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是由【胜利的果实】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缺血性脑血管病药品治疗及监测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第1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
一、普通治疗:
二、药品治疗:
1、溶栓
2、抗凝
3、抗血小板
4、扩容
5、脑保护
6、其它
三、外科
1、介入
2、手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第2页
凝血指标及异常时意义
PT(PA、PTR、INR)
APTT
TT
FIB
FDP
D-D
BT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聚集试验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第3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第4页
PT
凝血酶原时间
测定方法:被检血浆中加入组织因子和Ca2+;
反应:外源性凝血路径相关凝血因子功效
临床意义:
延长:外源性凝血路径相关凝血因子功效障碍,如:遗传性凝血因子缺点、肝脏疾病、Vit K缺乏、口服Vit K拮抗剂(如香豆素类抗凝药)、纤溶亢进
缩短:高凝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第5页
PT汇报方式
1、PT:11~14s,延长3s以上才有意义;
2、PTR,凝血酶原时间比值:
被检血浆与对照血浆PT值之比
参考范围:~
3、PA,凝血酶原活动度:
被检血浆相当于对照血浆凝血活性百分率
参考范围:70%~130%
4、INR,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PTRISI,(ISI,国际敏感指数)
INR越大,PT越长;用于监测口服抗凝药病人Vit 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性改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第6页
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测定方法:被检血浆中加入12因子激活剂
反应:内源性凝血路径相关凝血因子功效
临床意义:
延长:内源性凝血路径相关凝血因子功效障碍,如:遗传性疾病(血友病,v-W disease,遗传性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10因子、12因子等缺点)、肝胆疾病、口服抗凝药(肝素)、纤溶亢进、抗凝物增多
缩短:高凝
参考值:26~36s,较对照延长10s以上有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第7页
TT
凝血酶时间
测定方法:被检血浆中加入凝血酶
反应:①纤维蛋白原含量、结构功效;②循环内肝素样抗凝物;③纤溶功效
临床意义:
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或结构异常、系统疾病(如严重肝病、恶性肿瘤 、SLE、流行性出血热等)造成肝素样抗凝物增多、DIC及纤溶亢进、抗凝溶栓监测;
参考值:大于对照3s以上有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第8页
FIB
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临床意义:
降低:FIB合成降低(肝病等)、FIB消耗增多(DIC等)、遗传性疾病、原发性纤溶亢进
增多: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非特异急性相反应、急性感染;恶性肿瘤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第9页
FDP
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升高提醒原发/继发性纤溶亢进、溶栓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监测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