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通用12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37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通用12篇).docx

上传人:毛毛雨 2025/5/14 文件大小:3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通用12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通用12篇) 】是由【毛毛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通用12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通用12篇)
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 篇1
坑根村座落在云和梯田的西侧,在海拔千米的山腰上。
坑根村的人世世代代耕种着云和梯田,这村子跟它的千年梯田几乎同样古老。远远望去,这些梯田不同于北方梯田,当蕴含着不同的哲学意味。北方梯田齐整划一,线条直接而硬朗,似在表演团体操或阅兵式,表达出的
是某种人民大众的观念。而这里的梯田却有着温润而软绵绵的线条,往复着,盘旋着,在空中划着不规则的弧线,层层递进,从谷地上升到丘陵,然后继续上升,直达高山之巅,每一层都凭着自己的意志慵懒地弯曲着、散淡地延伸着,几欲在风中飘荡起来,进行着不同于集体形态的自由的个体言说。在细雨迷蒙成的湿气与雾霭之中,它们的轮廊时隐时现,庄稼就这样在里面唯美地生长着——初冬在浙南,只是于盈盈绿色之中加进了丝丝略带凉意的斑斓而已。梯田悬挂在那里,它们在视觉上的过于柔媚,几乎变成了一种危险,让人想启动身心的某种防御机制来抵抗。
在坑根村村口,碾米的老水车倚着一面山崖,迎候着来人。水车缓慢地转动着,转动着古老的寂寞,认真地倾听着自己的转轴发出来的每一个细小回声,替大地诉说着悲情。
这其实是一座石头山寨。看上去没有尘土,洁净如洗。房屋高低错落地分布在山坡上,绿竹穿插其中,房屋的体积形状不一,房基和横墙均以青灰色山石建造,而山墙则是黄泥的,瓦是小青瓦,窗是花格窗,上面留有日积月累的生息的痕迹。原生态的巨大鹅卵石铺成了狭窄曲折的巷道,台阶被磨得光滑润泽,时陡时缓。走在巷中,旁边那一块块老石墙布满洇湿的绿苔,那该是村庄八百年时光的潜意识吧,从石墙缝里生长出来一簇又一簇的毛蕨,绿绿地蓬松着,偶尔还有一株灌木从墙缝间钻出来,开着哀歌般的白花,看上去像是茶花。在巷中攀爬,四顾皆青石,满眼皆湿漉漉的绿,没有撑伞,若有若无的雨丝拂面,抬头仰望那窄成一长溜的天空,大片白云正在上面移动,心中猛然掠过一阵岁月流逝的微茫。
几乎看不到人或动物出没。好不容易远远望见有一老者扛着农具缓步默默而行,面貌清幽详和,以为遇见了圣贤。许多人家的木门扉在湿气中已浸泡得发了黑,对联偶尔也是有的,只是看不出朝代,有的院子里,竹竿横过来放置,晾着衣裳,衣裳在细雨中神情落寞,像是永远无人来收,仿佛已晾了上百年。唯一的声响是顺着石巷一侧跳荡着流下来的溪水,水流很急,像在赶路,巷子有多深,水就有多长,清清地不知流往何方。这村子里似乎有一种永远不会被打破的静谧,是一种形而上的静谧,加重着这村子的古旧之颜、尘封之气和破败之美。
村子的祠堂位于村落中心,在一片相对和缓平整的高爽地带。站在祠堂前,望得见不远不近的山岭田畴正站着一棵柚子树,在凋敝的枝叶间竟然还挂了一只没有来得及采摘的青黄色大柚子,醒目而孤零。祠堂称得上宏伟,里面光线有些黯,家什的年代都不可考,木质的匾额、屏风和几案历经了悠远的时光,上面雕刻着的镂空图案却依然清晰,是世俗而具象的,下笔稚拙,透着喜乐。终于在那里见到留守的村民,有些拘谨地热情着,解释说,这村里人家原本就不多,年轻
人又都移居县城或外出打工去了。忽然两只狗吵闹着跑进祠堂,一黄,一黑,都瘦小,细眼细鼻,神情懵懂,让人疑心是从诗经或汉乐府里跑出来的。在留有村庄先祖气息的木椅上坐下,慢吞吞地吃了一碗老茶。老茶是由自产的黑木耳、野香菇、山笋,加上鸡蛋,将原料全都磨碎了,搅拌在一起蒸煮而成的,散发着原始的清香,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感觉满肺腑都绿茫茫雨蒙蒙。
走出祠堂,按来路回返,沿阶下坡,看见有炊烟正从某个陡斜的灰瓦屋顶上飘出来,在微雨里渐渐消散开去,那烟是轻轻淡淡的白色,干净缥缈,似乎是那些正在炉灶里燃烧着的干枯植物的魂魄。忽然想到了“故园”这个词,这是一个缠绵而令人心碎的词汇,我的具体的家乡早已模糊,这坑根村当然也不是我的家乡,但它却是我一直想要寻找的心中的那座故园的模样。
出了村子,来到了一座古廊桥上,桥架在两座山之间,把山两边的僻壤和古道都连接了起来。桥下沟涧里的溪水在乱石间流得猛烈,激起浪花。这东方廊桥不似西方廊桥那样全封闭着,而是半敞式的,将一溜长亭遮在桥的上方,顶上有灰黑色屋瓦翘檐,桥内两侧有倚靠座位。这是浙南山区常见的交通方式,长亭为在桥上行走和歇息的人遮风挡雨,这样的桥偶尔还会用来做集市。这是坑根村的廊桥,不是麦迪逊县的那一座,而我总觉得它还是应该与爱情有些关联的,这廊桥实在是男女相会的好去处。汤显祖在这丽水地区做官期间曾遍走山山水水,并构思了《牡丹亭》,很难说他没有到过坑根村的这座廊桥,在他的想象中,那杜丽娘和柳梦梅在梦中或还魂之后,也许曾在这座廊桥上幽会过吧。
不知道附近有无铁路,但在我的感觉里,总以为会有一列桔黄色火车忽然长鸣着从高高的山间隧道穿过,把孤独的坑根村无端地惊醒一下,然后继续驶往不相干的远方,火车驶过之后,坑根村会重新陷入静寂,无边无沿。除了它自己的静寂,世界上其余的一切,在坑根村看来,不过都是多余的梦罢。
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 篇2
很少能见到黄土路了,现在也只有偏僻的乡间才能寻得到。稀少了的东西,让人不免又怀念起来,如果说水泥路与柏油路代表着现代,时光的苍凉与厚重就只能在黄土路上才能找得到。
苏北乡村里的路,曾经全是纵横交错的黄土路,一条条黄土路把田地分成了大小不一的条块,日出而作,日暮而息,迎来朝阳,送走晚霞,千百年来代代人就在这黄土路上行走着,或缓或急。
久旱不雨的晴好日子里,路边的野草卷起枯干的叶子,耷拉着脑袋,怎么也抖不净身上的那层黄土。老牛拉着吱吱响的木轮车子,木轮子重重地碾压在黄土路上,吱吱的响声穿到了云宵里,穿到了无边的旷野中,穿进了人的心里,像是在天地间奏鸣着舒缓而古老的歌谣。
老牛,大马,毛驴和行人,把黄土路上的土踏成了细细的粉末,厚厚的黄土覆盖在路上,行走在上面,衣服和鞋子上很快就挂上了一层黄土。这时最怕逆风行走了,远处的风卷起黄土,黄土打着旋儿钻到人的眼里和鼻孔里,张开嘴吐出来的是泥水。晚上回到家后,脱下鞋子,鞋子里扣出来的全是臭臭的泥巴。
常有年轻人纵马飞驰在黄土路上,马蹄踏起弥漫的黄土,一团浓重的黄云随在马后滚动着,那马像是从雾中跑来,骑在马上的年轻人也凭添了几分英武的江湖气,像是古代的侠士一样。
小时候,我是没有马骑的,村里通往学校的黄土路,去是三里,回来仍是三里,我曾在上面行走过我的小学时代,我能清楚地记清路上哪儿好走,哪段有凹坑。
秋季的浓雾多,有天早上,夜色和浓雾夾杂在一起,匆匆地吃了点早饭,我就向学校赶去,行走在雾中,四周像暗墙一样围堵着,平时熟悉的路况也辨不清了,摸索了好长时间也没有见到一个熟人,平时热热闹闹的路上,怎么看不见一个人影,人都跑到哪儿去了,心里不免有些害怕起来,还好,远处传来了鸡鸣,在寂静的清晨里听起来是那么清晰,听到了鸡鸣又让我放下了心来。
在乡间流传的故事里,鸡鸣时阳气上升,邪物就要避开了。本村曾有个做饼的人,每天要早早的起来,用篮子装好饼拿到周围的集市上去换钱,曾有一次,他出发的很早,走在熟悉的路上,感觉眼前突然一亮,正走的路变宽了起来,路面又平又亮的,与平时走过的不一样,他也没有去多想,心里就想着快些穿过这段路,找到熟悉的地方,那路走起来却像是没完没了似的,一直没有尽头,最后直听到了鸡叫,头脑才恍然变得冷清过来,借着逐渐变亮的天光,才发现自己一直围着一座坟墓在转着,墓的周围已被他踩出了一条明晃晃的路。
自从听过这人的故事后,我也就知道了,夜路里鸡叫能给人壮胆,鸡叫了也就什么都不怕了。前面隐隐像是个人影,我快步追上去,那团黑影也加快了速度,像是竭力想甩开我的样子,快走到学校所在的那个村口时,天色又亮了一些,终于可以看清了几米外的空间,果然有一个人影,踏在路上的脚步传过来很清晰的声音,我靠上去一看,哈,原来是本村的一位表叔。“你这孩子,走路也不发出一点响声,吓得我害怕了一路。”表叔嘴里埋怨着,却还是亲热地拉起了我的小手。他不知道,我那时正崇拜着电影里的英雄,学着那些战斗英雄们,走路时不发出响声这也是门功夫,没想到,这到把自己的表叔给吓着了。
有一段时间,路旁兽医站的窗口常摆放着一只玻璃罐子,里面泡了只白色的小猪,好多小孩子放学后就挤到窗前观看,那只小猪蜷缩着脑袋,看不清脸部,许多人就说是大象,对于猪能不能生出大象的事,大家在一起争论了许久,但又不能亲手掰开猪的脑袋去看,结果就是谁也没法说服谁。
那些大马和驴子时常生病,看似很强壮的动物,吃东西却很娇气,稍不注意便会吃坏了肠胃,站长是位白胖的中年人,他的技术最好,常挽起袖子,把自己的手臂洗干净了,然后把手伸到大马的肚子里掏出里面堵塞着的东西,有时也会用长长的软管子给大马灌肠,站长是个很认真的人,牲畜的脏臭时常溅了他一身,对此他也是毫不在乎。
尽管站长很尽力,还是有牲畜最后会救不好,死掉的牲畜就很便宜地处理给二排的爹,二排不是部队里的那种二排,二排的年岁和我差不多大,是我的一位朋友,他爹希望他能像军人一样硬朗,便给他取名叫二排,二排也没负了他这个名头,力气确实很大。
二排的爹王老头个子不高,人却很精明,选在了两条黄土路的交叉路口,做起了热锅肉生意。死去的马好多是胀肚死掉的,死后的肚子仍是圆鼓鼓的,没有什么复杂的传染病,扔掉了让人感到可惜,因此,这并不妨碍乡里人去食用。
王老头的刀子很快,从马脖子下的腹部着手,哧拉一声就划开了马皮,然后铺开皮子,就在皮上分解好马肉,分类清洗好,放在大锅中慢慢地炖起来,煮熟肉后,仍用小火煨着,不管客人何时到来总能吃到热锅肉。
肉的香味不时飘到黄土路上,一盘姜丝脆藕,一盘水煮花生和热锅肉,常引来许多路人聚在那里,坐在靠近路边的石台旁,嘴里大声地吆喝着吃饭喝酒。
有个黑瘦的皮匠是那儿的常客,皮匠挣了钱,路过那里时便要喝酒,几杯酒过后,皮匠的脸红了起来,便说道这黄土路在过去是官路,能通到京城的,不少赴京赶考的举子,曾走过这里。周围听的人不服气,便笑话皮匠喝多了瞎胡吹。皮匠脖子下的青筋突出来,梗着脖子,磕磕绊绊地反驳道:知道北面的白马寺吗,唐朝的薛仁贵征东,就曾住在白马寺里,不信你去问庙里的和尚,庙里的石碑也记着这事,薛仁贵都走过的路,能不是官路吗?
雨天时,车辙印里存满了水,长时间不干,车轮碾上去,污水就被赶到了一旁,连同水面上的蚊虫也飞了起来,车轮过后,污水忽啦一下又重返回坑里,这样的路也能算是官路?这条路上也走过意气风发的举子,走过四处奔泊的商人,也走过千里奔亲的多情女子吗?
王老头常想让我和二排一块去吃肉,我却很少去吃,多数是拒绝的,因为父亲不让我们无缘无故欠了人家的情,另外,二排妈的身体也不好,全家人要靠着这肉铺摊子过日子。
由于黄土路走上去实在不便,后来就修成了沙子路。修路时,全乡的劳力都来了,先从路两旁挖沟取土,抬高路基,路旁的好多无主的古墓被挖了出来,挖开古墓时,大家便围上去哄抢东西,大多是些穷人的墓,里面也没有值钱的文物古懂之类,结果能抢到几枚陪葬的铜钱就会让人高兴上半天,过后,有烂掉的棺材板扔在沟里,很醒目地就可看到,我们经过那里时不敢久留,很快就从旁边窜了过去。自此黄土路的时代也就结束了。
我离开家乡后不久,沙路又换成了水泥路。那座兽医站,死掉的大马,王老头的热锅肉铺,连同那黑瘦的皮匠,就一同留在我的内心里发酵着。平淡的岁月,淳朴的人生,。
描写乡下土路的散文 篇3
家乡的窑沟边有条土路,路虽宽阔却不平坦,岗泥地的土就是奇怪,雨后特别泥泞,粘脚难走不说,还会留下许多烂泥块,那种泥块经太阳一晒比铁都硬。除非是再来一场大雨,否则它会一直留在那里,无论多久也不会坏。
路什么时候修的?我不知道,总之那是很遥远的事了。我曾沿着这条路往西走,一直走到成子湖畔,岸边就是路的尽头。
路连接沿线好几个村庄,这里的居民干活时走这条路,赶集买菜时也走这条路,孩子们玩耍嬉戏时还在这条路。
路,似乎是这些村庄的命脉,更像是一条穿行其间的纽带,它饱经沧桑,经纬着乡村人的漫长岁月。
比路年头还长的事物只有澡堂门的坟了,多少年来村里去世的人都葬在那里。我曾思考过是否是先有路而后才有的坟呢?可仔细斟酌一下才发现是错的,因为坟场与路还隔着一条窑沟,而且排列的错落有致,不像有迁坟毁坏的迹象。何况,没有的人哪来的路呢!
老人们都说,澡堂门的历史久远,早年修路的人也大多睡在了澡堂门,多少年来他们就没离开过这里,一直守护着这条路。
路,一边是活人的村庄,另一边却又是死人的去处。村里的人临了都会去澡堂门,可逝去人的灵魂会再沿着这条路回到曾经的家园吗?我虽是没见到,但我看到了村里人会在清明去添那些坟头,烧一些纸钱。那些老户人家的条几上还供着先人的照片,每年的春节他们总会恭恭敬敬地磕头烧香,他们倒是说梦里常见到自已的先人。
孩子们对春节印象却不是祭祖,而是惦记家里人给的压岁钱,我不记得其他的孩子有没有压岁钱,也没有打听过。我是每年都有压岁钱的,我曾反复摩挲着那些崭新的票子,虽然仅有几毛钱,可对于孩子来说,那是多么欣慰的事啊。我可以跑到街头去买几个米花团来尝尝鲜,也可以大模大样地走进商店弄几块高粱饴解解馋,像村里的那些穷孩子,哪有这样的底气。
那些孩子的压岁钱仅有几个一二分的硬币。我记得,他们只能几个人一组去玩游戏,把那些分币高高叠起来,站在远处用铁瓦狠狠地扔过去,钱被砸的伤痕累累。
三皮是村上最穷的人家,他的孩子没有压岁钱。其实就算有;她们也不会去扔铁瓦,因为她们都是女孩子,得安安静静在家里忙家务。
钱!对于三皮来说尤为重要,他从不敢乱花钱,每一分钱似乎都是他的血脉。
人越活越大,可钱只能越花越少,三皮知道别人的钱花出去不用担心,将来老了还有儿子,可自已的老婆不争气,一辈子净生闺女。一年年盼下来,三皮的年纪大了,也生得泄了气。村上人常见他暗地里长吁短叹,怕是要断了香火。
我无法猜想他家的生活状况,我从没见到他家买过菜,更没见到他家人穿过新衣服。他的八个孩子只有前二个读过小学,其余的都一直藏在家里。他家有干不完的活,割草喂猪,喂猪割草。
那一年,他的二女儿得了疟疾,他也舍不得花钱买药;硬是让孩子在家里睡,睡了十几天也未见好。都说这病死不了人,可最终孩子还是没熬过去。
澡堂门的北面是一片乱坟岗子,进不了茔气的人都会扔在那里。三皮闺女的死对于农村人来说是不吉利的,上年纪的人都说她是讨债鬼,葬不得澡堂门。
三皮草草用一张苇席卷了,请生产队的五保户王二替他挖井下了葬。我记得那晚的夕阳已经西下,王二用独轮车哆哆嗦嗦地推着苇席筒,就走在窑沟边那条坎坷的路上。
三皮的老婆哭了三天三夜,眼睛肿的像毛桃子,然而就在第四天她却陡然地笑了,笑的怪怪的。可怜她的笑从此就没停住,每天都笑到深夜。
村里的妇女们看到披头士散发的她都同情地叹着气,说她嘴上在笑,心里却在哭,你没看见她的眼角一直都挂着泪痕吗?糟蹋成这样,还能捱多少时日哦!
是的,也就在那年冬天的一个夜里,三皮的老婆终于不笑了,安安静静地去了澡堂门!
我读小学时很少有新衣服穿,我虽是个街上人,可与我一样的孩子们都没有新衣服穿,偶尔有穿新衣服的那必然是家里孩子的老大。大人们给孩子做衣服时总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去排,可孩子多了哪天能排到小的呢?
我读小学时常央求父母给我做一件新衣服,可他们总是说等到过年了再做。然而,新年过了一个又一个,却一直也没等到,此后我也就不相信那些许诺了。
我忘不了那时的日日夜夜,我穿着姐姐穿旧了的衣服,脚上套着芦花编成的毛窝子,瑟缩着脑袋迎着风雪;深一脚浅一脚沿着窑沟边那条路赶往学校。
学校里大家族的孩子总会嘲笑我;欺负我。班里几乎没有人愿意帮我,我只能逆来顺受。我每次放学回家都小心翼翼,从不敢走在他们的前面,更不敢大声说话,总害怕招来祸端。
上课时,我不敢举手发言,教我语文的老师也是卢姓的大家族,他的弟弟欺负我最多。我每一次被打后向他报告,他不仅不理会,反而还会遭到他的责罚,后来我即便被欺负了也不向他报告了。
我会趁欺负人的那些同学不在时偷偷折断他们一支铅笔,或是弄坏他们新包的书皮,然后再若无其事地回到座位上假装学习,我喜欢看他们着急的窘态,更乐意看他们相互内讧而大打出手。
这倒是实话,他们斗的太忙也就顾不上欺负我了,这些事虽然过去了好多年,可我一直还记得那么清楚,我直到现在还记得他们相互争执的眼神,像生产队的水牛睁大的眼睛。
直到我读初中时,父母才会断断续续给我做新衣服,那时我换下来的旧衣服母亲总会送给三皮家。虽说是我穿过的;显得略旧了些,但还好都是我姐姐穿过的女装,三皮家的孩子们自然每次都特别高兴。
欺负人的同学多是家族势力大的,因此闹起来他们也有底气,每次我和他们吵起来时母亲总是大声呵斥着我。我看到大家族的家长背着手慢悠悠走过来,母亲吓得一直满脸赔笑,连声说着我的不是。大家族的家长也不说话,就是狠狠瞪我一眼,骂上两句;然后还是背着手慢悠悠走回去。
事后,父母总会带着我到他们家去赔礼。我常听父亲说在家不欺人,出外没人欺!可我从不欺人,为何总有人欺负我呢?
大家族的大人是我父母的长辈,但他比我父亲要小得多。我听到他叫着父亲的小名,语气不仅傲慢,有时还骂上一两句脏话。父亲也不敢顶撞,总是立于一边唯唯诺诺。
我知道父亲这样做是正确的,他盼望着我快点长大,等哪天我壮实了,有脾气了,也就不用怕他们了。
是的,就连三皮那样的人都会发脾气。那年,常打我的那个大家族同学被三皮打断了一条腿,变成了瘸子。
说起来,三皮的身材并不魁梧,已是一个又瘦又矮的老人,只是因为那个同学欺负三皮家的闺女,三皮才跟他拼命的。为了这件事,三皮还坐了牢,好在时间不长,要不然他家几个闺女还不得饿死。
那天,三皮回村后,成了村里的名人,队长为了照顾他,让他专门负责看瓜地。
我去年回乡时见到那个大家族的同学在街头卖油饼,想是他已不认识我了,见我过来还客气的央我买油饼。我没有提及当年他打我的事,也没有问他那条断腿是怎么了。
也许在他的记忆中已丢掉了欺负人的那一部分,他昔日得意的神态现在也变得呆滞畏缩,只剩下颓然与懦弱。
他黑乎乎的手油光发亮,长长的指甲里藏着满满的污垢,这让我立时产生一种不想买他油饼的念头。
队长让三皮看瓜地原本是觉得三皮可怜,想帮他一下。是的,拥有这片瓜地在那个时代是最值得骄傲的事,那就像西游记里孙大圣看管的蟠桃园。
在此以前,瓜地是由北圩的猴爹看管,他更怕那些大家族。我记得那时,大家族的总时不时地往瓜地跑,毫无顾忌的揪黄瓜,摘茄子。可现在换成三皮看瓜地,这些大家族却怂了,不知什么原因特别害怕三皮,每次路过都会绕着道走。想来,这就是村里人说的——鬼怕恶人!

最近更新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 76页

卫生间提示牌 4页

真核微生物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78页

先兆流产和先兆早产的用药观察及护理 26页

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专家讲座 30页

发展汉语初级二综合第19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 20页

华师大七下科学1.2水的密度和三态变化公开课一.. 49页

全面推动双减政策与教育质量同步提升方案 22页

微自助 高中语文试题微训练21(文言文+诗歌+.. 3页

注册环保工程师高频题库版2025 15页

科学馆项目未来发展潜力分析报告 30页

胃癌教学查房 43页

疾病统计的方法 17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21页

木兰诗南北朝北方叙事民歌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 22页

护理概论及基础护理技术讲解 397页

神经传导检测一专家讲座 38页

社会心理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73页

花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21页

保洁外包合同个人 7页

自备家庭小药箱 14页

农田灌溉管网施工合同 5页

《捏泥巴》名师课件(部级) 22页

露天砂石矿山培训ppt课件 25页

广西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笔试题库含答案.. 341页

教师实习月总结范文5篇 20页

装配式房屋定制合同 3页

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 11页

六年级下英语专项练习语法练习人教pep 7页

gb4053.3-2016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 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