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两种。
。
,但在结构上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的语汇单位,由于可以插入或扩展,所以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为离合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为词组词。
“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2)把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自由(黏着)语素”。自由语素指某种语素既可以单独形成词,有时又可以单独说出来。由于是虚词,所以永远不能单独说出来,这就是黏着语素。(3)把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定位语素指的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前置,或者总后置。不定位语素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可以前置,又可以后置。(4)把语素分为“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实义语素就是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说自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虚义语素就是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
、音节与字符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汉语中语素大多数是单音节形式,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三者之间有一种相应关系。一般而言,一个语素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但是语素、音节、汉字又属于不同的范畴,语素是语汇单位,音节是语音单位,字是文字单位,因此将三者合起来看,就不成简朴的相应了。
+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构成复合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重要有陈述式、偏正式、支配式、并列式四种。
+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构成派生词的词根语素都是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词缀语素是不成词、粘着、定位和虚义的语素。按照词缀在词中的位置,派生词可分为三种:前缀式、后缀式和中缀式。
。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汉语的重叠词涉及:(1)名词性重叠词。(2)副词性重叠词。(3)多重重叠词。重叠词重叠以后既增长某些语法意义,也不改变重叠词自身的词类。
语法
语法的性质
、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尽管语法规则不同于语音、语汇等规则,但其间却有着千丝万缕、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例如:语音形式有死就也许影响到语法。像句末用低调或降调表陈述,而假如用了高调或升调就表疑问了。语汇与语法也互相作用。例如:
“差一点儿迟到”和“差一点儿没迟到”意思同样,都是“没吃到”可是“差一点儿及格”和“差一点儿没及格”的意思不同样,前一句是没及格,后句是及格了,这可以当作是人们对“差一点儿”这个词语的理解的不同而导致了语法上肯定与否认的不相应现象。
。
语法研究的内容、类别和单位
,语法研究可分为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期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因素和规律。 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种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
,仅指句法结构规则。外围语法又叫大语法,研究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它们之间的区别是核心语法仅指句法结构原则,即语言片段是不是合乎结构上的规则,外围语法则涉及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涉及词语的搭配,意义的表达和语音的实现等。
,第一级中语素组是由语素组成的,它们的功能是用来构词,第二级中词组是由词组成的,它们的功能是用来造句,第三级中句组是由句子组成的,它们的功能是用来表达的。
,组合规则指的是就线性的不同位置看语法成分互相如何搭配的关系,聚合规则指的是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语法成分互相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词法手段也叫综合性手段,句法手段也叫分析性手段。
,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句法手段的重要类型有虚词、语类选择、语序、语调。
:内部屈折、附加、异根、零形态。
。
。
。
,也就是能体现语法意义的形式。
,不可分割。语法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发现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相应关系。
语法单位的聚合和组合
:形态标准、分布标准、分布标准。
、动宾词组。偏正词组、动补词组、联合词组。
、数量词组、“的”字词组。
:一种是分为体词性词组和谓词性词组,另一种分为向心词组和离心词组。 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称于词组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如偏正词组的功能与中心语相同,例如“十分快乐”等于“快乐”,就是向心词组。 离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如汉语的“的”字词组、介词词组都是离心词组。
,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它必须依据两条原则:一是“ 成结构”,即任何时候切分的两边都必须能互相组合成词组结构,二是“故意义”,即任何时候切分的两边都不仅要故意义,并且必须是本来词组中词语的搭配意义。
,表达多个互相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中间有较小停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句子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
语义
,是人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的结果。
。
,具有个别的、临时的特点,而语言形式自身所表达的意义则是一般意义。
词义的结构
。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涉及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等。
,而意义没有联系的词。 多义词是指一个词的意义包含及格互相联系的义项。
。尽管两者都是最小的单位,都涉及意义,但它们却是两种性质上主线不同的单位。义素是对一个词的语义特性进行分析后所得到的最小语义单位,语素则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