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是由【【笑】平淡】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浙江省温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盛唐诗人常常根据羌笛作为塞外之物的文化属性,将其用于边塞诗中,借以反映征人之悲。如王昌
龄《从军行七首》(其一)云:“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王昌龄此诗中的抒情主人公用羌笛
吹奏“伤离别”的《关山月》 ,表达其久戍边地不得归的无奈与悲痛。《关山月》不仅成为诗人情感的爆发
点,而且还有力地渲染了诗人的哀伤,使诗歌的情思变得更为明晰、深沉。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评论此诗“一语不及征人,而征人
之苦可想” 。盛唐的羌笛描写多渲染了征人的思归之苦、久战无功的遗恨等哀情,与诗人的心声水乳交融,
这是之前的同类诗歌难以企及的。
②盛唐诗人常借羌笛吐露他们浓烈的思乡之愁,比起前代,此类诗歌的艺术水平也大大提升。如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笛
声再大也不可能“满洛城” ,这里显然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形容羌笛之声,为诗歌抒情作了铺垫。其后,
诗人巧用“折柳” ,说明其所闻的笛曲为《折杨柳》,同时建立了本诗的情感基础。最后,再用一个反问句
将故园之思自然地从折柳送别之情引出。如此,诗歌的情感内容变得更为丰富、深沉。浓郁的乡愁与嘹亮的笛声交相辉映,致使全诗达到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的艺术高度和出神入化的境界。《唐宋诗醇》卷八评
《春夜洛城闻笛》云:“凄切之情,见于言外,有含蓄不尽之致。至于《折柳》笛曲,点用入化。 ”以羌
笛表达乡愁的诗歌,盛唐约有 9 首,而盛唐之前仅约有 4 首,尽管早在先唐就有诗人以羌笛抒写故园之思,
但其数量和质量,均不能与盛唐类似诗歌相媲美。
③盛唐时,仕途坎坷的诗人时常被哀怨悲切的羌笛旋律触动,屡将其心中郁结的苦闷与怨愤寄托于羌
笛。如王昌龄《江上闻笛》:“横笛怨江月,扁舟何处寻?……羸马望北走,迁人悲越吟。 ”此诗是王昌
龄在“开元二十七年(739)秋,贬谪岭南途中作” 。诗人闻横笛而心起见弃之怨,即以羌笛表露他被贬岭
南的怨愤。横笛声之怨,亦是诗人心中不可言说的怨,故此诗的羌笛浸透着诗人的情思,直指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盛唐诗人热衷于以羌笛诉说怀才不遇、忠而见弃、济世无门等“行路难”的怨愤与悲痛。
④羌笛文化意蕴独特、表现力强,流传广。盛唐诗人频频为之欢笑为之哭泣,屡屡将其写入诗歌,使
其既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又形成了典型的描写特征,这对盛唐诗歌的繁荣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⑤羌笛自汉朝时已传入中原,到盛唐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可供诗人吟咏的东西非
1 / 19 : .
常多。比如羌笛的缘起及其独特的音色、广泛的用途、动人的故事、悦耳的曲目等均能成为诗人的创作素材。盛唐诗歌中约有76 首诗写及羌笛,且作者又多从不同的角度来描写。如王维《凉州赛神》对羌笛之
用及相关的民俗叙写,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从吹奏者及笛声描翠,杜甫《遗闷》侧重于抒写听笛者的感受,这些诗歌的羌笛描写,角度独特丰富,既经济又有效地拓宽了盛唐诗歌的题材内容。
⑥在盛唐之前,萧衍、李峤等都创作过咏笛诗,但他们多将羌笛视为单纯的客观事物而采用咏物赋的
多方铺陈的手法来创作,基本上都是较为纯粹的咏物诗,缺乏情感内涵。到了盛唐,诗人省去了繁琐的铺
陈,将浓烈的情感注入羌笛描写,促使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高度,诗歌的境界远超之前的咏笛诗。如王昌龄《江上闻笛》、杜甫《吹笛》等均将羌笛置于具体的情景中书写,笛声渲染了诗人的情感,诗人的
情感突出了羌笛声之悲,两者交相辉映,情景交融,诗歌的艺术境界随之而获得相应的提升。总之,经过盛唐诗人的创作,咏笛诗已从之前较为单纯的咏物诗延伸为情景交融的抒情诗,诗歌的艺术境界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⑦盛唐诗人继承发扬了前人描写羌笛的技巧,创造出许多准确而巧妙的情感表达。比如盛唐诗人常用
“羌笛+曲目”的方式来构造出独特的羌笛描写,借此委婉含蓄地表达出特定的情思。王昌龄《从军行》中的“羌笛+《关山月》 ”、李颀《古意》中的“羌笛+《出塞》 ”、高适《塞上听吹笛》中的“羌笛+《梅花
落》”等,这种表达方式充分利用了笛曲的情感内容,委婉地表露出诗歌主要的情思,并形成了动态表达
的特点,使笛声始终飘荡在诗歌中,形成特定的情感氛围,深化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这比过去单纯的描写、直白的陈述,乃至意象的组合都更具艺术感染力。再者,这种表达方式犹如“1+N”的公式,可以通过变换曲目表达多种情感,形式灵活,可以丰富诗歌的表达技巧,营造出新颖的艺术趣味。比如在表达故园之思方面,古人习用大雁、月亮意象来抒发,尽管创作出许多流传千古的佳作,但频繁地运用,不免使这些意象出现老化的现象,从而削弱了诗歌的艺术性。然而,羌笛的流行及其独特的文化属性,使盛唐诗人精于运用羌笛来倾诉故园之思,增添了诗歌的韵致,提升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营造出新颖的审美趣味。
(摘编自龙正华《羌笛意象与盛唐诗歌》,有删改)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羌笛因其作为塞外之物的属性,常被盛唐诗人用于边塞诗中表达征人之悲,与诗人情感浑然一体。
B. 王昌龄的《江上闻笛》 ,以羌笛表达诗人被贬谪的怨愤,羌笛浸透着诗人的情思,直指诗歌的情感。
C. 盛唐时,羌笛的内涵更丰富,这拓宽了盛唐诗歌的题材内容,故而为诗人提供了不同的创作素材。
D. 频繁用大雁、月亮等表达故园之思,不免老套,就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趣味而言,稍显不足。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征人之苦可想” ,有可能是因为王之涣的诗借助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子委婉含蓄地抒写了征人
的思乡之悲。
2 / 19 : .
B. 《春夜洛城闻笛》的情感丰富深沉,这与诗人高超的抒情技巧有关,用反问句抒发故园之思是其中最重要的技巧。
C. 因为低沉的音色,羌笛引发诗人浓郁的思乡之情,触动诗人仕途坎坷的苦闷怨愤,由此可知,羌笛不能表达快乐。
D. 盛唐诗人用“羌笛+曲目”的方式,不仅能增强诗歌情感的真实性,还可以丰富诗歌的表达技巧,增添诗歌的韵致。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六段画横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
A. 柯亭有奇竹,含情复抑扬。妙声发玉指,龙音响凤凰。
B. 菊黄芦白雁初飞,羌笛胡笳泪满衣。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
C. 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江南客。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夜吹笛。
D. 汉境天西穷,胡山海边绿。想闻羌笛处,泪尽关山曲。
4. 请简析文章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5. 本文先后介绍了盛唐诗歌中“羌笛”意象的情感内涵和描写特征。结合材料,探究“羌笛”在下面这首诗中所呈现的描写特征。
清溪半夜闻笛
唐•李白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答案】1. D2. C
3. A4. ①首先指出盛唐诗人常借羌笛吐露浓烈的思乡之愁,比起前代,此类诗歌的艺术水平也大大提升。
②接着,举例论证浓郁的乡愁与嘹亮的笛声交相辉映,致使全诗达到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的艺术高度和出神入化的境界。
③最后,借《唐宋诗醇》卷八的评价,用引用论证指出先唐以羌笛抒写故园之思,其数量和质量,均不能与盛唐类似诗歌相媲美。
5. ①“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以铺叙的方式来描绘出一幅羌笛笛声哀怨、陇头流水幽咽的荒凉凄美画,体现了盛唐诗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高度。
②“羌笛梅花引” ,体现了盛唐诗人常用“羌笛+《梅花引》 ”的方式构造出独特的羌笛描写,借此委婉含
蓄地表达出特定的情思。
③“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羌笛已经和表现征战之苦、思乡之痛的《从军行》《度关山》联系起来,
集中表现家国之思、思乡之痛,体现了盛唐诗人精于运用羌笛来倾诉故园之思,增添了诗歌的韵致,提升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营造出新颖的审美趣味。
3 / 19 : .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不免老套,就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趣味而言,稍显不足”错误。原文说的是古人频繁地用大雁、月亮意象来抒发情感,不免使这些意象出现老化的现象,并非说创作老套,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 D。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由此可知,羌笛不能表达快乐”错误。由原文“羌笛文化意蕴独特、表现力强,流传广。盛唐诗人频频为之欢笑为之哭泣,屡屡将其写入诗歌,使其既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看,羌笛可以表达欢乐,选项强加因果。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点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多将羌笛视为单纯的客观事物而采用咏物赋的多方铺陈的手法来创作,基本上都是较为纯粹的咏物诗,缺乏情感内涵。
“奇竹” “抑扬” “妙声” “龙音”可知是咏笛诗,符合题干要求。
“送君肠断秋江水,一去东流何日归”可知是送别诗。
“捣帛” “江南客” “不知何人夜吹笛”可知是思乡诗。
“汉境” “胡山” “关山曲”可知是边塞诗。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二段,首先提出观点,“盛唐诗人常借羌笛吐露他们浓烈的思乡之愁,比起前代,此类诗歌的艺术水平
也大大提升” ;接着以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为例得出“如此,诗歌的情感内容变得更为丰富、深沉。浓
郁的乡愁与嘹亮的笛声交相辉映,致使全诗达到情景交融、浑然天成的艺术高度和出神入化的境界”这一结论;最后借《唐宋诗醇》卷八评《春夜洛城闻笛》的内容作总结,指出“尽管早在先唐就有诗人以羌笛抒写故园之思,但其数量和质量,均不能与盛唐类似诗歌相媲美”。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情”以铺叙的方式来描绘出一幅羌笛笛声哀怨、陇头流水幽咽的荒凉凄美画。诗
4 / 19 : .
中荒凉壮丽与哀怨婉转也是直接用羌笛吹出的,体现了“到了盛唐,诗人省去了繁琐的铺陈,将浓烈的情感注入羌笛描写,促使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高度” 。
“羌笛梅花引”中“梅花引”是曲目,这句诗体现了盛唐诗人常用“羌笛+曲目”的方式构造出独特的羌笛描写,借此委婉含蓄地表达出特定的情思。
“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声。 ”此处的寒山当在秋浦,而玉关声应该是使人肠断的悲声,月光、流水、笛
声、断肠人便是构成这幅画图的基本元素。由此诗可以看出羌笛已经和表现征战之苦、思乡之痛的《从军行》《度关山》联系起来了,集中表现家国之思、思乡之痛。这主要是因为羌笛多与出塞、关山、陇头水
等边塞的地名相联系,而这些地名令人自然而然想起荒凉的边关塞漠、流血厮杀的战场、久戍边疆未归的将士,而诗歌的基调是低沉的、伤痛的。体现了“盛唐诗人精于运用羌笛来倾诉故园之思,增添了诗歌的韵致,提升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营造出新颖的审美趣味”。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到中年①(节选)
谌容
这是一次含泪的晚宴。
孩子睡着了。刘学尧举起酒杯,望着杯中的酒,感慨万千。
“不能不走吗?”陆文婷轻轻地说。
“是啊,为什么非走不可呢?我已经过了大半辈子,还能活几年?为什么要把骨灰扔进异国他乡的土
壤?”刘学尧说。
一桌人都默默不语。可是,他忽然缄口不言,半晌才吐出一句话来:“你们骂我吧!我是中华民族不
肖的子孙!”
“老刘!别这么说,这些年你的遭遇,我们都知道的。 ”傅家杰给他斟上酒说, “现在黑暗已经过去,
光明已经来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我相信。可是,光明什么时候才能照到我家门前,照到我女儿身上?我等不及啊!”
“不谈这些吧!”陆文婷岔开话说, “我从来不喝酒,亚芬和你要走了,今天我要敬你们一杯!”
“不,应该我敬你一杯!”刘学尧按住酒杯说:“你是我们医院的支柱,是中华医学的新秀!”
半天没有开口的姜亚芬,也举杯说道:“我诚心诚意为文婷干一杯!为了我们二十多年的友谊,也为
了未来的眼科专家!”
“哎呀!你们这是干嘛?我算什么呀?”陆文婷连连摆着手说。
“算什么?”刘学尧真有点醉似的,愤愤地说:“像你这样身居陋室,任劳任怨,不计名位,不计报
酬,一心苦干的大夫,真可以说是孺子牛。对不对?傅家杰?”
5 / 19 : .
傅家杰默默地独自喝着酒,点了点头。
姜亚芬望着熟睡在床上的孩子,不无伤感地叹道:“就是嘛,宁肯耽误自己孩子的病,也不肯误了给
别人治病。”
刘学尧站起来,给所有人斟满酒,说道:“这就是宁肯牺牲自己,也要普救天下。 ”
①“你们今天怎么回事?专门抬我?”陆文婷笑着指指傅家杰说, “你问他,我最自私了。我把丈夫
打入厨房,我把孩子变成了‘拉兹 ②’,全家都跟着我遭殃。说实话,我是个不称职的妻子,也是个不称职
的妈妈。”
“可你是一个称职的医生!”刘学尧叫道。
傅家杰又喝了一口酒,放下杯子说:“这一点,我对医院是有意见的。大夫也有家,也有孩子。大夫
的孩子也会生病,为什么从来没人关心过?我只希望你们医院了解,做一个大夫的爱人,是多么不容易。且不说巡回医疗,抗灾救灾,一声令下,家里一摊全撂下不管:就连平常手术台上下来,精疲力尽,做饭连手都抬不起来!”
傅家杰平日不沾酒,今天喝了一点,脸就红了。他拉着刘学尧的袖口笑道:“不信,你们问文婷,我
什么不干?什么不会?”
②陆文婷听着这些含泪的笑谈,心里很苦。她不能制止他们。见傅家杰含笑看着自己,只好勉强笑道:
“什么都会,就是不会纳鞋底。不然园园就不会老嚷买球鞋了。 ”
“这就是你的苛求了!”刘学尧一本正经地说, “总不能把我们的冶金专家改造得只会拿鞋底到处转
啊!”
③“要不是粉碎了‘四人帮’ ”傅家杰笑着说, “你们想,我不就只剩下纳鞋底了吗?”
然而,这样伤心的笑谈又能持续多久呢?他们说着说着,空气又沉闷起来。
“老刘,你认识的人多。我听说当保姆收入颇高。我真想托你打听一下,谁家要雇男保姆……”
刘学尧拍着傅家杰的手说,“现在出了一张《市场报》 ,登待聘广告,你可以试一试。”
“那太好了!”傅家杰推了推宽边眼镜,嘻嘻哈哈地说, “本人大学毕业,精通两门外语,擅长烹调
蒸煮,缝纫洗涤,兼做男女粗细各种杂活。体格健壮,性情温和,勤劳勇敢,任劳任怨。最后一条,报酬面议。哈哈!”
④姜亚芬默默地坐在一旁,看他们笑,自己也想笑,可是笑不出来。她碰了碰自己的丈夫说:“别说
这些了,有什么意思?”
“意思?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啊!”刘学尧挥着手说, “中年,中年,现在从上到下,谁不说中
年是我们国家的骨干?是各条战线的支柱?……”
“你少发点议论吧!”姜亚芬打断了他的话。
刘学尧眯起眼,似醉非醉地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呀!我是个无名医生,可我不敢忘却国家大事。
6 / 19 : .
我请问:谁都说中年是骨干,可他们的甘苦有谁知道?他们外有业务重担,内有家务重担;上要供养父母,下要抚育儿女。他们所以发挥骨干作用,不仅在于他们的经验,他们的才干,还在于他们忍受着生活的熬煎,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包括他们的爱人和孩子也忍受了痛苦,作出了牺牲。”
陆文婷呆呆地听着,轻轻说了一句:“可惜,能看到这一点的人太少了!”
刘学尧两个胳膊肘扒在桌沿上,玩着空酒杯,又滔滔不绝起来:“旧社会有句‘人到中年万事休’的
话反映了在那个社会里,人到四十岁,就觉得这辈子完了,不能再有什么作为了。现在呢,可以改一个字,‘人到中年万事忙’。对吧?四五十岁的人,正是担当重任的时候。中年人,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
“高论!”傅家杰赞道。
“我还有谬论。 ”刘学尧按住傅家杰的胳膊,谈兴更高了, “单从这方面看,我们这一代中年可以说是
生逢其时的幸运儿了。其实不然,这一代的中年人又是不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