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本章共有24个知识点,重点17个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反应。是感官对不一样刺激能量觉察,并将它们转换成神经冲动传入大脑而产生。(识记)P42
、听、味、嗅和皮肤五种感觉。“第六感”(或称超感知觉,指经过不一样于正常人类感官而取得相关外部世界、其它人或未来信息可能性,如念动移物)是否存在不属于当代科学心理学研究范围。(了解)P43
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1页
(视、听)、近距离感觉(味、嗅、皮肤觉)和内部感觉(机体觉、肌动觉、平衡觉)三类。 (了解)P43
(基本过程):搜集信息(产生感觉第一步)、转换(即把人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关键步骤,其机构称感受器)、传入大脑皮层。 (了解)P44
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2页
: (识记)P45-48
(1)心理物理学:研究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关系科学。
(2)感受性:人对刺激物感觉能力。说明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
(3)感觉阈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改变所需刺激强度临界值。是检验感受性大小基本指标。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成反百分比关系,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异感觉阈限。
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3页
:指最小可觉察刺激量,即为光、声、压力或其它物理量为了引发刚能觉察感觉所需要最小数量。感觉阈限越低,感受性越高。用以表示绝对感受性。绝对阈限是有50%机会被觉察最小刺激量。 (识记)P45
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4页
:指那种刚能引发差异感觉两个刺激之间最小差异量。表示人们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觉察能力,即差异感受性。在心理量上表达为最小可觉差(jnd)。 (领会)P46
注:最小可别差:就是指在刺激改变时所产生最小感觉差异。P47
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5页
: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觉一个最小可觉察感觉差异所需要刺激改变量与原有刺激量大小有固定百分比关系。(了解)P47
:感觉强度与刺激强度对数成正比,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它所引发心理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增加。 (了解)P47-48
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6页
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7页
10. 视觉适宜刺激是可见光。光是一个电磁辐射能量。波长在快要400至750毫微米之间光谱部分为人眼可见。 (了解)P48
11. 颜色感觉三种特征:色调、饱和度、亮度 (识记)P50
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8页
补充:
视网膜是真正感光机构。网膜由多层神经细胞组成,最主要是两种感光细胞——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棒体细胞只对光强度起反应,对微弱光线敏感,但不能分辨颜色;锥体细胞则可专门反应光波长也就是颜色,但对光强度反应很差,锥体细胞集中于视网膜中心,称作中央窝或黄斑一点上,这就造成了在昏暗条件下要看一个细小物体,余视比正视效果更加好原因。(识记)P51-52
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9页
12. 视觉适应:(识记)P52-53
(1)明适应又称光适应,是指在从暗处到明处,人眼对光感受性下降改变现象。包含瞳孔缩小和视觉色素漂白(人眼接收光线后,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内一个光化学物质即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发生漂白过程)过程。
(2)暗适应,是指在从明处到暗处,人眼感受性逐步增高过程。包含瞳孔扩大和视觉色素还原过程。
心理学医学宣教专家讲座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