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习题:考前强化练 热词8 劳动效率 Word版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新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习题:考前强化练 热词8 劳动效率 Word版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热词8 劳动效率
热点阐释
所谓劳动,实际就是劳动者利用劳动工具进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所谓提高劳动效率,关键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提高劳动工具的效率,二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三是要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在这三个方面中,最关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首先,提高劳动工具的效率,关键是技术,而发明技术的主体,是劳动者。其次,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提高劳动者积极性相比,若没有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者的高素质也就不能转化成为劳动的高效率。
劳动效率指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水平。它反映一定量劳动投入所得的有效成果。这种产出的成果,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也可以表现为价值形态。劳动效率概念可应用于所有社会经济部门。物质生产领域通常使用“劳动生产率”这一术语。
对应训练
1.(2020海南海口二模)在征服“百越”时,嬴政派监御史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主持开凿了一条连接湘水和漓水的运河以“通粮道”,并于公元前214年竣工,这就是兴安运河,唐以后称灵渠。这条运河( )
“天府之国”
2.(2020河北张家口二模)图1、图2选自清代宫廷画师焦秉贞创作的《康熙御制耕织图》。画作反映了( )
3.(2020吉林吉林四模)据统计,1981年与1952年相比,。1981年,全,扣除物价变动因素比1952年提高一倍多。这一事实表明( )
4.(2020福建漳州三模)1979年盛夏时节,深圳蛇口码头建设工地一片死气沉沉。10月,工地实行定额超产奖励制度,工人每天必须装运40车的石料,但超过这个定额后,多拉一车就奖励4分钱,
工程进度大大加快。但这种超产奖励制度很快被有关部门叫停,工程进度又慢了下来。这一现象说明( )
5.(2020黑龙江哈三中四模)长期以来英国实行敞田制……由无数面积都不大的条形田地构成,所有者的土地分散到不同的地方,非常不便于耕作……而圈地运动后采用新式的耕作方法如轮耕制,发展优良品种,用科学方法饲养耕牛,使用某些简单的农业机器。由此可见圈地运动( )
6.(2020安徽黄山一模)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新消费主义使得各阶层开始购买它们从前从未有机会购买的、甚至比以前更大范围的商品。……社会模仿的巧妙使用使本来只买“必需品”的人购买“体面商品”,使本来只买“体面商品”的人购买“奢侈品”。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7.(2020天津河西区二模)福特的创新是用于汽车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驱动福特式“创新”的是( )
8.(2020广东汕头冲刺)从1951年到1975年,英国、美国、法国、%、%、%、%%,这一现象( )
参考答案
热词8 劳动效率
解析由材料可知,灵渠接通了湘水和漓水,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故选B项;郑原成为秦国的粮仓,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排除A项;灵渠开通后就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受到人们的重视,排除C项;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排除D项。
解析材料是清代宫廷画师焦秉贞创作的《康熙御制耕织图》,画作反映了自然经济下的辛勤劳动被推崇,故选B项;宫廷画《康熙御制耕织图》主要歌颂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而不是体现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排除A项;图画中不能体现农民的社会境遇,排除C项;明清时期的科学技术进入总结阶段,没有新的突破,排除D项。
解析1978年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启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增加,城市市场也越来越活跃,故选C项;1981年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还没取得巨大成就,排除A项;1981年我国已经开始改革计划经济,排除B项;材料“物价变动因素”说明物价在变动,排除D项。
解析材料叙述了超产奖励制度的实行和停止影响了深圳蛇口码头建设工地工程进度的快慢,说明分配体制改革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关键,故选A项;蛇口码头工人建设的积极性与人民公社体制无关,排除B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才正式提出,排除C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排除D项。
解析材料反映了英国由原来敞田制下土地分散使用到圈地运动后土地集中使用,推动了农业生产中新的耕作方法,发展优良品种,使用农业机械,可见圈地运动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故选D项;圈地运动是通过暴力使农民与土地分离,而材料体现的是圈地运动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圈地运动是农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对农业发展带来的影响,排除B项;英国在16世纪已经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排除C项。
解析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产品价格的下降,推动了社会消费能力的提升,故选A项;材料中社会需求的出现是因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没有反映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的结合更加密切,排除B项;材料没体现“社会分工”,排除C项;材料强调工业革命推动社会需求的出现,没有涉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以及各国经济联系加强”,排除D项。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福特的流水线上的创新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应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需要,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福特调整使用劳动力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的问题,并未体现劳动力的严重短缺,排除A项;福特式“创新”是适应汽车等行业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与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标准化生产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而材料描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生产场景,排除D项。
解析据材料西欧国家、日本的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普遍高于美国,反映了西欧国家、日本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提供了基础,故选B项;西欧国家、日本增长率虽然普遍超过美国,但美国经济总量仍占优势,美国一直是世界经济霸主,排除A项;工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能够反映经济发展速度,但无法反映经济总量的变化,排除C项;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是多极化趋势,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