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方案 】是由【胜利的果实】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附件9
2023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
竞赛方案
2023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由北京建筑大学承办,竞赛方案如下:
一、竞赛目的
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科研技能水平,促进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间科技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培养和教学质量。
二、竞赛原则与赛题
(一)竞赛原则:本次竞赛本着“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组织进行。
(二)竞赛赛题:分为三组赛题:A组赛题,B组赛题(结构方向):北京建筑大学体育馆设计,B组赛题(桥梁方向):北京商务中心区
——2号人行天桥设计。
三、组织方式
(一)本次竞赛由北京建筑大学承办。
(二)竞赛组织共分为四个阶段。
,发布赛题。
,每校每赛题可选出最多1件作品,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6人,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与一个团队。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
。
,决赛地点为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
四、报名与参赛条件
(一)参赛对象为北京市各高校在读本科生、专科生。学生可自由组队在各自赛区内报名参与竞赛。
(二)规定各校举办校内预赛并选拔参赛队伍,在校内赛及参赛期间,在本校开展一系列的学术活动,活跃校园的学术氛围。
五、奖励方法
竞赛将评选一、二、三等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奖等奖项。
六、赛程安排
2023年竞赛安排参考下表进行:
序号
时间
事项
1
2023年6月上旬
发布赛题、发送大赛邀请函
2
2023年6月中旬
报送大赛邀请函回执
3
2023年6月下旬
各校组织校内赛,收集各参赛高校组织工作进展信息
4
2023年6月下旬
报送参赛意向表
5
2023年7月上旬
报送参赛作品进展资料
6
2023年8月下旬
报送参赛作品的文字及电子版资料
7
2023年9月上旬
公布入选比赛作品名单
8
2023年9月中旬
决赛答辩、颁奖、闭幕式
七、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北京建筑大学
联系人:王秉楠
联系电话:61209151,68322500
电子信箱:
地址:西城区展览馆路1号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邮编:100044
参赛回执
学校名称:
联系人姓名
手机
E-mail
通信地址及邮编
请于6月30日前将学校联系人回执发送竞赛秘书处。
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由市教委主办,每年举办一次。
第二条 竞赛本着“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组织进行。
第三条 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是一项公益性的大学生科技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科研技能水平,促进北京高校大学生学术活动的开展,增强大学生间科技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培养和教学质量。
第四条 竞赛立足北京市,以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为背景,每次赛事的主题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作品采用命题式。
第五条 参赛高校以学校为单位向组委会提出参赛申请。
第六条 竞赛组委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合理性的优秀作品,对获奖团队及指导教师予以表彰。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七条 竞赛设立组委会、工作组。组委会下设立秘书处。
第八条 竞赛组委会设名誉主任委员1至2人、主任委员1至2人、副主任委员2至3人、委员若干。组委会成员由各学校推荐,市教委审定。竞赛组委会的职责如下:
(一)审议、修改竞赛章程,审议实行计划、评审规则;
(二)协商决议组织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三)筹集竞赛组织、评审、奖励所需的经费;
(四)审议每届竞赛的日程、竞赛题目和细则;
(五)审议通过最终获奖名单;
(六)审议秘书处提交的财务报告;
(七)议决其他未尽事宜。
组委会负责竞赛各项制度的制定并对竞赛各项事务拥有最终决定权。
第九条 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秘书长1人,成员若干。秘书处的职责如下:
(一)根据竞赛章程与竞赛方案,整体实行竞赛的各项运营工作,协调、组织各个相关机构,保障竞赛顺利进行。
(二)收集竞赛进行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提交组委会审议,为组委会提供决策依据。
(三)提供竞赛所需的网络平台,通过该网络平台完毕竞赛信息沟通和交流。
(四)管理组委会筹集的各项经费支出。
第十条 竞赛工作组由承办单位师生组成,设执行主任1人,委员若干名。各参赛高校成立相应的工作小组。竞赛工作组职责如下:
(一)根据本章程,起草竞赛相关的各项技术性文献,涉及技术规则、实行细则,并提交组委会审议。
(二)推荐竞赛的评审和答辩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报送竞赛组委会审议。
(三)负责竞赛的报名登记、发布告知公告、相关作品资料收集、推荐参赛作品
、组织作品的评审和答辩等所有竞赛相关事宜。
第三章 参赛资格和作品申报
第十一条 参赛对象为北京市各高校在读本科生、专科生,专业不限。 学生可自由组队在各自赛区内报名参与竞赛,由各校工作小组负责报名、组织和监督工作。
第十二条 作品可以是规划设计类作品。每届竞赛组委会可根据需要,拟定本届竞赛的参赛作品主题和研究范围。
第十三条 由市教委发布竞赛告知,各高校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报名参赛,每支参赛队伍不超过6人,指导教师不超过2人,每位参赛者只允许参与一个团队。为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便于管理,竞赛工作组不接受个人直接报名。
第十四条 参赛高校负责审核作者的参赛资格,组织专家对报名作品进行初审和排序,最终推荐参赛作品,并统一填写和提交作品报名表。
第十五条 参赛者需按照竞赛方案的规范和提交方法提交作品。
第四章 作品评审办法及竞赛程序
第十六条 作品评审分为作品选拔、决赛评审二个阶段:
(一)作品选拔:参赛高校组织校内竞赛,根据组委会审定的参赛队数目从中选拔推荐作品提交竞赛工作组。
(二)决赛评审:决赛评审采用公开答辩方式进行,答辩评委原则上由9至11位专家组成,从专家库中选取评审专家,同一单位的专家人数最多2位。 由评审专家组根据作品的创新性、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提交的材料和选手现场实验、展示、答辩等表现进行评审。
第十七条 评审结果实行公示制度。
第五章 奖励
第十八条 竞赛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奖等奖项。
第十九条 根据每届竞赛的特点,竞赛工作组可增设若干其他奖项,并报送竞赛组委会批准。
第六章 经费
第二十条 经费来源:竞赛常规经费由市教委拨款、承办学校筹集资助,可以接受公司赞助。
第二十一条 经费使用:经费重要用于组织办公费、赛场及公用设备费、宣传费、出题与评审专家劳务费等。每年初组委会制定预算,秘书处管理、使用。年末秘书处向组委会报告经费收支情况。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解释权、修改权归竞赛组织委员会。
2023年北京市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竞赛
A组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