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届彭湃中学第一次摸底考试.pptx

格式:pptx   大小:86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届彭湃中学第一次摸底考试.pptx

上传人:胜利的喜悦 2025/5/19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届彭湃中学第一次摸底考试.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届彭湃中学第一次摸底考试 】是由【胜利的喜悦】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届彭湃中学第一次摸底考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次摸底考试
海丰县彭湃中学王文庆整理
第1页
第1页
12.“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孟子这段话在无意中揭示了当初:
A.诸侯以土地作为主要财富
B.平民也能凭借本事效力诸侯
C.井田制已经土崩崩溃
D.诸侯国以扩充土地作为战争主要目的
答案C。解析: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发展猛烈改变时代。本题切入点是对战国时期历史阶段特性结识,主要涉及知识点是孟子、井田制等。考察学生阅读古文、从材料中提取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力。
第2页
第2页
14.(浙江省嘉兴市高三第二次教学测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4题)明末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对盛泽有这样一段描写:“镇上居民稠广,士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男勤女谨,络纬机杵之声彻夜彻夜。”这一材料可用来作为
A.分析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原始材料
B.反应明代北方市镇经济发展第二手材料
C.阐明明代重农抑商政策破产有力证据
D.研究明代短篇小说写作直接材料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古代商业。材料反应是当初盛泽镇丝织业繁荣现象。材料没有表达雇佣关系,故A不正确;丝织业繁荣现象主要出现在江南地域,故B不正确;明代仍履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不正确。明代流行文学体裁是小说,故D正确。
第3页
第3页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始终是比较稳定。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贵金属重量增长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始终快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倍,英国高2.6倍,荷兰主要都市高3倍,阿尔萨斯、意大利和瑞典高快要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16世纪欧洲物价上涨主要原因。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物价上涨对欧洲社会产生影响。(7分)
答案:(1)原因: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殖民者从非洲和美洲掠夺了大量黄金和白银,造成欧洲贵金属大量增长。(3分)  影响:造成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引起欧洲价格革命);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或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增进了资本主义发展)。(4分)
第4页
第4页
年月
法币发行量(亿元)
发行指数
上海批发指数
重庆批发指数
1937年
6月
14.1
1
1
1945年12月
10319
732
885
1405
1946年12月
37261
2642
5713
2688
1947年12月
331885
2353
83
40107
1948年
8月
6636946
470705
4927000
材料二  法币发行与物价指数表
一一摘自刘克祥、陈争平著《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1946—1948年国统区产生恶性通货膨胀主要原因及其影响。(10分)
第5页
第5页
(2)原因:国民党发动内战,造成军费激增;国民政府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或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实行通货膨胀)。(4分)
影响:严重摧残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使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剧膨胀;严重恶化了人民生活;加速了国民政府统治倒台。(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第6页
第6页
年份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物价指数
11.9%
7%
8.8%
20.7%
16.3%
材料三  1985—1989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情况表
——据《巨变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相关数据整理
材料四  从1988年8月中旬开始,各地先后出现抢购先兆,在上海,8月17日、18日,抢购迹象已经明显,……从8月19日起出现全国性抢购狂。……银行门前提款人拥挤不堪,上海银行告急。
   ——摘自尹永钦、杨峥晖《巨变1978年—中)在1988年5月19日说:“理顺物价,改革才干加决步伐。物价问题是个历史遗留下来。过去,物价都是由国家规定。”“这种违反价值规律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因此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迈进。”
   ——摘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第7页
第7页
(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物价变动特点。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期通货膨胀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影响。(8分)
(3)特点:物价上涨幅度大;物价波动幅度大;物价上涨连续时间长。(4分)
影响:全国性抢购风潮出现,造成经济秩序混乱,使经济体制改革遭遇困境;推动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步伐。(4分)
第8页
第8页
材料一:(19)我想中国历史上故意义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局面;第二回是汉朝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局面;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第二回革命详细表现。(3分)
答案:(1)汉朝革命指是察举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发展以及儒学正统地位确实立推动官僚政治发展。
第9页
第9页
(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两大手段典型表达。相比之下,你倾向哪一件大事?请置身于当初形势来阐明理由。(4分)
戊戌变法,改革避免战乱,(2分)又达到维护清王朝并实现民主政治目的。(2分) 辛亥革命,清王朝对内专制对外屈膝,除了革命别无它途,(2分)辛亥革命是民主革命,其目的是三权分立式民主共和政体。(2分)(其它紧扣题旨言之成理,亦可)
第10页
第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