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2025年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精选9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47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5年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精选9篇).docx

上传人:文档百货 2025/5/17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5年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精选9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2025年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精选9篇) 】是由【文档百货】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精选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精选9篇)
篇1: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
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思路
国家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曾撰文解释: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论。高考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古诗鉴赏题命题有其自身的特点,不可能是完全开放的,它必须是带着镣铐跳舞,即在放开手脚的同时对试题加以必要的限制,答题切人点不宜太大,只能聚焦于诗中最为出彩之点,就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某一方面加以设问。有些同学由于没有掌握好答题要领,往往答非所问或不知所云,造成失分。那么,在诗歌鉴赏中怎样根据命题的要求找到答题突破口,规范答题表述,悟出答题规律,获得高分呢?










一、辨清题材类型,把握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从题材上大致可以分为写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即事感怀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闺怨送别诗等,鉴赏古诗要先从题材上掌握、区别好这几种类型。例如不同类型诗歌在题目上的用词各有自己的特点,像送别诗的题目往往有赠、别、送等字眼,怀古诗则多用感、怀、忆等字眼。如果了解了这些特点,也就基本上把握了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者诗歌的主题,为鉴赏领悟全诗打开了一扇大门。
经典试题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20xx年高考四川卷)
夜 归
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藤。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解题思路 领悟思想感情,要从诗歌所塑造的形象或所描绘的画面(景象)入手。首先我们从题目思乡诗这一题材的特点()为突破口分析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所蕴含的感情:诗的前三句写了归客倚杖蹒跚、不顾一切而归的情形,第四句写出了归客快到家门时的所见(亲人在灯下补衣)以及感受到家的温暖的心情。
参考答案 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正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都从这幅画面中流淌出来。










二、领悟语言特色,品味传神字词
诗歌的语言具有形象、凝练、含蓄的特点,在品味诗歌语言时应注意有象征意义的词句,挖掘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要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进行深入体味,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
经典试题 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0xx年高考江苏卷)
鹧 鸪 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解题思路 纵观全词可以看出,这是一首羁旅思乡词。同样是妻子生日,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个又字把作者为了仕途不得不离乡背井、抛家别眷的思家之苦揭示了出来。
参考答案 又字暗示作者已不止一次浪迹天涯,平实朴素的语言饱含着几多愁苦和无奈。
三、抓住特有意象,揣摩隽永意境
意象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意指的是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象指的是诗歌中人和物的形象。所谓意象,就是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缺一不可。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一一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洲。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形成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 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掌握了意象分析,高考古诗鉴赏题就成功了一半。
经典试题 《暮春沪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分析。(高考湖北卷)
暮春沪水送别
韩 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解题思路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诗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感情的。作者选用绿暗红稀这两个词,意在以暗淡色彩隐衬远行客失意出京,气氛沉郁。而暮云中的楼阁又映衬着帝京的繁华,自然引起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惆怅。作者巧妙地用绿暗 红稀暮云 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衰败景象,把错综复杂的感情概括为古今情,收到了融情于景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这首诗将错综复杂的隐情、友情、人世沧桑之情、天下兴亡之情等浓缩为古今情,融入由绿暗红稀暮云宫前水等意象组成的一幅惆怅感伤的画面之中,形成了融情于景的艺 术特色。
四、把握表达技巧,简析艺术手法
诗歌的表达技巧即艺术手法,主要是指所用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诗歌考查的表达方式重点是描写和抒情。涉及到的表现手法一般有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反问、双关、引用(典故)、衬托(正衬、反衬) ,反衬又有以动衬静、乐景衬哀情等;还有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象征、托物言志等。
经典试题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述理由。(20高考福建卷)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1)端居:闲居 (2)素秋:秋天的代称。
解题思路 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可以看出本首是写景抒情诗,作者通过写室外台阶前的青苔红树,雨景、月色,描绘了一幅清冷幽寂寥落的画面,实际是借景来抒发自己内心的孤寂悲愁。从近年来的题目可以看到,考题多以写景抒情诗为主,那么,分析作品景与情之间的关系,注意比较鉴别,是分析诗歌的关键。










参考答案 这首诗第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 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篇2: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思路分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解题思路分析
分析构思(结构思路)型
1、提问方法: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构思之妙。
3、解答分析:诗歌思有路,一首诗句与句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那么,分析诗的'结构思路,必须把握诗句的关系。有的诗先写景后抒情,有的先叙事后抒情,还有铺垫、过渡、烘托、起承转合之说。
4、答题模式:①概述诗句的内容。②揭示诗句之间的联系。③指出这种构思传达出什么思想感情。
5、答题示例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
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曲为归隐前后所作。②趱:赶快。③苫:用草覆盖。
(1)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案:(4分)写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主要写向往归隐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先阴如箭之叹,由鸟啼雁归生出人情淡薄之慨。
后几句为第二层次,主要写向往中的隐居生活。其中又分为两层,“留下”句至“秧肥”句为第一层,写归隐后的物质生活:“床边”之后的几句为第二层,写归隐后的精神生活。
篇3: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思路
●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
篇4:高考古诗词鉴赏解题思路










(一)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答题步骤:
① 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 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 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①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 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答题步骤:
① 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 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③ 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① 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② 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③ 两处反衬都突出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篇5:高考解题思路
1、解析几何最经常考什么?
解析几何是一些综合题最喜欢考察的知识点,可难可易。纵观历年高考命题的规律,解析几何主要围绕主干知识--椭圆的方程和性质,运用圆心的轨迹、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椭圆标准方程的变形、直线斜率、圆的性质和平面几何知识推证椭圆的一些基本性质,会对圆锥曲线中的存在性、唯一性、不变性、恒成立等性质进行论证、运用。

最近更新

上海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五篇) 24页

三方协议书(8篇) 26页

建筑企业三级安全教育记录及表格(全) 38页

萎缩性胃炎的内镜与病理学诊断 56页

14天隔离计划书(4篇) 7页

贫血指南专题知识专家讲座 45页

9.1.2 用坐标描述简单几何图形 2025年春人教版.. 29页

酶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40页

消费心理与顾客接待技巧精湛 56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生命专家讲座 35页

2024年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 55页

2024年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56页

2024年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 58页

2024年天津职业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 55页

2024年宁夏银川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试.. 56页

2024年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职业适应性测.. 44页

2024年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 54页

2024年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 54页

2024年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 56页

2024年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必.. 55页

2024年山东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 57页

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 56页

2024年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46页

2024年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 44页

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必刷测.. 56页

2024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 55页

2024年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 57页

2024年广西省玉林市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 56页

2024年延边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 55页

幼儿园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学PPT演示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