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蒙台梭利课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是由【书犹药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蒙台梭利课程公开课一等奖课件赛课获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蒙台梭利课程模式
人物简介
蒙台梭利(1870--1952):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被誉为在世界幼儿教育史上自福禄贝尔以来影响最大的人之一。蒙台梭利早年从事医学工作,研究智力缺陷小朋友的心理教育问题。19,她在罗马的贫民区开设了第一所“小朋友之家”,将对智力缺陷小朋友的教育措施运用到了正常小朋友的身上,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措施,被称为“蒙台梭利教育法”。
蒙台梭利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小朋友观
1、小朋友是成人之父
小朋友不是小大人,不应将成人的观点强加给孩子。她主张以小朋友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育观点,视小朋友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小朋友具有“潜在生命力”
蒙台梭利认为小朋友是独立的不停发展着的完整个体,他们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潜力”,即在小朋友的心灵中有着一种深不可测的神秘力量,伴随心灵的发展逐渐展现出来。这种“潜在生命力”是小朋友自我发展,自我成长,并形成独特心理的内在源泉和基本动力。
同步,蒙台梭利认为要启动蕴藏于小朋友身上的这种潜在能力,必须为小朋友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保证它有足够的条件来分化和自由的发展,并把教师和家长的爱作为润滑剂来滋润它。
3、小朋友具有“吸取性心智”
“吸取性心智”,即6岁之前的小朋友自身具有的一种吸取知识的自然能力。婴儿刚出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为了生存,他们会借助吸取性心智,自发地从环境中选择他们成长所需要的东西,他们会像海绵同样,吸取环境中的信息,在无形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小朋友的这种吸取信息的过程是自发的,而不是通过外力的作用而实现的。
4、小朋友发展具有“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即在不一样的发展阶段,小朋友体现出对某种事物或活动尤其敏感或产生一种特殊爱好和爱好,学习也尤其容易而迅速。因此,蒙台梭利倡导教育家、教师和父母都应当仔细观测小朋友,研究小朋友,理解小朋友的自然发展进程及规律,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期,及时给小朋友以引导、协助和鼓励。
感觉的敏感期——0-6岁
秩序的敏感期——2-3岁
语言的敏感期——0-3岁
细节的敏感期——-4岁
行走的敏感期——1-2岁
手的敏感期——-3岁
(1)感觉的敏感期
婴儿从出生起,就会凭借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理解事物。3岁前,孩子只是吸取周围事物;3-6岁就能分析、判断环境。
父母可以在家中准备多种刺激感觉器官的玩具。在生活中父母要随时引导孩子运用五官,感受周围的事物,尤其当孩子充斥探索欲时,在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满足他的需求。
(2)秩序的敏感期
秩序感在于认识到每样物品在它的环境中所处的位置,记住每样东西应当放在哪里。这意味着一种人可以适应自已的环境,在所有的细节方面都可以支配它。秩序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当它得到满足时,就产生了真正的快乐。
幼儿看到某些东西置于恰当的地方时会显露出快乐和激情,从中可以看到幼儿对秩序敏感性的积极体现。
(3)语言的敏感期
1岁此前是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1-。19-21个月时会出现 “词语爆炸”现象。一岁半后来,孩子有一种似乎是忽然开口的阶段,一下子说的很好。两岁的孩子,虽然话不成句,但总是喜欢叽里咕噜地说话,更喜欢模仿大人说话。20-30个月是婴儿基本掌握语法的关键期。三岁,孩子可以初步用语言体现自已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