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名师系列) 】是由【闰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名师系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0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是( )。
【答案】:C
2、( )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
【答案】:B
3、《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听到自己金榜题名,狂喜之下,竟然意识混乱,手舞足蹈,疯疯癫癫。范进所处的情绪状态属于()。
【答案】:B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是()。
【答案】:B
5、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 )的表现。
【答案】:B
6、提出“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观。并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的西方著名教育学家是()。
【答案】:C
7、下列关于终身教育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答案】:D
8、在对学习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学习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是()。
【答案】:C
9、“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这是( ) 推崇的教育理想。
【答案】:A
10、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
【答案】:D
11、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是( )
【答案】:D
12、通常把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称为( )
【答案】:D
13、班级建设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制定()
【答案】:A
14、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
【答案】:A
15、有关学生动机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
,越抽象越好
【答案】:A
16、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的( )才能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答案】:C
17、2012年单项选择:“一题多解”教学方式主要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答案】:B
18、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
【答案】:D
19、在中学教育的基本方法中,教师引导中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回答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的方法是( )。
【答案】:B
20、下列哪项属于一般能力的范畴( )
【答案】:A
21、初二(五)班学生在课堂上非常注意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老师喜欢他们。该班学生的课堂纪律发展处于()
【答案】:A
22、刚入职的王老师用手机将自己的授课实况录制10分钟.然后分析哪些方面有待于提高。这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属于()。
【答案】:B
23、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他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
【答案】:C
24、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它规定教师( )
A.“怎么教”
B.“开哪些课”
C.“教什么”
D.“怎么培养人”
【答案】:C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答案】:C
26、马斯洛将人的基本需要归之为缺失需要与成长需要两大类。下列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是( )。
【答案】:D
27、刘翔110米跨栏成绩好可能是因为他的()智力好。
—空间
—数学
【答案】:C
28、教学过程中,学生以( )为主。
【答案】:C
29、以一定的课程观为指导,制定课程标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预设学习活动方式()
【答案】:D
30、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是( )。
【答案】:A
31、冷水刺激皮肤后,微温的水就会感到热;吃苦药之后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甜味,这些现象为( )。
【答案】:B
32、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数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答案】:A
33、导致青春烦躁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C
34、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
【答案】:A
35、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例如化学实验事故)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答案】:C
36、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 )。
【答案】:A
37、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