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集镇环境卫生综治工作意见与雨露计划补助金自查报告汇编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集镇环境卫生综治工作意见与雨露计划补助金自查报告汇编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集镇环境卫生综治工作意见与雨露计划补助金自查报告汇编
集镇环境卫生综治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以开展集镇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集镇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为保障,以清理“三堆”、治理“三乱”、建设“三化”为重点,切实做到“三堆”有固定地点,“三乱”得到有效治理,“三化”实现整洁美化,努力使集镇区脏、乱、差面貌得到明显改观,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得以坚持,居民良好生活习惯逐步形成,使集镇城市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二、镇区环境整治重点
一是垃圾保运。要扩大垃圾填埋场规模,整修通往垃圾场的道路,解决好填埋场周边矛盾问题。坚持镇区门店、单位的门前“四包”责任制,做到定时定点投放垃圾,保持街道整洁。加强对镇容的管理,实现垃圾日产日清。建立镇区环卫保洁机制,确定专人巡回保洁,清除街道裸露垃圾。二是市场规范。以治理街道脏、乱、差为重点,集中整治镇区乱搭乱建,私拉乱接,越店经营,摊点乱摆,明锅亮灶,店招多而乱,黑广告等,保持市场整齐有序,街道干净卫生,不断弱化马路市场功能。完善经营户相关证照,实现亮证经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三是交通秩序。完善交通标识、标线,合理划定停车位,加大镇区段乱停车辆的管理力度,采取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等强有力手段,确保车辆摆放整齐,交通畅通。四是加强街道绿化、亮化、硬化排水畅通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快镇区绿化带植绿、补绿工作,坚持经常修剪和维护,积极实施集镇亮化工程,集镇主干道路安装路灯,满足居民夜间照明,丰富集镇夜景。坚持道路拓宽和修复以及排水系统兴建和修复工程,保证集镇区道路下水道畅通,从而提升集镇区良好形象。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4月30日—5月5日),宣传发动阶段。
第二阶段(5月6日—5月26日),集中整治阶段。
第三阶段(5月26日—12月30日),全面整改提高阶段。
四、推进措施
1、注重宣传引导。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全面调动各方面参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切实培养广大居民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居民成为环境卫生整治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受益者。
2、强化资金保障。整合环境卫生连片整治、扶贫开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加大争取力度,把大量项目和资金都使用到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方面。要把公益性岗位与集镇区保洁员岗位结合起来,同时镇政府将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加大环卫经费投入,确保该项工作稳步推进。
3、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全力整治。
4、加强督查。党委专门成立督查组,对、集镇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对整治不到位的责任人给予戒免谈话,对责任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雨露计划补助金自查报告
一、培训资金使用情况
1、20**年,上级下达我县“雨露计划”培训任务数1031名,,设服装加工、电脑、模具等8个专业,举办各类培训班12期,实际完成培训人数1365人,其中职校培训人数945人,拨付培训资金52万元,日升学校培训人数420人,。
2、20**年,上级下达我县“雨露计划”培训任务数1504名,,设实用技术、水泥工艺、计算机、模具、平车等9个专业,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实际培训1604人,其中职校培训人数1171人,;日升学校培训人数190人,;中职教育培训243人,。20**年“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补助580人,下达资金116万元,已全部拨付到补助对象一卡通上。
二、资金拨付程序
在培训资金使用中,我们严格按照上级关于“雨露计划”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文件执行,根据批准的培训计划项目、培训内容、培训人数和达到的培训效果验收合格后,培训资金直接拨付到所承担培训基地的财务帐上,完成培训一期,拨付一期。同时我们还汇同县财政、审计、纪检部门不定期对培训基地进行抽检、督查、审核、采取对培训内容,对培训人数,对培训天数,三对相符,再由委培机构开具正式发票,附培训授课内容、人数、天数到我办审核报帐,经县会计核算中心审核无误后及时拨付培训资金。
两年中,通过加大对“雨露计划”补助资金的管理力度,特别是对自身的管理,在对两个培训基地的检查中未出现截留、挪用、挤占、贪污、违规、违纪和与“雨露计划”不相符的培训内容资金现象,促进了我县“雨露计划”资金管理的完善和培训项目的实施。保证了“雨露计划”培训资金的正常运行,做到了专款专用、专项专用。
三、存在的问题
在“雨露计划”培训补助资金管理中,我们虽然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和达到的培训效果还有一定差距,存在一定不足。一是乡、村对推选的培训对象把关不严,为应付完成培训名额,随意指派人员参训,没有针对村里实用人材的需要,认真挑选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有培训意愿的贫困人员参训;二是个别参训人员对培训目的不明确、人在心不在,没有自始至终完成培训授课科目,影响了培训效果和质量,主要原因是培训补助资金少,部分培训人员边挣钱边学习;三是少数参训人员文化素质低、接受能力差、反映迟缓、学到和掌握的技能不够全面,不能学以致用,起到脱贫致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