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七年级研学教案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七年级研学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0
严乃超教师争论性学习备课案例
第 1 课时 9 月 15 日
主题设想:选题思考
研讨方式:小组争论
预期目标:1、确定主课题
2、研讨可行性
研讨对象:教师
10
重点分析:研讨主课题的切入点和争论方向
难点估量:1、课题的可行性 2、教师对课题的生疏
操作过程:
1、由课题组教师提出各自的主题设想,大家共提出了“青少年吸毒问题”、“南郊镇开发区的规划”、“独生子女问题”等课题。
2、分析各课题的可行性及意义。
3、确定本组争论课题为“青少年吸毒问题”。理由是:
①毒品问题是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且有集中趋势。由毒品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的上升、家庭的裂开、爱滋病的集中等,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本市具备争论本课题的有利条件:苏州市唯一的戒毒所设在我市。且可走访的单位很多:如医院、法院、关工委等,网上信息也很丰富。
③围绕吸毒问题,暂把本课题定为“拒绝毒品,珍惜生命。”
4、经教科室与本课题组成员研讨,课题改为“青少年违法、犯罪争论”。
10
5、围绕“青少年违法、犯罪争论”主题,课题组教师分头去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如到关工委搜集到丰富的图片资料,并到戒毒所调查状况,在网上进展查找……。
6、结合搜集到的材料,小组成员一起探讨主课题争论的切入点和争论方向。共列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青少年犯罪进展轨迹”、“青少年犯罪类型”、“防范措施”、“普法教育和法律意识的培育”、“典型案例与重大危害”、“改造过程争论”等 7 个争论方向。
资料来源:
关工委、居委会、法院、医院、图书馆、网上、戒毒所……
学问更:
突破本专业学科学问,了解社会、法律学问。
转变教学角色,尝试与不同学科教师进展协作;尝试在社会大学中成为学习者,不断在实践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自我评价:
能快速适应并着手争论“争论性学习”课程,并对这一事物提出自己的看法,写成《对争论性学习课程的几点想法》千言书,并递交学校教科室,受到好评。
10
第 5 课时 10 月 27 日
主题设想:资料的收集与查阅
10
研讨方式:课堂辅导、网上指导
研讨对象:本课题组全体学生
10
预期目标:使学生学会系统、标准地收集、查阅、整理、保管资料,并学会初步的分析资料力量
难点估量:标准学生收集资料,以便于以后查找
重点分析:如何制作“资料卡等收集资料的方法;如何上网查阅,关注相关的媒体宣传;如何整理保存资料
操作过程:
1.对本组学生“如何收集资料”进展课堂辅导
2、由陆志瑛教师指导“资料的来源”
①可走访的单位:关工委、法院、医院、戒毒所等
②可关注的电视栏目:如今日说法、东方之剑、东方 110 等
③可关注的报刊杂志:如《剑与盾》《人民警察》等④可查询的网站:如sohu 搜寻与 Yahoo 搜寻
3、由严乃超教师指导“如何搜集、积存、整理”资料
①“资料卡”的制作
题目
分类
作者
译者
书刊名称
卷
期 页
内容摘要
A、规格统一 B、格式标准C、小孔便于集中保存
D、出处要具体详尽
②“灵感卡”的制作
A、规格统一 B、格式不限
10
C、随身携带 D、随时捕获灵感
③笔录整理与网上贮存〔软盘贮存〕
A、设定名目卡 B、资料分类、整理
内容
相关主题
10
C、网上贮存的标准:列出网址、栏目、作者等
10
④“体验卡”“的制作
A、规格统一 B、格式不限 大事
C、随身携带 D、随时记录 体验
⑤采访方式的指导
、同学们分组争论课题的争论方向,指导教师了解并协调
5、现场进展网上查阅资料指导
每组上网员由上网教师到校电脑室进展网上指导。
资料来源:
争论性学习资料包相关的科研辅导书
学问更:
1、把握一些最常用的科研方法和科研程式
2、如何科学标准地开展科研活动
3、与学生沟通网上信息,提高上网力量
自我评价:
能对学生进展系统地指导,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角色,较顺当地投入有序的争论活动,并进展科学的标准地操作,在此根底上,应更多鼓舞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乐观性和制造性去投入争论活动。
10
第 10 课时 12 月 1 日
主题设想:开题报告指导
研讨方式:师生沟通 研讨对象:全体课题成员预期目标:1、使学生能更好更标准地写出开题报告
2、查阅学生资料 3、落实模拟报告时的组员分工
重点分析:指导学生写好开题报告,并对模拟开题作好安排
难点估量:学生理解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组可能指导屡次方能入门
操作过程:
一、于 11 月 27 日收齐学生开题报告、学生搜集的资料,由我们四位指导教师查阅,并提出意见。
二、12 月 1 日,由严乃超教师作开题报告指导:
1、5 分钟主报告 ①价值 背景要有肯定深度 用具体数包括内容、形 目的、意义有深远 据、实例式、关心手段 ②切入角度要准、小、可行 引入最好。
〔多媒体、投影等〕 ③活动打算是重点〔见下面具体指导〕
④预想结果是指最适宜最能反映你们成果的结题形式
①步骤
分几个阶段,如何开放争论活动
活动
订得要
认真
承受什么方法,是否具体可行
与题目和预想结果是否配套
打算 ②学生分工是否明确,如何表达团队合作精神
③整个方案是否科学可行,形式是否颖有创意
①分类要清
实地调查〔采访、问卷、考察〕
2、信息源
②途径要多样
书报、杂志、视听媒体
网络信息
③内容要具体,如具体到涉及相关内容的网站,而不是简洁的SOHU 等
10
3、英文概述
4、其它学生补充〔2、3、4、合用 5 分钟〕
5、5 分钟提问:①科学性 ②可行性主要围绕以 ③角度是否明确
下几个方面 ④问题是否到位二、向学生反响教师查阅后的意见。
三、落实模拟开题报告中的:①主讲员 ②英文概述员
③信息源介绍人 ④全场主持人 ⑤聘请专家事宜
资料来源:师生沟通、专家指导学问更:
1、在实践中不断觉察问题并进展总结
2、把握有关开题的根本学问与相应的留意点
3、了解开题的一般程序
自我评价:
有个别组存在深入不下去的问题,有些组子课题照旧撞车, 对开题报告中内容主次、职责分工、出场挨次等尚不明白,有待模拟活动中进一步暴露和改正。
10
第 1 课时 2 月 9 日
主题设想:沟通寒假活动状况,协商本学期工作打算
研讨方式:师生沟通协商 研讨对象:全体组员
预期目标:1、了解学生寒假活动中完成任务状况及遇到的问题。
2、初步协商拟定本学期争论步骤及要留意的问题。重点分析:寒假中学生活动过程中的问题与缺乏,以资后鉴。难点估量:学生在离校期间争论活动的组织治理与监控。
操作过程:
1、沟通各子课题寒假活动状况:
第一组:〔由于寒假组员分散各处,以分散活动为主。〕
①1 月 30 日下午 1 时,倪麟罡同学走访了浏河派出所,搜集到很多有价值的资料,并与其他组员 沟通。
②陈洁和朱力同学到图书馆查找有关书籍,几乎找不到相关资料。——是否在社会关注方面存在问题?
③柳蔚等同学制定打算、整理资料。其次组:①整理资料
②构思调查报告,预备一开学就投入社会调查工作第三组:搜集整理资料。
第四组:①1 月 20 日全体组员在学校里聚会并沟通。
②上网员在网上查询到上海的一位争论青少年犯罪专家,屡次联络,但尚未联络上。
③制定下学期工作打算。
第五组:①整理、查找资料。 ②设计好调查问卷。第六组:1 月 20 日在太仓人民公园聚会一次。
①沟通感受和想法。 ②制定下一步访问专家打算。
③设计好调查问卷。
第七组:①走访本市戒毒所。 ②设计好调查问卷。
10
2、填写寒假活动记录表。
3、在沟通过程中,各组对本市寒假期间一起重大的青少年犯罪大事格外重视,打算对此大事作进一步调查争论。
4、教师总结:
①各小组应在放假前安排好社会调查工作,以便在寒假期间在自己家所在的不同乡镇与社区开展更为广泛的社会调查, 还可以借机调查在校期间不太接触的人群〔如亲戚、邻居等〕。
②在整理资料和设计调查问卷工作方面做得较好,为开学争论工作做了充分的预备。
③就本市寒假期间的这起重大的青少年犯罪大事不应一哄而上,而要依据本课题的实际争论方向从不同角度作针对性的调查争论。
资料来源:
学生沟通信息,以及学生的《寒假活动记录表》。
学问更:
从学生的寒假活动状况中,我感受到假期是这么个时空概念:比在校期间,时间相对充裕,而争论空间又相对扩大,且更贴近社会、家庭与生活。假设能利用好,那么将会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在校争论起很好的补偿作用。甚至会取得意外的收获。但假设利用不当,反而会消灭学生无法开展争论,教师无法进展治理等状况。因此,“如何在假期开展争论性学习”本身是个值得很好加以争论的课题。
自我评价:
深切地感到争论性课程是个系统工程,要真正做好学生校外活动的组织治理与监控,必需学校、社区、家庭进展亲热协作,工作量很大。因此,现在光靠指导教师进展治理觉得很难完全治理到位,可能隐含着很多教师无法把握的问题,希引起有关方面的留意和重视。
10
第 3 课时 3 月 2 日
主题设想:小组沟通争论进展,教师建议指导
研讨方式:师生沟通协商 研讨对象:全体课题成员
预期目标:1、了解学生前阶段的工作进展,以及下阶段的工作打算; 2、分析学生争论中遇到的问题,并赐予相应指导。
重点分析:学生争论活动的进展及遇到的问题
难点估量:学生的资料分析、整理及围绕中心问题提炼成果。操作过程:
一、子课题组沟通:〔局部〕
第一组:社会调查状况:联系到关工委去采访,未果,想今日再去。整理资料状况:①觉察专家建议少,在预防措施方面缺少权威资料。②案例不缺,但找到的资料不知怎么用。成果方面: 没有更的结论,只是把“家庭因素”分得更细、更充实。
教师分析与建议:在争论中应不断依据材料拓展思
路,得出结论,并在分析材料中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做好自己思考与体悟的记录、整理与沟通,争取在小组的沟通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与灵感,并形成小组的集体观点、方案与成果。
其次组:社会调查状况:到市一中与职教中心进展问卷调查, 觉察:承受调查的同学由于自身挺忙,答复以下问题时不正面答复, 也有不认真答复的状况。因此疑心调查结果是否有价值。资料整理方面:案例多,专家分析少。今后要进展有针对性的资料搜集, 查漏补缺。
教师分析与建议:在搜集专家建议的同时肯定要有自己
的思考,并渐渐形成争论成果。在调查问卷发放之前,应向调查对象说明本次调查的意义与用途,并争取被调查方的支持。在问题设计时也要留意便于调查对象答复,并保证是无记名调查,排解他们不必要的心理干扰。
10
第四组:①调查问卷已做好,原来想在学校范围内进展调查,但考虑到争论的是社会因素,因此打算把范围扩大到社会上。②在对玩耍厅进展社会调查时,遇到招待员、玩玩耍者不协作的问题。③寒假里跟一位网上专家屡次进展 联系,但专家常常出差在外,不在单位,预备进一步联系。④想采访本市一犯罪青少年家或其本人,获得一些原始资料,然后找一个专家进展分析。⑤进一步通过多途径搜集资料,现资料尚嫌缺乏。
教师分析与建议:对玩耍厅等学生不宜的场所不要作正面调查,只能作侧面调查,如在其门口四周计算进出各类人员的人数,对其周边环境进展调查等。在联系专家时要与之预约一个时间,对犯罪青少年的采访,除其本人及家人外,还可对他的左邻右舍、所在社区的有关部门进展调查了解。在调查了解时应围绕你们的中心问题——“社会因素”。
资料来源:学生沟通信息
学问更:
学习了《思维的训练》一书,对本学期加强对学生的科研思维指导有肯定的指导意义。
思考了诸如如何在公平的沟通中指导学生的争论活动,如何在与学生的正面沟通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指导方式、方法与内容。
自我评价:
能充分发挥自己与同组教师的主动性和制造性投入争论性课程的指导、组织和治理工作。
能对学生进展系统地指导,使学生能较快地进入角色,较顺当地投入有序的争论活动中去,并进展科学而标准的操作。在此根底上,应更多鼓舞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乐观性和制造性,从而使其更好地开展争论活动。
10