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学包粽子的作文(精选57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学包粽子的作文(精选5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学包粽子的作文(精选57篇)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的就催着妈妈包粽子。妈妈把粽叶在桌子上放平了,从一头开始往上折成三角形,再折一下就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漏斗,妈妈把泡好的米、花生和大枣装进去,然后用粽叶一层一层的包好,再用线把三个角绑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开始做,哎呀,怎么回事,怎么裹不住呀,米都跑出来了。看妈妈做起来那么简单,怎么我做就这么难呢?后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我做了三个粽子,一个送给妈妈,一个送给爸爸,还有一个送给我自己做端午节的礼物。
过端午节真有意思呀!既能玩又有好吃的,妈妈还夸我是个爱劳动,懂得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真希望天天都过节!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2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三,再过两天就是端午节。
午饭后,奶奶就忙着包粽子。好奇的我也跟进厨房看奶奶包粽子。
只见奶奶把几片芦苇叶搭好一卷,弄成一个漏斗形,随后把糯米、赤豆、红枣、花生等放进“漏斗”里,再用芦苇叶剩余部分把糯米一盖,最后把芦苇叶的尾部插进粽针的针孔里穿过来,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看奶奶包粽子,我的手直痒痒,也忍不住拿起几片芦苇叶试着包了起来。我学着奶奶的样儿,把芦苇叶卷成漏斗状,再放上糯米。但在把剩下部分往糯米上盖时,糯米像“小顽皮”一样漏了出来,撒了一地。奶奶慈祥地笑着说:“别灰心,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然后又耐心地教我怎样包。我认真地按照奶奶教的方法包了起来。呵呵,这次成功了!我又连接包了六个,一个比一个好,看着这有模有样的粽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受。奶奶也直夸我心灵手巧。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3
说到粽子,大家都会想到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据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在一些地区,龙舟赛也在举行。
当然,端午节最重要的部分是吃粽子。你应该吃粽子。你知道做粽子的过程吗?慢慢听我说。
有一次,我在奶奶家玩的时候,一大早就看见她在厨房里忙。我慢慢走进厨房,看见奶奶正在准备晚上的晚餐粽子。我很高兴看到我奶奶把它包起来。我也想试试。我奶奶教我先把粽子叶折好,再放进糯米里。是的,但我把糯米留下了。我问我奶奶为什么错过了糯米饭。她说我的方法不对。在那之后,我被教导如何防止糯米掉落。第一步是学习,然后第二步是放入你喜欢的馅料。我毫不犹豫地放进了我最喜欢的栗子和红豆。下一个问题是如何包装粽子。不管我怎么包装,也不管我怎么学不会,我只能请奶奶帮我。
晚上,我自己吃饺子。虽然我自己没有迈出最后一步,但也有我的成就。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4
今天是端午节。端午节一定要吃粽子,说起粽子,就是到了我爷爷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去年,爷爷已经泡好了粽叶,粽叶大约要两天两夜就泡好了,泡好的粽叶颜色呈棕黑色。上午,爷爷带我去集市上买来一些糯米和一些干枣,泡上三四小时就可以了。下午,爷爷在糯米中加上了红小豆,又加了糖精,爷爷首先用蒲叶弄成一条一条的。然后把糯米裹进去,卷成个形状。再用蒲叶丝把三角形系好,一个粽子就算是做好了。
我学着爷爷的样子,包了一个粽子。第一次,方的糯米太多,全都撒了。第二次形状没包好,漏了出来。第三次,我小心翼翼地,终于成功了。我把成功之作给爷爷看,爷爷对我说:“琳洁,不错嘛,竟然会包粽子了。”我听了这句话,就好像吃了蜜一样。
我喜欢今天,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5
端午节,我们最熟悉的习俗就是包粽子了!
今天早上,一大早起来,妈妈说:“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教你包粽子吧!”我迫不及待地跑去厨房,看见妈妈正在准备包粽子的东西,有竹叶、糯米、蜜枣等。妈妈说:“先要把两片竹叶对折形成一个倒圆锥体,把糯米和蜜枣放进去,再把竹叶缠紧包好,最后用白线系住就好了”。我说知道了,不一会儿,我就包好一个,我得意洋洋地说:“我包好一个了!”
说完,正要往锅里放,就露馅了。我终于懂得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真正含义。于是我跟着妈妈慢慢学,妈妈也细心地教我。我认认真真地学,仔仔细细地包,总觉得自己这次一定能包好,又包好了一个,希望这次不会露馅,我轻轻地放进锅里,果然没有露馅,我高兴极了!妈妈说:“你就是没耐心,你看你静下心来就包好了吧!”我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过了一会了,粽子煮好了,我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甜滋滋的!
啊!我终于学会了包粽子!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6
端午节是我最盼望过的节日,因为在这一天我能吃到香喷喷的粽子。
一大早,我就嚷着要学包粽子,奶奶笑眯眯地答应了我的要求。于是,我们拿出了新鲜翠绿的粽叶和亮晶晶的糯米。只见奶奶取了一张宽大的粽叶卷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再把糯米放到里面,然后轻轻拍打几下,最后把粽叶的尾部盖在上面,还用丝线缠好。看着奶奶熟练的动作,于是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包起了粽子。最终也没能包出一个粽子来,不是粽叶裂了缝,就是丝线缠不牢。
包粽子没学会,我只好帮奶奶打打下手了,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了,奶奶的脸上也累得流下了汗珠。我迫不及待地从锅里拿了一个粽子,剥开粽叶,好像啊!张大嘴巴咬上一口,,我下定决心,明年一定要学会包粽子,好让奶奶不用再这么操劳了!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7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然而,在今年的端午节里,我学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包粽子。
包粽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我拿了几片粽叶弄成三棱形,再把米倒下去,后来又抓不紧,米往下倒,弄得满地都撒满了米,连续几次都是这样,逗得奶奶眉开眼笑。后来,我终于把粽叶弄成三棱形,米也不漏了,再用筷子夹些猪肉、蛋黄、腊肉……然后就把叶折起来最后绑住它,奶奶再三叮嘱我一定要捆紧粽子,不然的话,煮的时候就会成粥了。我就用绳子捆紧了粽子,一个粽子就这样弄好了,我再接再厉继续包粽子,附近的邻居都夸我棒。
那天,包粽子真的很有趣,也让我感到好开心。让我从中懂得一个道理:做事要有耐心,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8
星期六一早,外婆就淘好了米,洗好了粽叶准备教我包粽子。
外婆先包一个示范给我看。她先拿出两片粽叶交错着叠在一起,窝成了一个漏斗一样的形状,然后往里面装满了米,再把粽叶绕一圈,又用另一片粽叶把上面小口封起来。外婆就这样简单地翻来翻去,一个“小脚粽子”就包好了。它看起来真像一只小小的脚啊!
现在轮到我包了,我学着外婆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学着。可是我怎么包都包不好,要么太松了,要么太小了。看起来很简单事情,可是做起来还真有点难呢!
于是我决定自己设计我想要的粽子。最后,我终于包成了星星粽子,飞碟粽子,还有茶叶粽子。大家都说我包的真好呢!
我今天的收获可真不小啊!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9
星期三下午,妈妈说:“今天我们包粽子吃吧!”“好啊!好啊!”我说。
妈妈把粽叶洗干净,把泡好的糯米和大枣拿了出来。我说:“妈妈,我能帮忙吗?”妈妈微笑着点点头。妈妈先把两片粽叶叠在一起,折成一个尖角,接着放糯米,然后放一个大枣,又加了一些米,用手压实,最后把粽子包成一个三角形。我把线递给妈妈。妈妈用线将粽子缠了几圈,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看着可爱的小粽子,我的口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10
今天中午放学回家,我看见奶奶在家里泡了些粽叶和糯米。啊!要包粽子啦!我也要来学一学。吃过午饭,我就和奶奶一起包粽子。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奶奶:挑粽叶,指头夹紧粽叶,弯成圆锥状,装上米……我看完奶奶包好一个粽子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包了起来。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挑一片又宽又长的粽叶,双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紧粽叶的前端,一弯,一折,使它变成圆锥状,再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紧粽叶头,往里面装上米。下面是最关键的一步了:右手握紧“圆锥”,左手把粽叶往上一翻,我刚要绕粽叶,那些米却突然“哗哗”地落下来。可我不甘失败,又包了起来,一次,二次,三次,都没有成功。我还是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到翻粽叶那步时,我紧紧地拉着粽叶翻了过去,然后顺着“圆锥”边绕了又绕,最后用粽针把粽叶的“尾巴”穿过整个粽子,把粽子扎紧。就这样,第四次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
我又这样包呀包,两个,三个……一共包了七八个。
晚上,我一进家门就闻到阵阵清香。哦,中午包的粽子煮好喽。奶奶笑呵呵地对我说:“你包的粽子呀,二十个也填不饱我的肚子!”爷爷说:“我一口能吃三个。”我一看,原来奶奶包的粽子都是一模一样的大大的“圆锥”,而我包的粽子很小,形状又各不相同。可虽然我包的粽子不好看,但我吃起来觉得很香。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11
昨天老师说:“明天要让我们学习包粽子,请各位同学带好湿巾、手帕。”自从老师说过明天要包粽子的事,我一直兴奋的睡不着觉。
今天早上,我洗漱完吃完了早饭,我就带好了湿巾和手帕。就开开心心地来到了学校,我走到班级里。同学们都很兴奋,我们先读早晨的晨读。
下课了,语文老师走过来对我们说:“前三排的桌子并在一起,后四排的桌子并在一起。”我们每个人拿了一张湿巾,把桌子擦干净了。
然后,语文老师就开始给我们讲一些端午节的来历。比如赛龙舟,老师说:“南方人端午节的时候,喜欢赛龙舟。”而我们北方人却不能赛龙舟。因为我们北方人没有河可以赛龙舟。南方人的河流很多,也很适合赛龙舟。老师讲完了关于端午节的来历。
很多家长来到了我们的班里。老师说:“每一组有两位家长负责教同学包粽子。”
一位家长给我们做了一次示范。然后我们也跟着做了起来,开始我有点不会包,那位家长又细心教我怎么包粽子,我自己包了两个粽子。老师让同学们去食堂要一些粽子给家长。
家长走了之后,我们正常上课了。到了最后一节课下课的时候,我们开开心心地跑去食堂吃粽子喽!每个人都有两个粽子和一个鸡蛋。
吃完两个粽子,还可以随便拿几个粽子。下午上完了课我们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这就是包粽子。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12
今天早上,奶奶去菜场买了糯米、蜜枣、红豆,回来说要包粽子,我看见奶奶准备好了所有材料,我也来学包粽子。包着包着,半小时还没有包一个,可是奶奶已经包好多了。这时我急了,只有向奶奶求救,要奶奶教我怎么包。奶奶说:“第一步把粽叶弯成漏斗状,第二步放入米,第三步放入一个蜜枣和红豆,第四步再放一点米,然后用手把米整平,最后一步就是用粽叶把米盖住,然后用绳子把粽子捆好。”这样,在奶奶的指导下,我终于把粽子包好了 !
粽子包好以后,奶奶开始用锅煮了,煮了好长时间,我闻到了一股粽叶的清香味,就迫不及待地问奶奶:“奶奶,粽子好了吗?可以吃了吗?”奶奶说:“不可以,还要等一下”。过了一会儿,奶奶把一盘热腾腾的粽子端到我的面前,我想自己包的粽子肯定比奶奶包的好吃。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已经吃到自己包的粽子了!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13
去年端午节,我问妈妈:“妈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妈妈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哀悼屈原,便将食物用叶子包住扔进水里,希望鱼虾不去啃食屈原的尸体。慢慢的,就形成了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今天,咱们也来包粽子吧!”
我们准备了包粽子的的材料:糯米若干,红枣一把,苇叶一把,棉线一捆,还有一把剪子。
只见妈妈首先把苇叶卷起来,再盛一些糯米,接着放进甜甜的红枣,然后再填入一些糯米,接着再回折苇叶,用棉线捆好,最后放入锅中。看着妈妈手中的粽子包好了,于是决定我也包一个大大的粽子。
我按照妈妈的样子开始做了,直到放糯米的时候,米都掉下来了,原来是我的手太小了。妈妈见我没了信心,说:“你是第一次包,再试几次就能成功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又有了信心。我又试了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终于成功了,我高兴的跳了起来。妈妈说:“你看我说吧,再试几次就能成功了。”
我感觉今天是开心的一天,也是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14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盼望已久的端午节到来了。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地迎接中国传统佳节——端午节。
早晨,妈妈到市场买了粽子、糯米、绳子、五花肉和绿豆。我高兴得合不拢嘴,就吵着让妈妈赶快包粽子。只见妈妈先把粽子叶和绳子用热水煮过一遍,配好肉馅,就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把两片粽叶折成一个漏斗似的形状,把糯米放在里面,在放上一片肉和一个咸蛋黄,在放上一些糯米,把粽叶对折封口,就包好了。我看好像挺容易的,就说:“妈妈我帮你包行吗?”妈妈半信半疑的说:“你能行吗?”我肯定地说:“怎么,你不信?”我包一个给你看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忙拿起两片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两片粽叶折成一个漏斗似的形状,把糯米放进去,在放五花肉,又放一些糯米,就用绳子绑粽了。哎呀,糯米漏出来,真气死人了,顿时我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古人说:“看花容易绣花难。”这时,我只好虚心向妈妈请教,一定当好妈妈的小帮手。这一想,我又恢复了信心,我站起来认真观察妈妈怎么样包的,记住每一个步骤和要点,然后自己就认真的包了起来。这次我把容易漏米的地方握得紧紧的,手里拿了一根绳子,小心翼翼的系了上去。这样,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在我的手上诞生了。我欢天喜地的拿着粽子去给妈妈看。妈妈满意的说:“包得还不错,你还得多练,熟能生巧嘛!”我包了一个又一个,越包越爱包,越包越顺手,越包越高兴……
过了好久,香喷喷的粽子终于上桌了,我吃着我自己做的粽子心里非常高兴,同时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15
中午,我和爷爷一起种黄豆。
祖父挖窝,我撒籽。我询问祖父:_“每窝撒几个籽!祖父说:“三四粒。爷爷挖好啦窝,我逐渐数大豆一、二、三、四,数好后撒到窝内,每一次全是祖父等着我,我气得一头汗。
祖父说:“无需数,大拇指、无名指、中拇指三个手指在碗里抓大豆,便是三四粒,你试一下。“真灵!我激动得跳起。
这下,无论祖父挖多快,我还能紧跟。今日,我懂得了种黄豆一下种。
学包粽子
“包粽子是母亲最擅长的了。只看见她挑了两块又宽又长的叶片,熟练地叠成三角状,再用勺子舀了适量江米放进“音响喇叭里,随后匀称地放入三个大枣,最终三下五除二地左一包右一裹,用绳线绑紧一个四角的大粽子就包好啦。这一下,可将我这一在家里哪些都不干的人看得目不暇接,瞠目结舌,我真是钦佩母亲!
我教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叠成个大“音响喇叭,用勺舀了适量江米,又放上枣,随后包了起來。可粽子在我手上却反应迟钝一会儿,江米“拱了出去,我急忙着手一片叶子堵上,千辛万苦包好啦,一看真不好看,江米露在外面,自付了九牛二虎之力。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16
今天正是农历五月五——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不,我今天就来学包粽子。
奶奶在给我示范的时候,我站在奶奶身边,目不转睛地盯着奶奶的手势,一边看一边心里默记:奶奶首先把一张箬叶放在手心,摆成类似漏斗形状,然后在箬叶上铺一层糯米,接着放上事先准备好的菜馅,再用糯米给馅盖层被子,最后用箬叶把糯米完全包裹住并用线缠绕扎紧,一个粽子包好了。看着奶奶那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我想:包粽子竟然如此简单。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张箬叶,有模有样的照着奶奶所教的动作开始动起手来。可是没想到那小小的粽子在我手中却成了一个不听话的“小孩”。我想把馅给包裹进去,可它偏偏要露出一个小肚子,把我累得我手忙脚乱,只得大声求救奶奶:“奶奶,这粽子不听话。你看,糯米又从箬叶中钻出来了。你看……”奶奶一边舞弄着手中的粽子,一边笑呵呵地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把糯米塞得太多了,在扎绳时手要握紧粽子。”在奶奶耐心地指导下,我静下心来,重新包。终于,一个有模有样的粽子在我手中诞生了。小心地捧着粽子,我欢呼雀跃地喊:“耶,我学会包粽子了!”有了第一次包粽子的经验,我越包越好。得到了奶奶的夸奖,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蜜。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17
让你们猜个谜语:“珍珠玉粒女,嫁了穷夫竹叶郎。”想必大家都知道,是粽子。对,没错,就是我们都爱吃的粽子!
你们知道粽子的由来吗?传说春秋时期秦国攻打楚国,屈原直言进谏,可楚王不听,使楚国灭国,屈原跳江自杀,当地老百姓得知,不想让鱼儿咬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扔米团。从此就有了粽子。
今年端午节,我和妈妈、弟弟还有奶奶,回到外婆家吃粽子,过端午。端午那天早上,我5点起床,穿好衣服,就跟外婆上山摘粽叶了,我和外婆上山两个小时摘下来30斤的粽叶。我们回到家,外婆让我洗叶子,等我洗好后,外婆拿着我洗好的粽叶,放到热水里去煮沸,我看见煮好的水是淡黄色,我就问外婆:“为什么水是淡黄色的呢?”外婆说:“这才是好的粽叶!”我点点头,外婆拿起煮沸好的粽叶,包好了粽子,点燃柴火,把粽子放入锅中。
到了中午,外婆把粽子拿出锅。哇,香飘十里,老远我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我拿起剪刀把绳子剪开,一片一片地把叶子剥开,香气扑鼻,咬下一口,糯米q弹可口,咬下第二口就吃到了板栗,板栗又甜又软,一口接一口,一下子就把粽子吃完了,吃了还想再吃,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着粽子,我好像品到了屈原的爱国之情,这就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的东西。
学包粽子的作文 篇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