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是由【知识徜徉土豆】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五行归类总表
自然界
五行
人体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六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液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泪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三焦
小肠
舌
脉
喜
汗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涎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毛
悲
涕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唾
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2/14
季节主气与用膳标准
一、季节特点
1、春主生发-春季万物生长发展;
2、夏主生长-夏季万物生长旺盛;
3、长夏主化生-长夏之际万物化生结出果实;
4、秋主收敛-秋季万物叶落归根;
5、冬主闭藏-冬季万物蛰伏起来。
二、季节用膳标准
1、春季-多变-养肝补脾;
2、夏季-热盛-清热消暑;
3、长夏-湿重-健脾祛湿;
4、秋季-干燥-清热润燥;
5、冬季-严寒-温补阳气。
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3/14
春季进补标准
1、“春旺于肝”,肝阳、肝火、肝风随阳气升发而上升,宜养肝气、清肝热、抑肝风。
2、“春宜甘平”,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3、阳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宜食养血滋阴之品。
4、阳气升发,应温养阳气,升而不散,温而不热。
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4/14
季节
主气
季节特点
食材
药材
禁忌
用膳标准
最适药膳
春季
阳气生发
万物生发、
气候多变
春笋、香椿、芦笋、荠菜、豆腐、刺参、猪肝、韭菜、芫荽、枸杞苗、马齿苋、食用菌、蜂蜜、桑椹
人参、党参、熟地黄、黄芪、山药、制何首乌、茯苓、白术、佛手、陈皮、郁金、牡蛎、丹皮、酸枣仁、白芍
辛辣易过敏之物
养肝补脾
养血滋阴
温养阳气
桑椹蜜膏
活血首乌参
姜韭鸡蛋羹
香椿拌豆腐
芫爆里脊
山药烧排骨
猪肝枸杞汤
莲子银耳羹
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5/14
夏季进补标准
1、“夏旺于心”,宜清心火。
2、“夏宜消暑”,清热祛暑。(暑为阳邪,其性生散,易耗气伤津)
3、“夏宜清淡甘平”,夏季天气酷热,食欲减退,脾胃迟钝,宜食甘平(甘寒)清补之品。
4、“夏宜平衡体液”,清热利湿,凉血生津。
5、“夏季进补,冬病夏治”,如阳虚者在夏天可温补阳气。
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6/14
季节
主气
季节特点
食材
药材
禁忌
用膳标准
最适药膳
夏季
心气生长
多暑多湿
绿豆、竹叶、生菜、芦笋、马蹄、番茄、葫芦、冬瓜、黄瓜、西瓜、丝瓜、苦瓜、香瓜、山楂、苹果、香蕉、葡萄、草莓、枇杷、鸭肉等
乌梅、麦冬、炙甘草、菊花、芦根、白茅根、陈皮、百合、金银花、薄荷、白扁豆等
烟酒
清热消暑
石膏竹叶绿豆粥
麦冬竹叶粥
丁香酸梅汤
生地黄粥
绿豆竹叶粥
荷叶乳鸽片
绿豆南瓜汤
百合汤
西瓜鸭
薏米冬瓜羹
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7/14
长夏季进补标准
1、“长夏养脾”,宜清爽,少油腻,提升脾胃运化功效;
2、“长夏暑湿当令”,脾喜燥恶湿,宜健脾祛湿;
3、“长夏以温食为主”,不要贪凉或过食生冷之物,因为过于寒凉滋腻,反使暑热内伏,不能透发。(常见疾病有胃肠道疾病、感冒发烧,腹痛腹泻)
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8/14
季节
主气
季节特点
食材
药材
禁忌
用膳标准
最适药膳
长夏
脾气化生
多痰多湿
黄花菜、鸡肉、鸭肉、鹌鹑、羊奶、葱、蒜、白萝卜、猪骨、猪肉、玉米、冬瓜、洋葱、鲤鱼、鳝鱼、黑鱼、泥鳅、田螺、豆芽、莴苣、糯米、莲子、小白菜、苦瓜、猪肚、西瓜等
砂仁、茯苓、白术、红小豆、山药、薏米、白扁豆、芡实、红参、党参、大枣、莲子、山楂、麦芽、谷芽、鸡内金、白茅根、神曲、陈皮等
忌食生冷食物
健脾祛湿
砂仁煲猪肚茯苓粥
排骨冬瓜薏米汤
黄芪内金粥
蕉须翠衣汤
西瓜皮玉米老鸭汤
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9/14
秋季进补标准
1、“秋季敛神降气”,阳气由升浮转向沉降,机体由由外向活跃转向内向沉静;
2、“秋燥伤阴”,秋燥伤及肺脏致阴虚(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气促),应滋阴润燥养肺;
3、“燥者濡之”,上燥清气,中燥增液,下燥养血。应慎用苦寒清热泻火药。
五行和五季专题知识讲座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