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1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第14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 Word版含解析 】是由【zhimensh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1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第14讲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 Word版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课时作业14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20·四川内江一模)1892年,波兰文版《共产党宣言》序言:“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A )
A.其诞生与工业革命之间紧密联系
B.是超越时间和地域的永恒真理
C.其发表是空想社会主义破产标志
D.成为各国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解析:“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说明《共产党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可以侧面反映该国工人运动的活动程度,工业发展程度越高,工人运动越活跃,发行份数越多,说明其诞生与工业革命之间紧密联系,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党宣言》与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其本身的特点,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与空想社会主义的破产没关系,排除C项;《共产党宣言》为工人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各国工人运动不一定全都要接受其指导,排除D项。
2.(2020·广西桂林一模)下表为近代欧美工人组织建立的情况:
时间
工人组织
概况
1851年
英国“机械工人混合工会”
英国第一个工会联合会
1860年
英国“工会委员会”
伦敦各业的工会联合组织
1863年
法国“全法工人联合会
法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
”
1863年
德国“全德工人联合会”
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全国性的组织
1864年
各国“国际工人协会”
在伦敦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
据此可知( B )
A.科学理论开始指导工人运动
B.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
C.英国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中心
D.工人阶级革命斗志日益高涨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英、法、德等国工人先后形成了国内全国性组织,1864年又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工人组织,说明无产阶级斗争的联动性增强,故选B项;材料仅体现欧美工人组织联合性组织,未体现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导作用,排除A项;工业革命后,国际工人运动中心从法国转到德国再到俄国,英国始终不是国际工人运动中心,排除C项;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工人运动陷入低潮,排除D项。
3.(2020·云南一模)马克思曾这样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材料反映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时代( C )
A.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B.启蒙运动传播了民主思想
C.生产方式束缚人的全面发展
D.福利制度建立并逐渐完善
解析:由材料“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可知,在共产主义社会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资本主义时代束缚了人的全面发展,故选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工业革命与城市化,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科学社会主义而非启蒙运动,排除B项;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福利制度,排除D项。
4.(2020·山西太原一模)“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 C )
A.说明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
B.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
C.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
D.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
解析:根据材料“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可知,与原先的雇佣劳动相比,工业进步下的无产阶级斗争有了新特点,故选C项;根据材料可知,“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才是工业化的产物,A项错误;材料讲的是资本主义进步对工人运动的影响,而不是资本主义进步本身,B项错误;材料讲的是工人阶级斗争的变化,而不是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D项错误。
5.(2020·江西上饶模拟)19世纪晚期以来,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新变化:欧美各国纷纷成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其代表经选举开始进入政府和议会,“修正主义”思潮盛行。这是________结果( D )
A.国际工人运动发展的
B.国际无产阶级意识进一步觉醒的
C.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
D.经济与社会变化的
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在19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逐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垄断组织的出现加剧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于是出现了题干中
“欧美各国纷纷成立了工人阶级政党,其代表经选举开始进入政府和议会”现象,故选D项;国际工人运动受到了《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才会出现“成立了工人阶级政党”现象,排除A项;国际无产阶级意识的觉醒是受到了《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排除B项;题干中所述及的“新变化”没有背离科学社会主义,排除C项。
6.(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马克思说:“通过这次革命,他们把权力保持在人民的手中,即用领导者的政权机构取代了先前统治国家的政权。”马克思肯定了巴黎公社的( A )
A.无产阶级革命性质 B.暴力革命斗争方式
C.普选建立政权方式 D.新型政府运行机制
解析:从材料“通过这次革命,他们把权力保持在人民的手中”,可知马克思肯定的是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政权,是无产阶级革命,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方式,排除B项;从材料“即用领导者的政权机构”,可知巴黎公社是用巴黎公社的领导人的阶级属性建立了相应的政权,没有涉及普选,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性质,没有涉及新型政府的运行机制,排除D项。
7.(2020·重庆九校联联考)巴黎公社“把行政、司法和国民教育方面的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出的人担任,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不论职位高低,都只付给跟其他工人同样的工资”以“可靠地防止人们去追求升官发财”。巴黎公社的这一做法有利于( C )
A.建立人人平等的政治秩序
B.树立公职人员的社会威信
C.保证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
D.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解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不可能平等,排除A;材料是要树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威信,排除B;由材料
“一切职位交给由普选出的人担任,规定选举者可以随时撤换被选举者”“可靠地防止人们去升官发财”可知,这一做法有利于维护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从制度上保证民主制度的真正落实,故选C;巴黎公社脱离农民阶级,没有建立工农革命联盟,排除D。
8.(2020·江西名校学术联盟检测)巴黎公社从1871年3月19日到5月24日先后颁布了423道公告,涉及社会全方位变革的命令与举措。这些公告( C )
A.表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政权
B.清除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
C.体现了巴黎人民改变法国的迫切性
D.表明巴黎公社反对普鲁士的侵略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巴黎公社在不到70天的时间里发布了420多道公告,其内容“涉及社会全方位”,这突出反映了巴黎人民对社会变革的迫切要求,故选C项;题干没有具体说明其公告的相关内容,不能推出巴黎公社的性质问题,排除A项;巴黎公社存在了70多天,不能清除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病,排除B项;题干没有具体说明其公告的相关内容,并且“巴黎公社反对普鲁士的侵略”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
9.(2020·湖南株洲一模)有学者指出:巴黎公社的许多革命措施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它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它没能妥善处理好政治文明与这两种文明的关系。材料意在说明巴黎公社( A )
A.失败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B.爆发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C.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D.是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解析:通过题干中“(巴黎公社)没能妥善处理好政治文明与这两种文明的关系”,说明其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故选A项;题干着重探讨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而不是其爆发的原因,排除B项;题干没有论及巴黎公社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排除C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政权,不是社会主义政权,排除D项。
10.(2020·安徽蚌埠一模)下图为某学者所绘的一战期间俄国国内时局示意图。
对上图解读全面的是( C )
A.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短暂的
B.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C.俄国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D.沙皇改革催生俄国民主革命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示意图不难看出,一战期间俄国国内以沙皇为首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彼此之间矛盾重重、错综复杂,故选C项;材料中并没有对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相关提及,排除A项;根据所学,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其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而非偶然性,排除B项;沙皇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俄国民主革命,但这并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全面解读,排除D项。
11.(2020·山东临沂检测)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和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等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举措( C )
A.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
B.使临时政府赢得了农民的支持
C.有利于俄国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
D.建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度
解析: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颁布《土地法令》,完成了民主革命反封建的任务,但并未取得彻底的胜利,故A项错误,C项正确;《土地法令》使苏维埃政府赢得农民支持而不是临时政府,故B项错误;1917年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时,社会主义制度并没有建立,故D项错误。
12.(2020·湖北武汉质量检测)1918年,俄国召开了酝酿已久的立宪会议。参加会议的3 600多万人有900万人选择了布尔什维克党,2 100多万人选择了社会革命党。列宁说,“把全部政权交给立宪会议,同样是和凶恶的资产阶级妥协”。于是,人民委员会解散了立宪会议。这主要反映了( A )
A.苏维埃政权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B.发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C.布尔什维克党未得到群众支持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解析:材料“‘把全部政权交给立宪会议,同样是和凶恶的资产阶级妥协’……解散了立宪会议”表明俄国拒绝与资产阶级妥协,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故A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政权的建设问题,故B项错误;布尔什维克党未得到群众支持,与“3 600多万人有900万人选择了布尔什维克党”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18年”,结合所学,正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之时,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2020·江西赣州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黎公社的许多革命措施开启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第一步,它为现代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巴黎公社没有妥善处理好政治文明与这两种文明的关系;况且,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措施超过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很难落到实处,最终也导致了巴黎公社失败。
——丰云《论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与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建设的关系》
材料二:今天,我们依然认为十月革命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一场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革命。社会的发展虽然受社会规律的支配,但它并非处于一种自然而然的相互作用之中,而完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追求某种目的人的行动,是自为的活动。十月革命的胜利是必然的。
——伏菲凌《论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巴黎公社开启了哪些重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这些文明建设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13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影响法国巴黎公社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一败一成的共同因素。(12分)
答案:(1)建设: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实行选举等社会主义民主。原因: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够健全。问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或生产力发展水平);无产阶级的力量;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与成熟;领导因素(策略、方针);理论指导;国际环境。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建设,根据材料一“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可知实行选举等社会主义民主;结合所学,巴黎公社创建了第一个工人性质的政权;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当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够健全……直接选举、全民选举等政治文明措施超过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可知当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够健全;结合所学,当时资本主义尚处于上升阶段;第三小问问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经济条件尚不能支持巴黎公社的成功,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组织、国际国内环境等方面加以分析。如:二者所面临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党组织、理论指导等。
14.(2020·江西南昌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71年4月,马克思就开始写作全面论述巴黎公社的光辉著作《法兰西内战》,对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总结。马克思指出:“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材料提供了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的相关论述,蕴含了国家政权建设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分)
答案:示例:
观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说明:通过暴力革命,打破资产阶级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巴黎公社的基本经验。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提出工人阶级要夺取政权,建立起自己的统治。但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后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式是什么,因为没有经过实践,没有取得经验。巴黎公社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的国家政权学说,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如根据材料“公社的真正秘密就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可得出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其次,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可以从打破旧的国家机器、创造性地建设新的国家政权、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给人类留下宝贵精神遗产方面进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