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房山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房山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房山区应急避难场合建设方案
应急避难场合是政府应对战争和突发灾害时紧急疏散安顿灾民的重要场合,是加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增强城市综合防护功能,提高我区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平安社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应急避难场合建设的必要性
我区地处首都西南交通枢纽,地区广阔,人口众多,总面积2023平方公里,,安全形势十分严峻:“生命线”工程多,线路管道纵横交错;危化产品多,占全市67%以上;地质灾害多,存在煤矿坍塌、山洪、泥石流等隐患,一旦发生战争和重大自然灾害,将对我区导致极大破坏,产生大量需要疏散和避难的群众。因此,规划建设应急避难场合,既是国家和市政府的规定,也是我区客观现实的需要,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应急避难场合建设的目的任务
《北京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减灾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规定:“各新城每年完毕3-5处应急避难场合(可容纳6万至10万人)的拟定和配套设施建设”,未来几年,我区要建成和完善15个市、区级应急避难场合,,可疏散人数14
.88万人,%。今年拟先建1-2个应急避难场合,做为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动,力争“十一五”期间应急避难场合建设基本满足城市居民需要。
三、应急避难场合规划建设的原则
(一)均衡布局,就近安排。体现应急、分散、集中、有序的规定,应急避难场合距居民区直线距离2023米到5000米,,使群众在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可以安全、迅速到达避难场合。根据我区位于首都郊区的实际情况,应急避难场合重要集中在良乡、城关和燕化三个人口密集区。
(二)安全可靠,因地制宜。应急避难场合要远离高大建筑物、易燃易爆场合、地下断层等危险场地,选择地势平坦、容易搭建帐篷的地方进行建设。结合公园、广场、体育场空旷场地和地下人防工程等,按人群分布和疏散的需求,建设相应的应急避难场合。
(三)平灾结合,综合运用。应急避难场合平时具有休闲、娱乐、健身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在战争和发生突发性灾害事件时发挥避难场合的功能。建设时要考虑多种灾害如战争、地震、火灾、洪涝等情况下的应急避难,尽量做到一园多用。
(四)结合现状,长远规划。应急避难场合应以安全安顿群众为主,远期可在城乡总体规划之中,预先考虑提供应群众安全可靠、设施完备的生活和避难避险空间。
四、应急避难场合建设规定
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参照其它地区相对成熟的应急避难场合建设方案,制定我区应急避难场合建设方案如下:
1.在现有的规模较大的公园如昊天公园、燕山公园等,完善必要的应急避险设施:
(1)应急避难指挥中心
将公园管理处办公用房加以改造,使其在应急避险时可以作为指挥中心。该中心平时负责公园、广场的管理工作,应急时要发挥其调动及指挥作用。
(2)应急物资储备室
在公园内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室,用于储存应急物品如帐篷、食品、工具等物资,应急时作为食品、救灾物品储备和发放的管理用房,为灾民提供必要的救灾物资。
(3)应急棚宿区
在公园内地势开阔、空气流通比较好的地方设立应急棚宿区,并且其布局一定要合理。平时,它们是游人休憩和娱乐的场合,应急时,周边居民可在此区域按指定位置搭建帐篷,临时居住。
(4)应急医疗救助站
设立简易用房作为应急情况下的医疗救助站。应急医疗救助站应建立在应急棚宿区附近,它负责应急时对灾民的医疗救助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5)应急供水装置
可暂时运用公园内现有供水设施或将其稍加改善,以便于平时和应急状态下使用。将来,可以考虑在应急棚宿区附近打造应急水井,以保证应急情况下灾民的用水安全。
(6)应急供电系统
将公园内现有供电系统加以改造,使其在平时和应急状态下都能投入使用。也可选择建立安全、环保、节能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电源控制室应处在应急避难指挥中心内,作为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急电源使用。
(7)应急简易厕所
公园内应设立多个应急简易厕所,它们在位置上应当与应急棚宿区相相应。应急厕所只在避灾时使用,平时坑位上盖板,覆土,并种花草,成为整体绿地的一部分,应用时只需将坑位上覆土除去并增长围档即可。
(8)监控及广播通讯系统
可以运用现有设施或将其稍加改造。在碰到特殊情况时,通过监控系统可了解全避难场合情况,使用广播系统可进行安排调度,并且通讯系统可以保证避难场合内以及与避难场合外的通讯联系。为语音、数据、图像统一控制提供了物质保障。
(9)应急消防设施
改善公园内现有消防设施,保证公园内拥有2处以上应急消防栓,各个建筑和设施的显著位置放置灭火器,以便在平时和应急情况下做到有备无患。
(10)应急停机坪
应急停机坪应设立在园内中央视野开阔的草地中,平时作为绿地景观供人们欣赏、休闲,应急时,作为直升机紧急起降平台,运送抢险救援人员、救灾物资、伤员和灾民等。
    2.增设应急避难指示标志
建立应急避难场合,除了在公园内增建以上设施外,还应当增设应急避难指示标志,在距重要路口500米处安装应急避难场合标志和道路指示牌。在紧急情况下,这些标志可以引导市民及时、快速、安全地到达指定位置,保证应急避难场合的高效运用。具体来说,这些标志应当涉及:
(1)方向标志
(2)入口标志
(3)紧急出口标志
(4)应急厕所标志
(5)应急供水标志
(6)应急供电标志
(7)应急医疗救护标志
(8)应急灭火器标志
(9)应急水井标志
(10)应急停机坪标志
(11)避难场合应急指挥部
    3.设立紧急疏散路线,制定应急疏散预案
建立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应急避难场合,除具有应有的相关设施和指示标志外,还应当设立紧急疏散路线,并要制定应急疏散预案。要按照街道、居委会、家庭情况预先划分疏散区位,基本做到各居民区与避难场合一一相应。应急疏散时,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有秩序地组织避难群众进入避难场地,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组织机构及重要职责
应急避难场合规划和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到规划、民防、消防、地震、卫生、防疫、市政、建委等多个部门,需要政府统一组织协调,应成立区应急避难场合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和具体负责我区应急避难场合的规划建设。
组 长:卢国懿,房山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王 波,区应急办主任;
李 博,区规划分局局长;
刘文礼,区民防局局长;
成 员:苗宗启,区市政管委主任;
张国胜,区地震局局长;
刘胜国,区民政局局长;
李 德,消防支队支队长;
段维鹏,区建委主任;
董瑞臣,区财政局局长;
路建华,区体育局局长;
张建国,区卫生局局长;
郭志族,区教委主任;
杨建忠,区水务局局长;
刘荣秀,区信息中心主任;
刘大龙,区供电公司总经理;
李新华,网通房山分公司总经理;
线长安,燕山办事处副主任;
李爱军,城关街道办事处主任;
李光明,拱辰街道办事处主任;
胡淑苹,西潞街道办事处主任;
下设办公室:
主 任:刘文礼,区民防局局长;
副主任:曹进国,区民防局副局长;
人 员:谢前进,区民防局副处级干部;
韩振路,区民防局副处调研员;
徐东枫,区民防局指挥通信科科长;
王爱军,区民防局法制宣传科科长。
重要职责:负责我区应急避难场合的前期规划选址工作;协调相关部门拟定应急避难场合的场地标准、组织施工和建设;依法加强相应急避难场合的管理和维护;定期组织社区群众进行疏散演练和宣传活动。
六、应急避难场合的管理
(一)、按照平灾结合的原则,应急避难场合平时服务于自身原有功能,在遇有地震、火灾、洪水等突发性重大灾害时,由政府批准启用。
(二)、应急避难场合做为社会公益场合,在启用后应向群众无条件开发(原管理权限不变)。
(三)、解除启用命令后,群众应无条件立即撤出。
(四)、任何人不得破坏场地内的各种应急避难建筑设施。
(五)、场合所有权者负责平时应急设施的维护保养。
(六)、应急物资由政府统一采购、贮存和调拨使用管理。
附图:
一、《房山区应急避难场合位置分布图》
二、《昊天公园应急避难场合示意图》
三、《应急避难场合道路指示标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