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阅读《新序》试题附答案(共篇) 】是由【杏杏铺】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阅读《新序》试题附答案(共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阅读《新序》试题附答案(共篇)
篇1:阅读《新序》试题附答案
阅读《新序》试题附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 ③ 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选自刘向《新序》)
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②侔(móu):等同。③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8.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尝有疑狱 狱:案件
B.臣,鄙民也 鄙:浅陋
C.不知当狱 当:应当
D.殆未有也 殆:恐怕
9.对下面加点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家有二白璧 ②侧而视之
③其径相如也 ④然其价一者千金
A.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不同 B.①②用法相同,③④用法相同
C.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不同 D.①②用法不同,③④用法相同
10.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国,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玉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
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上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D.作者姐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依旧考的是人物传记。考查重点仍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意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与基本持平。
第8题考察常用实词,四个选项词均为初中接触过的字义。解答此题,找到选项对应的文中原句,将选项意思带入原文进行检验,可得到正确答案C。
第9题考察常用实虚词“之”与“其”的用法,难度不大。①为助词“的”,②为代词,代“白璧”,③为代词“它们的”,④为代词“它们的”。答案选D。
第10题是对文章信息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此题,要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句子,依据文章内容进行解答。A项的“布衣”是指陶朱公凭借布衣(百姓)的身份,并不是说做布衣生意。C项,陶朱公并没有直接给梁王建议,只是以白璧为喻,委婉地告诉梁王要换个角度看问题,以厚德治国。文章并没有提到梁王推行仁政,厚赏国人。D项,两人讨论“狱讼”一事,意在说明“有国畜民施政者,宜厚之而可耳”。答案选B。
第11题考查文言翻译,难度为易。考生解答时候应逐字对应翻译,尤其注意关键字(如:虽、决、是)的准确含义。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点。答案为:即使是我也迟疑难决,先生您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应该怎么办?(4分。“虽”、“决”、“是”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
篇2:《新序杂事》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新序杂事》节选阅读试题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
[乙]梁君①出猎,见白雁群。梁君下车,彀弓②欲射之。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行者不止,白雁群骇。梁君怒,欲射行者。其御③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④之,曰:'必以人祠⑤,乃雨。景公下堂顿首曰:‘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⑥!”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选自刘向《》)
[注]①粱君:即魏国国君。②彀(gu)弓:拉开弓。③御:车夫。④卜:占卜,古时迷信活动。⑤祠:祭祀。⑥无异于虎狼:跟虎狼没两样。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粗的词。
(1)白雁群骇___________
(2)言未卒___________
(3)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孙袭讲故事的目的是想讽劝梁君怎样去做(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害怕;惊怕;惊慌(2)停止;完毕;结束(3)原因;缘故
2.(1)我祈求下雨的原因,是为了我的百姓。
(2)别人打猎都得到禽兽等猎物,我打猎得到良言回来了。(意对即可)
3.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篇3:新序选文阅读理解附答案及译文
新序选文阅读理解附答案及译文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21-23题。(8分)
宋昭公出亡,至于鄙①,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选自《新序》)
①鄙,边境。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
( )(3分)
A. 宋昭公出亡(死亡) (通“披”,穿)
(因此) (终于)
2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说说文中的宋昭公为什么会丧国。(2分)
参考答案:
21.A
22.作为国君离开自己的国家失去社稷的原因,是因为奉承说好话的人多了。
23.《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齐王因为有太多的人奉承而受蒙蔽,宋昭公也是如此。
译文:
宋昭公出外逃亡,到达了邻国,感慨说道:“我知道亡国的'原因了。我朝做官的千把人,干政事的时候,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主圣明!’侍者卫士数百人,披着衣服站立,没有一个不说:‘我们君王长得美!’朝内朝外都听不到说我的过错,因此到了这个地步!”在宋君看来,做君王的之所以离开国家失掉社稷,是因为说谄媚话的人太多。所以宋昭公亡了国但是能够醒悟,最后得以重振国家。
篇4:滕王阁序课内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滕王阁序课内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滕王阁序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1 )三江而带(2 )五湖,控(3 )蛮荆而引(4 )瓯(ōu)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5 );人杰地灵,徐孺下(6 )陈蕃之榻。雄州雾(7意义:______用法:_____)列,俊采星(8意义:_______用法:______)驰。台隍枕(9 )夷夏之交,宾主尽(10 )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11 ),棨(qǐ)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12 ),襜(chān)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13 ),路出名区,童子何知(14句式: ),躬(15 )逢胜饯(16 )。
时维(17 )九月,序属(18 )三秋。潦水(19 )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20 )骖騑(21 )于上路(22 ),访风景于崇阿(23 )(句式: )。临(24 )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25 )凫渚(26 ),穷(27 )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28 )冈峦之体势。披(29 )绣闼(tà),俯雕甍(méng),山原旷其盈(30 )视,川泽纡其骇(31 )瞩。闾(lǘ )阎(32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33 )弥津(34 ),青雀黄龙之轴(zhú)。云销(35 )雨霁(36 ),彩(37 )彻区(38 )明。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39 )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ǐ)之滨(40 );雁阵惊寒,声断(41 )衡阳之浦。
翻译:汉代的豫章旧郡,现在称洪都府。它处在翼、轸二星的区域,与庐山和衡山接壤。
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控制楚地,连接瓯越。(这里)物有光华,天有珍宝,宝剑的光气直射牛、斗二星之间;人有俊杰,地有灵秀,徐孺子(竟然)使太守陈蕃放下榻。雄伟的州城繁盛的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飞驰。南昌倚据在荆楚和华夏交接的地方,(宴会上)客人和主人全都是东南一带的俊杰。声望崇高的阎都督,打着仪仗远道而来;德行美好的宇文新州刺史,驾着车马也在此暂时驻扎。(正好赶上)十日一休的假日,才华出众的朋友多得如云;迎接千里而来的客人,尊贵的朋友坐满宴席。辞采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是文词宗主孟学士;紫电和清霜这样的宝剑,出自王将军的武库里。家父做(交趾)县令,我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我)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亲自遇到了这样盛大的宴会。
时间是九月,季节为深秋。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驾着整齐的马车行驶在高高的道路上,到崇山峻岭中观望风景。来到滕王营建的长洲上,看见他当年修建的楼阁。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九霄;,朱红的油彩鲜艳欲滴,从高处往下看,地好像没有了似的。仙鹤野鸭栖止的水边平地和水中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桂树与木兰建成的宫殿,随着冈峦高低起伏的态势。打开精美的阁门,俯瞰雕饰的屋脊,辽阔的山原充满视野,迂回的河流湖泊使人看了惊叹。房屋排满地面,都是鸣钟列鼎而食的富豪人家;船只布满渡口,都装饰着青雀黄龙的头形。云消雨散,阳光普照,天空明朗。傍晚的彩霞与单个的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的天空浑然一色。渔船唱着歌傍晚回来,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失在衡阳的水边。
一、给文中加点字写出正确的解释。
二、巩固练习
1、下列词语中的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rǔ) 棨(qǐ)戟 襜帷(wéi) 星分翼轸(zhēn)
(yíng)回 胜饯(jiān) 涸(hé)辙 钟鸣鼎(dǐng)食
(yú) 请缨(yīng) 猖(chāng)狂 衡阳之浦(fǔ)
(xiá)日 雨霁(jì) 邺(yè)水 遥襟甫(fǔ)畅
2、选出故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
,岔恚尉。
,故幸来告良。 ,公问其故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襟三江而带五湖 以为襟 B、徐孺下陈蕃之榻 放下
C、控蛮荆而引瓯越 连接 D、穷岛屿之萦回 动词,穷尽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台隍枕夷夏之交 枕头 B、宾主尽东南之美 美景
C、家君作宰 宰相 D、躬逢胜饯 盛大的宴会
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序属三秋 为,是 B、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胜利的朋友
C、俨骖騑于上路 高高的大道 D、潦水尽而寒潭清 雨后积水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维九月 维持 B、披绣闼 披上
C、山原旷其盈视 盈利 D、声断衡阳之浦 水滨
7、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青雀黄龙之轴 B、云销雨霁
C、彩彻区明 D、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8、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是( )
A、徐孺下陈蕃之榻 B、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
C、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D、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
9、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相同的是( )
A、川泽纡其骇瞩 B、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10、选出即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
,即书诗四句。 。
,即冈峦之体势。 。
11、下列各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洪都新府 六国灭亡之故事
是岁十月之望
,胜友如云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12、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都督阎公之雅望 B、宇文新州之懿范
C、蚓无爪牙之利 D、姜氏何厌之有?
13、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访风景于崇阿 B、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
C、憩感配寺 D、郢人酺于沧浪
14、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例:披绣闼,俯雕甍 (动宾结构)
,桑榆非晚 ,烟光凝而暮山紫
,彩彻区明 ,目吴会于云间
( )
,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篇5:新序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11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