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端午节美术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端午节美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门插艾,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第1页
第1页
端
午
节
第2页
第2页
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第3页
第3页
1、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意思。初五能够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端阳、重五等。端午节时值夏季,正是疾病开始流行季节,因此端午节由來,可追溯为驱邪避恶,以求身心平安。
一、认知—“端午节”起源
第4页
第4页
2、端午节由来与传说主要源于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大臣, 遭到贵族诬陷,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以自己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爱国主义乐章。
第5页
第5页
二、感悟—端午节习俗
第6页
第6页
(一)吃粽子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往返打捞他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希望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吞食屈原身体。最初用竹筒盛装糯米饭,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就成了粽子。
第7页
第7页
(二)划龙舟
当初,楚人因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成为龙舟竞渡之起源。现在已得到新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体育赛事。
第8页
第8页
划龙舟
第9页
第9页
(三)饮雄黄酒
屈原投江后,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又因端午节后各种虫类,开始活跃起来,疫病渐多,雄黄含有消除疫病功用;也是因白蛇传故事,白蛇喝了雄黄酒之后,差点现出蛇形,因此民众则起而仿效,希望收到去邪功效。且以余酒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有小孩子不敢喝酒,父母 就会以雄黄酒在他们额上画一个「王」字,以使百毒不侵。
第10页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