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第7单元 第21课 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Word版含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38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第7单元 第21课 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hezhihe 2025/5/15 文件大小:38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第7单元 第21课 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Word版含解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第7单元 第21课 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Word版含解析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第7单元 第21课 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Word版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21课 战后的经济改革与挫折
课 程 标 准
素 养 解 读

2.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识记理解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局部调整。
2.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认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导致苏联的解体;提醒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知识点一 赫鲁晓夫改革
1.目的
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推动苏联经济的发展。
2.措施
内容
结果
农业
①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
②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自留畜,鼓励发展家庭副业;
③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推广玉米种植;
④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①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扩大了开垦面积,增加了粮食产量;
②大规模垦荒,破坏了生态环境,再加上管理经营不善,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
工业
把管理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把许多企业交给加盟共和国和地方管辖
①对工业的发展有所促进;
②后来,由于产生新的矛盾,又把权力陆续收归中央

(1)积极性:揭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对“斯大林模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局限性: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急躁冒进,带有较大的随意性,因而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赫鲁晓夫改革
知识点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
(1)工业方面
①恢复部门的集中管理体制,同时兼顾地方,把部分企业下放地方管理。
②坚持集中的经济计划,同时扩大企业的某些自主权。
③实行利润提成,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农业方面
①鼓励发展家庭副业。
②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
③推行集约化经营,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投资。
2.评价
(1)积极性: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
(2)局限性
①未能从根本上变革旧体制。
②改革缺乏宏观的整体性,措施也不配套。
③后期改革停滞,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再加上其与美国加紧争霸,导致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滑坡。
知识点三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和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①可能性:1985年,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②必要性:苏共全会认为,“国家已处在濒临危机的状态”,“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
(2)措施
①采用经济手段代替行政命令的管理办法。
②企业实行自负盈亏、自筹资金、自主经营。
③在商业和服务行业中允许集体和个体经营。
④在农村实行租赁制和家庭承包制。
(3)结果:各项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
(4)原因
①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再加上阻力重重。
②改革重心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局势失控。
2.苏联解体
1991年,“八一九”事件爆发后,苏联迅速解体。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
史料一  苏共中央全会决定:
(一)认为发展谷物业,保证到1960年全国谷物总产量每年至少是100亿普特,这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任务……
——赫鲁晓夫《关于增加畜产品生产的决议》
[解读] “发展谷物业”“是最重要的国民经济任务”是关键信息。
[思考] 史料一表明赫鲁晓夫改革有何特点?
【提示】 侧重于农业改革,尤其是重视发展谷物种植。
史料二 现在,进一步改进工业工作的问题作为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提出来了。组织良好和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威力的基础。我国整个经济的顺利发展,苏联人民福利的提高,苏联防御力量的进一步加强都取决于工业发展的水平和规模,都取决于工业工作的成果。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中央全会文件汇编》
[解读] “工业”是史料二的核心词,注意第二、三句话的主旨。
[思考] 史料二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有何特点?其目的有哪些?
【提示】 特点:强调工业改革的重要性。
目的:促进,增强国防力量。
 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
(1)目的方面:两者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2)内容方面: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重在农业,后者重在工业。
(3)结果方面: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
(4)失败原因方面: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1)原因
①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③外部因素:西方演变。
(2)启示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改革是必要的。
②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
③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④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堂小结]
时 空 坐 标
答 题 术 语
,以农业为突破口进行改革,但未能彻底打破“斯大林模式”,改革最终失败。
2.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继续推行改革,以工业改革为重点,一度使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但改革使经济最终陷入停滞。
3.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开始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仍没有放弃传统的做法,没有取得预期成果,后转向政治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1.1953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九月全会上指出,农业部门“大批农业专家和集体农庄工作人员把精力花在制作各种各样的报告、呈文和报表上面去了”。由此可知,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试图(  )
A.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B.扩大农业的自主权
C.以增产为主要目的 D.改变集体农庄道路
B [根据材料信息“大批农业专家和集体农庄工作人员把精力花在制作各种各样的报告、呈文和报表上面去了”可知,赫鲁晓夫反对政府对农业管得过严,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来的体制,扩大农业的自主权,故选B项。]
2.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  )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改变苏联原来的社会制度
B [赫鲁晓夫的改革虽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冲击了斯大林体制,起了“掘墓人”的作用,但其在经济改革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故“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故选B项;A、C、D三项都不符合“斯大林的守墓人”的含义,故排除。]
3.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或导弹,军工生产接近国民生产总值的40%。从长远来看,这一现象对苏联社会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大大提高
D.民用工业迅速发展
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勃列日涅夫时期,特别注重军事工业的发展,这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妨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故选B项。]
4.在俄罗斯《晨报》公布的20世纪苏联领导人好感度民意调查结果中,勃列日涅夫成为俄罗斯人最喜欢的苏联领导人,其中有56%的受访者对勃列日涅夫持肯定态度。勃列日涅夫得到肯定的理由是(  )
A.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彻底改善
B.苏联保持了大国的荣耀
C.苏联军事实力全面超过美国
D.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 [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彻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故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保持了大国的荣耀,所以勃列日涅夫受到人们的肯定,故选B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勃列日涅夫改革并未冲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故D项错误。]
5.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  )
A.承认市场调节作用
B.放弃对经济的计划指导
C.恢复部门管理体制
D.接受西方自由放任原则
A
6.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D.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D [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是赫鲁晓夫的做法,故A项错误;进行军备竞赛是勃列日涅夫的做法,故B项错误;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是戈尔巴乔夫的做法,故C项错误;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都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故选D项。]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的对比:
对应时期的苏联领导人:
赫鲁晓夫
上台:1953年
下台:1964年
勃列日涅夫
上台:1964年
下台:1982年
材料二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这则笑话把苏联比做一列因铁轨已到尽头
,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每个领导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大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帘拉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车,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把身子探出窗外大声喊道:前面没有铁轨了,前面没有铁轨了!”
——历史风云网
(1)从材料一看,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对苏联经济的作用如何?
(2)材料二中1986年苏联“无法继续前进时”,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解决“铁轨”问题的?结果如何?
[解析] 第(1)问应注意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上台的时间,再结合材料一图示指出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的作用。第(2)问应围绕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分析。
[答案] (1)在一段时期内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而言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失败的境地,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经济存在的问题。
(2)解决: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结果:经济体制改革陷入困境,政治体制改革使国内局势失控,导致苏联解体。

最近更新

长安大学毕业论文答辩通用ppt模板 24页

医药代表初级培训材料 21页

女性如何吃出健康专家讲座 33页

房颤合并PCI的抗栓治疗策略 35页

校园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课件 52页

2025年度物业管理与业主共同维护公共设施合同.. 9页

2025年度版补充合同与二零二五年度补充协议—.. 10页

2025年度煤炭销售版合同——华能集团与神华能.. 10页

2025年度烟草店店铺转让与品牌形象统一化推广.. 8页

2025年度游艇二手市场交易保障合同 10页

2025年度渔船租赁与渔业市场调研合作协议 9页

2025年度深水井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分析报告合.. 10页

2025年度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服务责任书 10页

2025年度消防工程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预案编制.. 11页

2025年度海鲜冷链物流配送服务采购合同 10页

2025年度海洋工程行业劳动合同解除证书 7页

2025年度济南市高端住宅租赁服务合同 10页

2025年度洗浴技师健康管理与劳动合同 9页

2025年度沥青原材料仓储物流与配送服务合同 10页

2025年度汽车抵押贷款合同终止协议 8页

2025年度水稻种植与农业旅游合作开发协议 10页

人教版微课认识比喻句 29页

2025年度水产市场水产品直销合作协议 9页

2025年度民族风服饰设计研发合同 9页

2025年度桥梁下部施工劳务与技术创新合作协议.. 9页

2025年度校企实习生实习实训基地项目融资合作.. 9页

黄色简约风大客户管理PPT模板 28页

2025年度月嫂就业与雇主合作共赢协议 8页

2025年度智能穿戴硬件产品采购与健康管理协议.. 10页

入团考试知识大全 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