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思想品德八下第六单元第三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是由【红色的种子】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思想品德八下第六单元第三课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思想品德八(下)第六单元第三课
主题词: 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权
第1页
第1页
实 话 实 说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在下列情景中你是怎么做的。
,看到地上日记本,你会?
,你会?
,你会?
,你会?
第2页
第2页
个人隐私: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秘密。(个人独特生理特点、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在住宅里从事个人活动等)
详细还包括个人身高、体重、病历、身体缺点、健康情况、经历、财产情况、社会关系、家庭情况、婚恋情况、学习成绩、缺点、兴趣、心理活动、未来计划、姓名、肖像、政治倾向、宗教信奉等,其范围十分广泛。
第3页
第3页
个人隐私特点
合法性:这是隐私受法律保护基本前提。
私人性:仅与个人相关。
隐蔽性:不愿为人知或不为人知
主观性:确认某详细内容是否为隐私主要取决于权利人主观感受,即使别人已知权利人某项个人信息,但权利人认为该信息仍需保密,则应尊重权利人意愿。
注意事项: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相关个人私生活和个人信息则不属于隐私。
第4页
第4页
小琳烦恼(一)
小琳是某中学初三(2)班学生,始终以来小琳成绩总是令父母满意,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绩连续下降,妈妈非常担忧。于是家中就出现:小琳与同窗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小琳与同窗上网时,妈妈会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琳书包这些天总尚有被人整理过迹象-----
情景剧场
第5页
第5页
小组讨论 合作探究
在生活中经常发生父母翻看日记,手机短信,信件,聊天内容等。
(1)你认为父母应以什么方式来理解子女思想动态最适当?
(2)我们作为子女碰到这种情况时应当怎么处理?
第6页
第6页
作为监护人:父母要理解子女思想动态,应当采用合法、合情、合理而有效方式。比如以朋友身份与子女谈心,或找子女同窗、老师理解孩子最近情况,一定要注意避免因侵犯孩子隐私权,造成家庭关系不友好。
作为子女:父母对子女关怀是最无私,父母紧张子女在成长与学习中出现问题,这是对我们关爱,是一个亲情表现,是履行监护人法定义务。因此我们应当常与父母沟通,努力学习,健康成长,让父母放心。
第7页
第7页
一天,小琳妈妈特地到学校向班主任杨老师理解小琳在学校情况。此后,杨老师非常关注小琳。这天自修课杨老师巡堂来到教室,发觉小琳再看一封信,看信字迹,很像是男孩子写,杨老师断定小琳在谈恋爱,于是把信抢过来。杨老师要求小琳交待谈恋爱之事。小琳百般争辩最后老师要小琳叫家长,小林不敢告诉父母。第二天班主任上学时在全班同窗面前不但对小琳连嘲带讽批评一通还把那封信当众读了一遍,小琳自觉无地自容,冲出了教室------在校外游荡了一天,傍晚时被汽车撞伤了。
你认为杨老师这样做对不对?为何?
小琳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
第8页
第8页
3、什么是个人隐私权
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不危害社会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权利。
注意: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人格尊严权
《宪法》第38条: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民法通则》第101条:公民享受名誉权,公民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严禁用欺侮、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名誉。
第9页
第9页
侵害隐私权主要形式
侵入住宅:非法侵入别人住宅,以搜查或者其它方 式破坏别人居住安宁。
监听:非法对别人行踪及住宅等进行监听、监视。如窃听电话,跟踪别人。
盗窃、私自拆开别人信件以理解别人秘密,侵害别人隐私权。
公开披露或宣扬别人隐私。如疾病史,生理缺点等
第10页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