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山东建筑大学2008年建筑史论二.doc

格式:doc   大小:1,01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东建筑大学2008年建筑史论二.doc

上传人:mh900965 2018/3/11 文件大小:10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东建筑大学2008年建筑史论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新刑事诉讼法释义讲稿
第一部分修改的背景和原因
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199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作了重大修改。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共225条,修正后增加到290条。此次修正的背景是:
刑事诉讼法是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共164个条文。 1979年我国刚刚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民主与法制的进程刚刚开始。当时,法律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为了能够有法可依,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于1979年7月通过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到了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改。2012年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再修改。目前,最高检已公布了司法解释《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最高法司法解释于2012年12月底公布了解释,公安部于2012年12月底公布了新的办案程序规定也没有公布。修改的背景和原因主要有:
    一、官方表述的改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日益增长,刑事诉讼制度在某些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予以完善。 
二、刑事诉讼法修改的根本原因
    (一)刑事司法实践的推动
    1、司法实践中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表现为:(1)刑讯逼供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2)超期羁押现象严重;(3)辩护难;(4)证人出庭作证难。目前全国的证人出庭率不到5%,是非常不合理的,有必要通过刑事诉讼法修改来解决这个问题。
    2、总结经验,制度创新。如“证据展示”、“零口供规则”、“普通程序简易审”、“刑事和解”、“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等。
3、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的矛盾。2007年修正的《律师法》第33条关于会见犯罪嫌疑人的规定等。
   4、网络技术的高科技的发展。
    (二)国际舆论的压力
    1998年,我国加入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俗称《人权公约》),该公约确立了一系列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人权的条款。对比《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我国刑事诉讼法仍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该公约第14条第3款规定,不得迫使被告人做不利于自己的证言或者强迫他承认自己有罪,但是我国1996刑事诉讼法第93条却要求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查人员的提问“如实回答”。我国对国际做出的承诺,至今仍没有兑现,因此国际舆论压力也越来越大。
  
 第二部分修改的主要内容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这一部分我将结合公安工作的特点,围绕与公安工作有关的部分,通过与1996年刑事诉讼法相比较,并结合最新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进行分析
第一编总则的修改
一、关于任务和基本原则部分的修改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增加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1、原因
2、意义
二、关于管辖
(一)关于人民法院级别管辖的修改
对于级别管辖修改为: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
1、原因:同等原则
2、对公安机关侦查管辖的意义
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351条:“外国人犯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