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每周一练试题D卷-附解析.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每周一练试题D卷-附解析.doc

上传人:xinyala 2025/5/16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每周一练试题D卷-附解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每周一练试题D卷-附解析 】是由【xinyal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每周一练试题D卷-附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每周一练试题D卷 附解析
题 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读下面的词语,每组全对的打“√”,有错的打“×”。
A. 静谧 赏赐 精兵间政 落荒而逃 触类旁通 ( )
B. 抽噎 名誉 积劳成疾 司空见惯 革故鼎新 ( )
C. 咳嗽 厨房 蜂拥而至 囫囵吞枣 寝不安席 ( )
D. 鼎盛 书藉 纷至踏来 竭泽而渔 脍炙人口 ( )
2、我会给下面每个字组词语。
锈( )燥( )减( ) 揪( )乖( )
绣( )澡( )碱( ) 瞅( )乘( )
3、词语模仿秀。
古为今用: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成千上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愤愤不平: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密密麻麻: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心(    )肉( ) (   )(   )如洗 (   )(   )安席   
(   )(   )望重  可见(   )( ) (   )(   )石出
5、正确、匀称地书写下面的语句。
从那以后,漫长的岁月过去了,经历的事情许多也已淡忘,而少年时代生活的情景,启蒙老师们的音容笑貌,还不时地在我的记忆中浮现,引起我的思念和遐想。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古文今读。
(1)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以”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2)“之乎者也”是文言文表达的特点。“患者、学者、记者、老者……”中的“者”的意思是( )。

( 。 。 。)
2、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要求选一选。
( )( )画栋 万( )( )新 张灯( )( ) 百( )成( )
( )( )共赏 ( )( )绕梁 见( )知( ) ( )空见( )
上述成语中,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
3、先把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再写出你平时积累的一句名言。
(1)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________一齐烧掉,我应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那些________的人,才能_________黑夜,_________光明。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列句子整理成通顺的一段话。
( )我们在一块大礁石上,把一张张绑有诱饵的虾网放上压网石,按顺序抛下去。
( )等了一会儿,该起网了。
( )我和小伙伴盼盼、陈坚三人扛着吓网,兴致勃勃地道海边捕虾。
( )然后,我们便在礁石上坐下来,一边等虾进网,一边观赏大海的景色。
( )在虾网里,有欢蹦乱跳的虾,还有一只张牙舞爪∕的黄闸虾。
( )“哗……哗”,大海出现在我们面前了 ,海浪打在岸边溅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像一块巨大的地毯上镶着白色的花边。
( )我提起一张网,提的又轻又慢,网一离开水面我们就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了。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你在课外一定阅读了很多的书籍,向学们推荐一本好吗?请写一段推荐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
1、读短文,按要求作题。

乔家大院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雄伟 宏伟),(威严 庄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项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项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项的平房,既表现了偷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项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致 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 特殊)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璀璨( ) 考究( ) 瞩目( ) 闻名( )
(3)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全封闭式的_________________,俯视呈______________字形,整个大院显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③段中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真实而准确地说明了乔家大院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则运用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生动而形象地突出了乔家大院在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阅读下列歌词文字,回答问题。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1、给下列汉字注音。
萦( ) 烙( ) 澎( ) 湃( )

2、标题中的“我”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中“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歌词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祖国的“河山”,借代祖国,形式上排列整齐,音律和谐。
3、阅读理解。
课内阅读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瞅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文中“熬”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 )画。
2、以上短文选自俄国作家( )的(《 》)。
3、当渔夫看到已经在帐子里熟睡的两个孩子时,他会对桑娜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桑娜和她的丈夫有什么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作文: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卷面整洁、字体工整,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A.(×) B.(√) C.(√) D.(×)
2、答案不唯一
3、略
4、心惊肉跳 碧空如洗 寝不安席 德高望重 可见一斑水落石出
5、根据书写好差给分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1)认为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2)B
2、略
3、略
4、3 5 1 4 7 2 6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略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3小题,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
1、略
2、1、yíng lào péng pài
2、海外游子
3、“烙”准确而形象地表达了海外赤子跟祖国永远无法分离的血肉关系。
4、长江 长城 黄山 黄河
3、略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