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是由【海洋里徜徉知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SIENCO凝血分析仪
及临床应用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重 症 医 学 科
彭 娜
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第1页
内 容
凝血障碍概况
SIENCO凝血分析仪介绍
危重病中应用
中暑合并DIC
创伤性大出血
产科大出血(略)
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第2页
凝血障碍概况
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第3页
流 调
血小板降低:
〈150*109/L占35%-44%;〈 100*109/L占30%-50%
凝血时间延长(PT和APTT延长): 14-28%
纤维蛋白产物增多(D-二聚体升高)
42%ICU患者、80%创伤、99%脓毒症
预 后
伴凝血异常ICU患者,出血风险增加4-5倍
血小板降低是危重病人死亡独立危险原因
严重创伤合并凝血障碍患者死亡风险是未合并者4-6倍
凝血障碍概况
——Crit care. ;10:222
——New Engl J med.;344:699-709
——Crit Care Med , 32:2416-2421
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第4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定 义
是机体止凝血机制失衡、凝血系统功效衰竭一个临床综合征,以全身凝血系统过分激活、纤溶系统严重紊乱、多个器官内微血栓形成等为特征,病人最终可因出现广泛出血和多器官功效衰竭而死亡
临床上可由各种原因诱发,包含创伤、感染、病理产科、恶性肿瘤等
——Thromb Res. ;126:18–23
——Thromb Haemost ; 86 :132 7–30
——World J Surg ; 34: 158–63.
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第5页
凝血与纤溶过程
凝血过程包含凝血因子相互作用、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形成、纤维
蛋白溶解四个过程。
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第6页
凝血功效障碍临床进程
——Knoebl Med Wochenschr. Mar;160(5-6):129-38
生理性凝血系统激活阶段
隐匿性DIC阶段
短暂消耗性凝血病阶段
显性DIC(消耗性凝血病)或紫癜
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第7页
DIC临床诊疗标准
常规指标:PT、APTT、TT、FIB、D-二聚体、PLT等,对DIC诊疗欠敏感,检测过程需要多份标本和分离血浆
评分系统:包含日本卫生福利部 (JMHW) 、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STH)、日本危重病协会(JAAM)能够较准确地、简捷地诊疗DIC,但对DIC进程无标准划分。
综合分析:结合患者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炎症反应程度进行动态评定
尚无特异性诊疗标准
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第8页
传统监测指标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血浆标本,加入白陶土、足量脑磷脂和Ga2+,测其凝血时间(内源性凝血路径)
欠敏感,急性DIC时阳性率仅50%-70%,正常或缩短不排除DIC,显著缩短提醒高凝
凝血酶原时间(PT)
血浆标本,在草酸盐抗凝血浆中加入足量组织因子(兔脑粉)和Ga2+ ,测凝血时间(外源性凝血路径)
欠敏感,急性DIC时阳性率仅75%,正常或缩短不排除DIC,显著缩短提醒高凝
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第9页
TT:凝血酶时间
将足够凝血酶试剂加入待测血浆中,测定凝固时间反应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过程
延长5S提醒纤维蛋白原降低或有质异常,受抗凝物质影响,如FDP和肝素等
FIB:纤维蛋白原
反应血液中凝血因子消耗程度,应急蛋白?
传统监测指标
是从过程中提取“点”,不能反应“面”和“趋势”,
不能经过单一指标判断DIC进程!
全血凝血监测仪的临床应用专家讲座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