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含答案【培优a卷】 】是由【金】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含答案【培优a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题库
第一部分 单选题(500题)
1、“七艺“属于()。
【答案】:B
2、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将智力分为( )三个维度。
、操作、成果
、思维、观察
、存储、提取
、短时材料、长时材料
【答案】:A
3、(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答案】:D
4、课程资源的核心是()
【答案】:C
5、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答案】:C
6、刘伟10岁的时候因为一次意外失去了双臂,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凭着超凡的毅力每天坚持练琴7小时,一年内就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刘伟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
【答案】:A
7、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
、电大课程学习
【答案】:A
8、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答案】:A
9、( )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
【答案】:B
10、,我们作为公民虽然认可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是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以及大多数公民的要求而相应的改变。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小菲处于道德发展的()。
【答案】:C
1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下列哪一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
【答案】:B
12、下列不属于德育的自我教育法的是()
【答案】:B
13、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 )
【答案】:C
14、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答案】:A
15、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 )以及人的教育观念。
【答案】:A
16、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答案】:A
17、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因素。
【答案】:D
18、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答案】:B
19、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
【答案】:C
20、奥苏伯尔的二维分类中,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属于( )。
【答案】:C
21、德育目标确立的主要依据不包括()
、发展的规律及其心理特征
【答案】:B
22、王老师善于教育学生,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他总是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王老师运用了德育的( )。
【答案】:B
23、李某在课堂上说话,扰乱课堂秩序,教师让其下课后到办公室。李某来到办公室后,教师先给他一颗糖,说:“这颗糖奖励你能遵守我们的约定,按时到来。”李某听后羞愧万分。主动向教师道歉并保证再不扰乱课堂秩序。上述案例中的教师表现出了出色的( )。
【答案】:C
24、课程目的为个体发展和幸福服务,课程内容提倡广泛,课程实施尊重儿童、讲究方法,这是()课程观的观点。
【答案】:A
25、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答案】:A
26、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 )。
、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答案】:B
27、2013年单项选择: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克服消极因素
【答案】:C
28、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走出困扰,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情绪调节方法是()
【答案】:B
29、2013年单项选择: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答案】:B
30、“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提供支持”的课堂氛围属于以下哪种类型()
【答案】:D
31、品德中两个最主要的构成部分是( )。
【答案】:C
32、下列选项体现记忆敏捷性的是( )
【答案】:D
33、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答案】:D
34、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 )。
【答案】:B
35、“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
【答案】:C
36、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下列哪种质量指标局?()
【答案】:C
37、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指的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