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应急预案与响应机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1、组织机构及职责:(1)项目部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成员:项目总工、安全员、各施工队长、施工员、实验员、设备材料人员、外包队管理人员、后勤人员
值班电话:(本工程标书为隐标暂不提供)
(2)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物体打击事故的应急解决。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项目每年进行一次按物体打击事故"应急响应"的规定进行模拟演练。各成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毕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规定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生产技术部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平常管理。
1、防物体打击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义务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付经理项目总工及安全员,各施工队长为成员,重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不紊的进行抢救或解决,外包队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做相关辅助工作。
2、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一方面高声呼喊,告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公司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告知生产负责人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导致死亡事故发生。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由施工队长协助送外抢救工作,相应人员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解决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3、事故后解决工作
(1)查明事故因素及负责人。
(2)以书面形式向公司写出报告,涉及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限度、受伤部位。
(3)制定有效的防止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负责人的解决意见。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成员:项目总工、安全员、各施工队长、施工员、实验员、设备材料人员、值勤人员
值班电话:(本工程标书为隐标暂不提供)
(2)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机械伤害事故的应急解决。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机械伤害事故"应急响应"的规定进行模拟演练。各成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毕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规定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设备中心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平常管理。
1、机械伤害事故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义务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项目付经理,项目总工及安全员,各设备人员为成员,重要负责紧急事故发生时有条有理的进行抢救或解决,外包队管理人员及后勤人员,协助做好相关辅助工作。
2、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后,由项目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员一方面高声呼喊,告知现场安全员,由安全员打事故抢救电话"120",向公司有关部门或医院打电话抢救,同时告知项目付经理、项目总工组织紧急应变小组进行可行的应急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导致死亡事故发生。预先成立的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立即外抢救工作,相应人员迎接来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解决事故、事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3、事故后解决工作
(1)查明事故因素及负责人。
(2)以书面形式向公司写出报告,涉及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限度、受伤部位。
(3)制定有效的防止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负责人的解决意见。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触电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成员:项目总工、安全员、各施工队长、施工员、实验员、电工、设备材料人员、值勤人员
值班电话:(本工程标书为隐标暂不提供)
(2)触电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触电事故的应急解决。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触电事故"应急响应"的规定进行模拟演练。各成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毕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规定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
(2)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平常管理。
1、脱离电源对症抢救,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一方面使触电者脱离心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3、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
,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
4、触电者假如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导致二次伤害
,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测并送医院。
,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假如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两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尚有摔伤,搬运不妥,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导致死亡。
,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是通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有通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通过医生诊断拟定死亡,停止抢救
5、人工呼吸是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各种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对口呼吸法效果最佳
,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等解开取出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断齿、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足扣仰(可用一只于拖触电者颈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用时约2秒钟。吹气大小,要根据不同的触电人有所区别,每次呼气要个触电者胸部微微鼓起为宜。
,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放松触电者的鼻子,使空气呼出,用时约3秒钟。然后再反复吹气动作。吹气要均匀,每分钟吹气呼气约12次。触电者已开始恢复自由呼吸后,还应仔细观测呼吸是否会再度停止。假如再度停止,应再继续进行人工呼吸,这时人工呼吸要与触电者薄弱的自由呼吸规律一致。
,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紧嘴巴紧贴鼻孔吹气
6、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急救方法
,姿势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跪在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一半处。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成人应挤压3~5厘米,以每秒钟挤压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挤压后掌根迅速所有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动恢复,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
,心脏跳动和呼吸是无法联系的。心脏停止跳动了,呼吸不久会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脏跳动也维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I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假如现场只有一人抢救,两种方法交替进行。可以挤压4次后,吹气一次,并且吹气和挤压的速度都应提高一些,以不减少抢救效果。
,可以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要轻一些免损伤胸骨,并且每分钟宜挤压100次左右。
7、事故后解决工作
。
,涉及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限度、受伤部位。
,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
,及对负责人的解决意见。
1、组织机构及职责
(1)项目部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领导小组
组长:项目经理
成员:项目总工、安全员、各施工队长、施工员、实验员、设备材料人员、值勤人员
值班电话:(本工程标书为隐标暂不提供)
(2)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解决。
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响应"的规定进行模拟演练。各成员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完毕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规定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生产技术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打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平常管理。
4、防坠落措施
(1)脚手架材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
(2)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m,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m,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m,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拉接所用的材料强度不得低于双股8号铝丝的强度,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材料拉接。在拉接点处设可靠支顶,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cm,不得行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脚手板下层设水平网,操作面外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设一道护身栏杆,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为1.2m严禁用竹笆做脚手板。
(3)脚手架必须保证整体不变形,凡高度20m以上的外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立十字盖,十字盖高度不得超过7根立杆,与水平面夹角应为45-60,高度在20米以下的必须设立反斜支撑,特殊脚手架和20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有脚手架结构计算书,特殊情况必须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4)井字架的吊笼出入口均应有安全门、两侧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吊笼定位托杠必须采用定型装置,吊笼运营中不得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