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pptx

格式:pptx   大小:109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pptx

上传人:海洋里徜徉知识 2025/5/18 文件大小:10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发烧病人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页
发烧定义
又称发烧,因为致热原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发调整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烧。发烧是一个症状,以感染性发烧为多见,非感染性发烧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原因。
每个人正常体温略有不一样,而且受许多原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影响。所以判定是否发烧,最好是和自己平时一样条件下体温相比较。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2页
正常体温及发烧临床分级
正常人体温普通为36~37℃,成年人清晨平静状态下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
低热:ºC-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中热:38~℃,多见于急性感染;
高热:39~41℃,见急性感染;
过高热:>41℃,如中暑。
~℃。高达43℃则极少存活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3页
发烧分型(1)
1.稽留热(contimledfever)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出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remittentfever)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出1℃,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intermittentfever)体温骤升达39°C以上,连续数小时或更长,又快速降至正常或以下水平,经过一个间歇期,体温又升高并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4页
发烧分型(2)
4.波状热(undulant fever)体温逐步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步下降至正常水平,连续数天后又逐步升高,如此重复屡次。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5.回归热(recurrentfever’)体温急剧上升至39°C或以上,连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连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回归热、霍奇金(Hodgkin)病等。   
6.不规则热(irregularfever)发烧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5页
发烧分期
(1)体温上升期:其特点为产热大于散热。临床表现:畏寒、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疲惫无力、寒战等。
(2)高热连续期:其特点为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患者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和脉搏加紧、头疼头晕、食欲减退、全身不适、软弱无力等。
(3)退热期:其特点为散热增加而产热趋于正常。临床表现:患者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此期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6页
怎样护理
(一)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2次。同时亲密观察其它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马上通知医生。
(二)物理降温与药品降温
物理降温(头部冷敷外)与药品降温不能同时应用原因是药品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经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假如药品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品降温效果。
在发烧前两期,主要给于降温处理,在第三期要注意补液防虚脱。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7页
(三)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时,因为迷走神经兴奋降低,使胃肠活动及消化吸收降低;而另一面,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引发消瘦、衰弱和营养不良。所以,应供给高热、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勉励病人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必要时用鼻饲补充营养,以填补代谢之消耗。高热可使其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应勉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
(四)加强口腔护理:长久发烧病人,唾液分泌降低,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因为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发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降低并发症发生。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8页
(五)应加强皮肤护理:高热病人因为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体息降低活动。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以防感冒。应勤换内衣裤,多翻身,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六)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凉等虚脱或体克表现,应亲密观察,注意保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马上配合医生及时处理,不恰当地使用退热剂,可出现类似情况,应慎用。
(七)高热出现谵亡,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必要时使用约束带,出现昏迷时,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9页
发烧过程心理护理
发烧期病人心情恐惧、担心、不安、烦躁;对发烧毫无思想准备,会有一个害怕心理。此期心理护理关键点下:
1.安抚病人;2.满足病人需要3.解除病人痛苦:如病人感口干口渴,护士应尽可能提供含糖盐水,并勉励多饮,补足大量水与电解质,以防发烧大量出汗后虚脱,并可解除病人烦渴。4.常去探望病人;5.向病人做解释工作;6设法增加病人舒适;
特殊照护:对于躁动、幻觉病人,
允许亲人陪护,预防发生意外。因为发烧引发精神症状,除降温外,应遵医嘱给予适量镇静剂。
发热病人的护理医学知识专家讲座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