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课时分层作业25 人民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45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课时分层作业25 人民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guwutang 2025/5/15 文件大小:4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课时分层作业25 人民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课时分层作业25 人民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是由【guwuta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0-2021学年同步新教材历史中外纲要(上)课时分层作业25 人民解放战争 Word版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五)
(建议用时:40分钟)
1.1945年5月,蒋介石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只有消灭共产党,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而8月份他却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讨”和平问题。其真实用意是(  )
A.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B.继续维持民主建国
D.把内战责任转嫁给共产党
A [题干材料中对于蒋介石前后态度的变化表面看是矛盾的,实际上是一致的。1945年5月讲话反映了其主要目的,而8月份邀请毛泽东“商讨”和平问题表面上是为了和平,实际上是为反共发动内战做准备工作,借此争取时间准备内战,故选A项。]
2.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的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
A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协定》
C [由材料“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可知,指的是抗战胜利后,在争取和平民主阶段,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确定了和平建国的方针,故选C项;国民党“一大”于1924年初召开,排除;B项发生在1936年,排除;D项中的协定》最终由于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而未达成,排除。]
3.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  )
A.重庆谈判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
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
D协议上签字
C [材料“1946年”“国军已攻下张家口”表明内战的爆发,这说明中的可能性已不存在,故选C项。]
4.“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陈毅这首诗所指战役的意义是(  )
A.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结束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反动统治
C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此诗写的是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选C项。]
5.周恩来指责国民党“把独裁合法化,把内战合法化,把分裂合法化,把出卖国家利益合法化”。这是针对国民党(  )
A.成立国防最高委员会
B.蒋介石当选中华民国总统
C.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D.召开“国民大会”
C [根据材料“周恩来指责国民党”“内战”“独裁”“卖国”可知,这是解放战争期间,1946年国民党非法召开伪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这实质上是国民党专制统治和蒋介石独裁的装饰品,故选C项。]
6.“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
A.跃进大别山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A [根据材料时间“1947年”“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可知是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掀起战略反攻序幕,故选A项。]
7.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反映南京“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的历史片段是(  )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华民国定都南京
C.日军在南京进行野蛮大屠杀
D.渡江战役胜利,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D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推翻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故选D项。]
8.有一首描述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的诗歌中写道:“天堑长江阻战云,蛟龙作浪起缤纷。千帆横渡惊晨晓,万炮直击震暮昏。”这场战役(  )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B.使北平和平解放
C.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
D.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
D [由题干信息“天堑”“千帆”“横渡”“万炮”可知,这场战役是渡江战役。渡江战役使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顷刻土崩瓦解,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故选D项;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排除A项;“北平”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C项是三大战役的成就,排除。]
9.《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新闻周刊,有世界“史库”之称,蒋介石、毛泽东等许多中国人曾经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蒋介石曾先后10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并且是1937年《时代》年度人物,当年《时代》封面图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照。
材料二 毛泽东曾先后12次出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其中1949年3月,毛泽东第一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1)《时代》周刊将上述两人分别列为1937年和1949年封面人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上述两人在1945年曾进行过一次具有历史性的会面,简述毛泽东参加这次会面的目的和意义。
(3)毛泽东和蒋介石公开正面对抗长达近半个世纪,列举毛泽东、蒋介石在1949年进行军事斗争的典型事例及其结果。
[解析] 第(1)问,结合1937年实现全民族抗战和1949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有关史实进行回答。第(2)问,根据1945年重庆谈判的内容进行分析。第(3)问,根据1949年国共双方的重大事件进行归纳。
[答案] (1)1937年,中,蒋介石受到世界的关注;1949年,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毛泽东受到世界的关注。
(2)目的:争取和平;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团结广大人民。意义:争取了政治上的主动,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3)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党军主力被消灭;渡江战役,解放军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统治。
10.1945年9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反帝斗争取得完全胜利
B.和平成为民心所向
C.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
D协定
B [由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和时间“1945年9月”可知,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要求和平、反对战争成为民心所向,故选B项;反帝斗争的胜利是1949年后,排除A项;材料中反映的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漫画,不是媒体,排除C项;
1945年10月10日协定即《双十协定》,排除D项。]
11.1947年11月,中共中央发出文件,决定全面变革解放区“三三制”政权组织形式。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一般的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反映出(  )
A.中国共产党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正式形成
C.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
D [根据材料“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可知,这体现了将原来为抗日设立的政权改变为以人民为主体的政权,反映出主要矛盾由民族矛盾转化为阶级矛盾,故D项正确;根据“1947年11月”可知抗日战争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形成于1954年,故B项错误;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是指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故C项错误。]
12.毛泽东是“正事写史,余事写诗”的诗人史学家和史学家诗人,他的诗反映了中国革命的艰难困苦和中华民族站起来的历程,其中《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三大战役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B.横渡长江,推翻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C.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大反攻的序幕
D.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
B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占领南京后创作的,故选B项。]
13.1949年3月,毛泽东说:“随着战斗的逐步减少,工作队的作用就增加了,现在准备随军南下的五万三千个干部是很不够用的,我们必须准备把二百一十万野战军全部化为工作队。”这是因为(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
B.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C.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D.新中国的成立具备了组织基础
A [从时间上看,1949年3月三大战役已经结束,国民党军队的主力部队基本上被消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故选A项。]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蒋介石宣称“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如果能配合得法,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消灭”。国民党参谋总长陈诚宣称,六个月就可以解决共产党问题。6月底,一颗颗炮弹飞向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材料二 在1946年重新爆发内战的背后,是国民党执着地相信他们的优势兵力,以及共产党准确地估计到了国民党的实际弱点。……1949年的结局表明,不是苏联的援助比美国多(事实恰恰相反),问题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国民党却办不到。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原因。
(2)“1949年的结局”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方面的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第(1)问,应围绕材料一、二的关键信息归纳概括。第(2)问,要在准确提取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共产党方面指明原因。
[答案] (1)美国对蒋介石的支持和援助;蒋介石拥有优势兵力;认为能快速消灭共产党;国民党及其政权的阶级性质。
(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一支坚强的人民军队;动员和利用革命的潜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最近更新

妇产科执业风险与棘手医患纠纷防范与处理 57页

病毒性肝炎主题知识宣教 75页

环卫工人专题知识培训 9页

2020—2021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10页

二尖瓣脱垂医学知识专题讲座 18页

2020年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单元试题及答案.. 26页

2021—2022年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 6页

2021年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加答案 5页

2021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7页

2021年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知识点及答.. 7页

2021年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附参.. 4页

2021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参考.. 7页

2022年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汇总.. 6页

2022年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 6页

2022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 6页

2022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 5页

2022新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 5页

残留检测技术进展和残留控制 27页

棕华欣城广告策划案 32页

多西他赛注射液 36页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参考答.. 5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7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学生.. 7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试卷及答.. 5页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题加答案 7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可打印) 6页

患者管道滑脱的根本原因分析和防范对策专家讲.. 32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必考题) 6页

营养基础学蛋白质专家讲座 51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必考题】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